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的知识转移能力是区域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关键。但由于创新主体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知识资本的功能。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要素间的知识转移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及其主体知识传递模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科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141-144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以及合作创新主体特性与知识传递模式,都将影响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在网络形态下的基本特性;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剖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的一般过程;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中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变化,探究了合作创新主体知识传递模式的演变。认为合作创新网络主体特性促进了主体间的知识传递;知识传递模式的演变以信任为基础,并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相关,且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知识传递主导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区域知识创新价值流动的GERT网络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创新主体间知识创新价值的传递及增值过程,揭示了区域知识创新价值流动的内在规律;通过算例分析,测算了不同政策冲量对区域知识创新价值流动GERT网络各节点概率、知识创新价值增量、方差、创新价值增值系数等指标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在知识转化阶段提供政策扶持,并选择人力资本投入作为政策扶持的着力点,可以最大程度地推进区域知识创新价值流动。  相似文献   

4.
吴光东  刘聪 《技术经济》2017,36(2):29-38
选取合作主体、项目属性、知识流属性表征项目型组织间的知识流,将合作创新划分为流程创新、任务创新和组织创新,构建了项目导向型供应链跨组织知识流对项目价值增值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流与合作创新、项目价值增值显著正相关;流程创新和组织创新对项目价值增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任务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合作创新在知识流与项目价值增值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指出: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项目型组织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以促进项目型组织间的知识交互,加强合作创新,实现项目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许倩 《经济地理》2019,39(2):152-160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地区相继成立区域孵化器协会,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原来“地方政府—孵化器”二级治理模式发展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多中心治理模式。从网络结构和网络治理两方面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系统框架,指出网络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①多中心治理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结构表现出网络结点分层、治理结构分层和网络平台化运作等特征,从宏观层面出发应建立信任机制、合作机制、联合制裁机制和声誉机制,从微观层面出发应建立学习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②促进网络主体间建立更多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各类网络主体间互动,增强网络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是提升网络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生是社会网络服务创新关系中线性及非线性知识传播的综合表现,是社会网络结构、服务创新关系以及创新知识流的互动过程。节点联接状态决定知识扩散的强度和效率,知识共生过程要求相关网络节点通过不断的创新性吸纳和吞吐,以适当的创新增量保持知识流强度的稳定。基于创新性信息熵的网络结构势是知识流发生的客观前提,而知识共生的知识流条件表明,创新增量的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区域知识流强度的稳定。创新强度模型可进一步描述区域知识流结构及水平对区域创新强度的决定性,对于既定的社会网络而言,客观上需要一个造洞过程,以促进共生知识流状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创新以主导公司内部知识主体与外部知识主体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在保证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节省交易费用的前提下,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微观主体发挥比较优势、进行有效知识资源配置有深远影响,对解决区域自主创新和区域分工演进的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本,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资源互补、知识共享、技术合作,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鉴于此,提出了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网络衡量标准,构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二者的结构方程模型,采集我国内地31个省区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人才聚集对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网络链接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人才聚集是带动网络主体协调发展和提升创新网络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协同创新和三螺旋等理论,划分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及其维度。以452家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关系,并探讨技术多元化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成员主体多样性和区域多样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技术多元化在主体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区域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则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寻舸 《时代经贸》2013,(20):88-89
区域创新聚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某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创新主体、围绕这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上下游机构、各类公共服务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高密度聚集,通过技术链、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高效联动,形成社会生产和研发综合体和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协同创造知识聚集的价值倍增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聚集有别于区域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群体或基于创新的产业群,而是~种全新的创新形态,其本质在于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基于共同的创新文化认同和社会资本网络而形成的以创意、创造、创作为特征的组织聚集,外在表现为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资金聚集、支持创新的文化与制度聚集。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可持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区域低碳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转变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发达地区以构建区域低碳创新体系为核心,以集群创新的模式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区域低碳意会知识、低碳编码知识在不同类型性质的低碳创新网络中流动,形成低碳创新源,促进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区域低碳创新发展重塑企业竞争力,赋予产业竞争力新内涵新标准,形成区域低碳“创新极”,升级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聚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某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创新主体、围绕这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上下游机构、各类公共服务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高密度聚集,通过技术链、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高效联动,形成社会生产和研发综合体和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协同创造知识聚集的价值倍增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聚集有别于区域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群体或基于创新的产业群,而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形态,其本质在于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基于共同的创新文化认同和社会资本网络而形成的以创意、创造、创作为特征的组织聚集,外在表现为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资金聚集、支持创新的文化与制度聚集。  相似文献   

15.
王启轩  任婕  曹湛 《经济地理》2024,(1):107-117
创新网络的建构与完善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专利合作数据,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对象,借鉴“蜂鸣—管道”模型,构建区县单元间与区县单元内的创新网络,并分析蜂鸣与管道对都市圈内创新产出不均衡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网络呈现出本地蜂鸣与区域管道相互交织的格局;根据蜂鸣与管道的组合特征,不同区县可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孤岛型”和“内向型”4类。(2)蜂鸣与管道总体上会促进区县单元的创新产出,但过于紧密的蜂鸣和管道则与区县单元创新产出间存在倒“U”型关系。(3)中国的都市圈创新发展要综合考虑不同创新合作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充分发挥本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正外部性,并避免过强蜂鸣与管道带来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大城市跨域合作专利数据,从知识流动角度分析发现:在知识流入网络中,深圳市是主要流入区;在知识流出网络中,北京市是主要流出区;在知识交流网络中,北京跨域合作创新最多,并且这3种知识交流模式都体现出非“地理邻近性”特征。进一步采用“稀有事件”模型实证回归发现,北京、上海、深圳跨域合作创新的形成机制存在差异。①三大城市跨域合作创新形成都依赖“制度邻近性”,但是,上海市创新网络较为综合,既体现“地理邻近性”也体现“制度邻近性”;②三大城市合作创新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其与城市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密切相关。上海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跨域合作创新的市场特征更为明显,合作创新的形成主要依赖非正式“制度邻近性”。深圳市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倾向于通过正式“制度邻近性”的方式将核心技术锁定在企业内部。北京市跨域合作创新的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主要依赖“隶属关系”和“过往合作经验”,创新网络较为封闭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8.
陈丹宇 《经济地理》2007,27(3):370-374
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上,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基于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不仅限于“点”与“点”之间的外溢效应,而主要体现于更高层次“群”与“群”之间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9.
知识冗余会影响知识传播效率,降低异质知识流强度,进而影响创新节点知识增量的产生。从关系维度、结构维度以及时间维度分析知识冗余对知识流强度的约束,提出了基于知识冗余的区域知识增量模型,进而通过分析创新网络对知识冗余的影响,以提升异质知识流强度为导向,探讨了知识冗余削减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网络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促进研发活动集聚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一种制度环境和社会资本。良好的创新网络的存在,能使企业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建立在本地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的本地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本文从探讨区域创新网络主体的关系作用出发,分析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机制,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网络方面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