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河北省409户农户问卷调查分析显示,虽然大多数农民已经参合,但是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知晓度、合作医疗制度的报销比例、参合点的药价水平以及农民本身的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农民的参合意愿,进而影响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齐红娜  郭丽 《魅力中国》2013,(11):30-30
2012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农合,确保参合农民最大利益。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河北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钟山县积极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力度,农民群众由以前的“要我参合”向“我要参合”思想观念转变,自觉参合积极性得到明显增强。该县在新农合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施了封闭式资金运行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审核制度、合作医疗补偿金公示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项新制度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低,社会满意度差;新农合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医疗费报销程序繁琐;外出务工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等.文章对此提出了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全补偿筹资机制,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CHNS数据,使用平均处理效应的倍差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就医行为及健康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样本模型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参合农民选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机会,提升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水平,且新农合的净效应呈动态递增的趋势;(2)不同收入层次样本的估计模型结果显示,随着制度的全面推进和参合率的提高,新农合首先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概率,之后这种影响扩大到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参合农民,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新农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农民的健康水平,而对中低收入参合农民的影响不显著,这种影响的差异加剧了农村居民健康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药品监管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省2003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把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建设“和谐山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重要措施,列入了“十项民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群众受益面逐年扩大.3年共启动了46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共有1710.48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77.71%,筹集新农合基金2.73亿元,截至6月底,已为339.08万农民报销医药费用9780.55万元.  相似文献   

7.
张媛 《辽宁经济》2010,(6):17-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和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省新农合共覆盖农业人口2146万人,参合农民达到1968万人,参合率达到91.7%,参合农民数占全省常住农业人口总数的99%。  相似文献   

8.
宋岩  庞彬  张旋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46+248
自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310个县(县级市)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截止2010年底,全国参合农牧民人数已达8.3亿人。目前,在我区已开展新农合工作的县市区有89个,基本实现了全区覆盖,覆盖农牧业人口1033余万人,参合人数1019余万人,参合率达到98.58%,已超过国家医改和自治区医改提出的目标。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对农牧区的健康保障作用逐步显现,有效缓解了农牧民因病致贫为切实减轻农牧民看病负担、因病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其立足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医疗经济压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力争2008年在全省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下同)。2006年,陕西省“新农合”建设稳步推进,有32个县区被纳入“新农合”试点。从西安市临潼区和渭南市富平县的试点情况看,九成以上农民对“新农合”表示认可和满意,部分农民已通过“新农合”享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0.
王毓 《魅力中国》2010,(34):185-18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农村初级医疗保险制度.在满足农民医疗服务需求、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升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作用。然而,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农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等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新农合制度健康良性运行。本文通过对农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求防范此类问题发生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以上,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为了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文就如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袁莉 《改革与战略》2008,24(3):78-8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对养老保障的关注与探索逐步加强,学界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基础也是最脆弱的环节——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应充分借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试点工作,制度实施9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新农合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立法滞后、筹资机制不完善、运行模式不统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文章提出重视制度设计、完善新农合制度目标、加快立法进程、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等措施,并认为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林闽钢  郭燕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40-43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愿参与原则下,如何化解逆向选择,稳定和提高参合率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过程后,认为在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吸引力的情况下,在自愿和强制之间,寻找隐性强制是化解逆向选择的最佳方法。为此,文章在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农村医疗卫生实践后,提出了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隐性强制的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 survey conducted by our research team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set up in late 2002.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old system in that it is organized, guid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that rural residents voluntarily participate in its administration. It is financed by individuals, collective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ocuses on serious disease planning and mutual aid and fraternity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in health care. The results of our survey indicate that the new rural medical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 up to now but that i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China need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in terms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so that a mechanism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6.
李慧敏  钟涨宝  董京京 《乡镇经济》2009,25(3):51-53,71
农村合作医疗本身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中作用的不可替代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各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文章利用角色理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政府的角色冲突、角色义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政府由权威型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民  胡平 《乡镇经济》2008,24(2):89-92
随着我国农村和农业宏观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农业合作组织区别于我国历史.上带政府组织性质的农民合作社,可以被称为“新农合”组织。文章从农业经营的经济学特点出发,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新农合”组织发展的必然性,并对当前“新农合”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制度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农村医疗制度的研究,对于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缓解农民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担忧、维护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应是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努力推动其向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世佳  严运楼 《乡镇经济》2009,25(11):123-126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上海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机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志武  宁满秀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35-138
文章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供给者诱导需求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福利效果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