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音乐经历了数千年的浩瀚历史,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智慧的集聚和民族精神的表达。迈入新世纪,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实现中国音乐市场百川归海的形势对中国民族音乐提出了挑战,民族音乐空间变得狭小,民族音乐在音乐市场的传承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重视民族音乐在市场中的宣传和推广;民族音乐的自我创新;学校民族音乐教育重要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寻求民族音乐传承道路。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对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民族音乐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走市场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民族音乐教育的市场化,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振兴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我们应当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时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民族音乐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走市场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民族音乐教育的市场化,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振兴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我们应当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时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姚宗荣 《新西部(上)》2010,(3):127-127,130
新时期,要使我国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使学校重视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要完善专家的民间采风制度;合理运用现代传媒,让百姓熟悉优秀的民族音乐;要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打造更多精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徐莹 《魅力中国》2010,(12):103-103
让幼儿学习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使幼儿增加对祖国民族文化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感知幼儿的敏锐性。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以民族音乐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进而对幼儿审美教育的开展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周文 《魅力中国》2014,(17):81-81
摘篓:近年来,我国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旅游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开发和利用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旅游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然的问题,最后提出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以期对我国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田保卫 《魅力中国》2013,(12):39-39
19世纪90年代,日本学校在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丰富的感情。加强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教育不仅着眼于民族音乐,关注世界的音乐教育,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丰富,类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统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系统。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对音乐教育的主要重点,重视情感、能力平衡的观点,让学生主体来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尊重外国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代丽莎 《西部大开发》2011,(3):89-89,113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面向人的全面文化素质的教育,它强调认知、感情、体验的融合,关心人的整体人格的形成。黔东南民族音乐是进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天然课堂。新时代,我们须将传统与时代对接,更好地发挥原生态民族音乐“歌育人”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潘珊珊 《魅力中国》2010,(19):189-189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璀璨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是每位音乐教育者的着力方向。但是,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所偏离。在我国的中小学,乃至技校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赵军 《魅力中国》2014,(25):114-114
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民族音乐之间的交融性很强,因此在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学的时候要注重民族音乐的联系与共性。即兴演奏在世界民族音乐领域中同样意义非凡,其出现与兴起为音乐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文章主要探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问题,对即兴在音乐与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以二胡演奏中的即兴美为例,探讨即兴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多彩多样的音乐体裁。民间歌曲作为民族音乐主要表演形式,它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兴国的目的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保持民族文化特点的传承,这就需要各个领域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都要勇于站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抢占必要的空间和制高点,尤其是时于音乐这个极富审美感染力的艺术品种在新的多元化的世界音乐格局初见端倪之当今,更需要我国当代的音乐艺术家大力发展民族音乐,在国内国外更加唱响民族音乐,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去吸引、感染国内外听众,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发奋而为之努力建树.  相似文献   

14.
陈宇翔 《魅力中国》2010,(3):302-303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为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吕国庆 《魅力中国》2011,(10):318-318
文化馆在进行音乐辅导过程中,应当注重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核。是丰富被辅导者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品位。为此,我们在音乐辅导教学中首先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遵循群众文化辅导的规律,培养群众文化声乐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张树虞 《魅力中国》2010,(22):45-45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的演奏又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笛子在民族器乐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赵一洁 《魅力中国》2014,(15):166-166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昔日所占据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只有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叶语 《今日重庆》2005,(4):104-105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重庆的群众歌咏活动、交响音乐、民族音乐和歌剧等,荟萃中国音乐人才,汇聚多种艺术形式,以音乐为武器,用音乐唤起民众,凝聚人心,鼓舞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重庆的抗战音乐讴歌了民族抗战精神,成为民族音乐在抗战时期的强音。  相似文献   

19.
刘凤云 《黑河学刊》2013,(6):105-106
音乐课堂教学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藉此弘扬广大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唐雪梅 《魅力中国》2011,(3):139-139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的审美作用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为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为主,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