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妙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数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精巧的练习设计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陶亚宾 《魅力中国》2013,(28):267-267
现代教学中.数学教学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一、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二、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三、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保红 《魅力中国》2013,(25):214-214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一种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笔者结合初中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作了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4.
马佳丽 《魅力中国》2013,(16):201-201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的练习课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练习课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在此,我根据在小学教学练习课上进行的一些尝试,就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刘宁生 《魅力中国》2011,(15):302-302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坚持直观性原则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把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同时搞好对比教学,精心组织练习,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惠莲 《魅力中国》2010,(6):185-185
问题解决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应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在做中学。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从而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要把新课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矛盾——即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形成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陈莉 《魅力中国》2013,(26):361-361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问题。衡量我们学习数学的成效也主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来评价。  相似文献   

8.
邓建海 《魅力中国》2014,(8):198-198
在数学的学习中,适量的练习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数学规律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忠国 《魅力中国》2013,(20):204-204
一、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把课内练习紧密地与讲授新课结合起来,只有做到课内练习经常化,才能达到课内练习的目的。经常性的练习可及时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及时地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但练习题选择和安排要注意下列问题:1.练习要有步骤。要恰当,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过急。首先,课内练习应围绕着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也是要以基本训练题为主,特别是要把重点关键的知识练熟。  相似文献   

10.
张利丽 《魅力中国》2014,(3):139-13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1.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中、差生,拿到题常常无从入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更谈不上清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低年级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桂玉 《开放潮》2006,(3):55-56
传统数学突显其学科属性,使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浓厚的学科色彩。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导致了教学内容抽象单调,教学过程严肃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应当成为教学的目标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学课堂数学教学的老课题。新课程提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新课程理念、新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海 《魅力中国》2013,(17):211-212
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当实施开放式教学,引进数学开放题。并深入研究开放式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是学生荻取知识主要途径。因此.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学课程教学如何才能做到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是要投入情感,以情求活;二是通过激励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四是通过分层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杨春权 《魅力中国》2013,(23):137-138
教学过程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多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试卷的题型更新,更具有开放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学生在这一方面失分的普遍存在,如08年的理科24题、09年的理科24题、10年的理科23、24题、11年的文科21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失分,我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谈几点刍见。  相似文献   

16.
赵蕊 《魅力中国》2011,(4):51-52
数学应用意识表现有: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此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的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郭步秀 《魅力中国》2011,(12):306-306
有人说:“数学就是思维的体操”。而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下面就从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锻炼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张璞 《魅力中国》2014,(10):143-143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年多,区教育局大力提倡小学数学采用尝试法教学.我在学习、理解,实践这种方法后,感觉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按照尝试法教学结构大致是:1.准备练习2.出尝试题3.自学课本4.尝试练习5.学生讨论6.教师讲解7.第二次尝试,那么每一个环节又应该注意哪些呢?经过摸索我得出:1.准备练习要与新课的重难点联系起来;2.尝试题要能引起悬念;3.自学课本学习新知;4.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相似文献   

20.
彭庭高 《魅力中国》2010,(31):391-391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