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健 《时代经贸》2007,5(5X):29-30
中国27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的发展,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者的努力方向,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这一方面也显示了它极强的解释能力,本文尝试对不同时期各种不同的解释模型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研究原主题围绕着就业与通胀展开,是基于李嘉图的社会财富分配论,凯恩斯的货币相对价值论和决定资源实际合作量的因素论。经济学中提出的各种失业理论,都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和作出不同的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费里德曼对“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解释,特别是把“心理预期”纳入就业与通胀的研究中。各种就业理论认为不同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概括地说无非是崇尚市场行为或崇沿政府行为。但崇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概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概念与分析张衔一、被增长经济学所忽视的概念──增长的有效性增长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一般合义所作的解释可以概括为: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这种解释来源于在增长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着名经济学家。例如… 增长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一般含义所作的解释可以概括为: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蚤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这种解释来源于在增长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经济学家。例如,库兹涅关在定义经济增长时就把“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作为构成定义的首要组成部分,把“商品供应持续上升”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特征。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库兹涅茨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各国经济增长是指人均或每个劳动者平均产童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经济理性作为其基本假定,然而该假定的定义暗示着经济理性人具有同质性,从而使主流理论在解释日趋多样化的经济行为时捉襟见肘。而立足于主流框架发展起来的行为经济学通过把“同质经济理性人”拓展为“异质经济行为人”假设,并在均衡分析法之上引入学习与认知理论,实现了将个体异质行为纳入主流分析框架的目标,完善了经济学的解释与预测功能。由于可把同质经济理性下的个体行为分析纳为异质行为分析下的特例,因而使得主流经济学将成为行为经济学的特例情形。故行为经济学不能简单地视为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学科或分支流派,它实质上是主流经济理论的顺承与演进。  相似文献   

5.
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要地介绍斯威齐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然后以斯威齐的经典著述为线索,系统梳理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重点阐释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他的消费不足危机论和垄断资本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完备之处。斯威齐用“剩余增长的规律”取代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提出了一些抵消消费不足的因素等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 与经济增长并存按 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 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卜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上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  相似文献   

8.
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交易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交易成本定义的多样性。人们对交易成本理解的分歧,使得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构造经济理论时,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学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它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给学生讲授现代经济学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的学问,它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俨然已形成了“经济学帝国”。经济学家们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生活,都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时常试图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以期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经济论坛》2008,(10):34-36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回顾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1906)提出的,他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产都是资本,并对资本的定义进行了扩展,专门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涵义。但是,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并将人力资本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学科的是美国人舒尔茨。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现有“发展”了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既充满无法解决的矛盾,又不能提供短期的分析理论和可操作的政策工具,因此.应该对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进行重构,建立含有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宏微观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新体系,重构的方向是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方法前提下借鉴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对《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20年中,经济增长再次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在经济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书尖锐地批评一个又一个的所谓启动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这些药方大多是从经济理论中推导出来的政策。但事实证明它们在现实中大多是无效的。这些药方:包括增加外国对穷国的援助、增加国内投资、提高教育水平、减少人口、与改革挂钩的外国援助、外债减免等等,它们都没有起到提高穷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经验(empirical)问题。为什么呢?这不是经济学的失败,而是没有很好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有关人的激励问题。没有“把激励搞对”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把激励搞对”是不是又一付灵丹妙药呢?它只是一个经济学原则,而不是一剂处方。把这一原则付诸实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说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言外之意就是说经济学不是实验的科学,其要义是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区别开来,其功能限定为对“过去时态”经济现象的解释上。如果认为这是经济学的全部,那它就成为历史学“根目录”下的一个“子目录”了。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我以为,经济学除了其解释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这就是对“将来时态”的预言与劝说。由此可以把绎济学与历由学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 :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Marshall,184 2~ 192 4 )为创始人 ,他在 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经济学原理》(1890 )一书中 ,提出了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的经济学体系以及均衡价格论、价值论、分配论、局部均衡论、需求弹性、供求弹性等理论体系。二战后 ,为了研究经济的实际增长 ,经济学家索洛 (R .Solow)出版《经济增长理论 :一种解说》。索洛指出 ,增长理论应当描述或解释经济生活具有何种特征 ?它所作的描述究竟怎样 ?究竟在多大程…  相似文献   

15.
软投入经济学是研究软投入要素的关系及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科学。其主要理论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兰州大学李国璋教授所提出来,用于解释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来源问题时所遇到的难题。这一理论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过30年的发展,该理论无论从内容体系、研究方法还是实证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因而本文对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梳理,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深化了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为研究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7.
郭晔 《当代财经》2006,(6):9-12
本文从“可持续增长”的视角,以“福利经济学”、“幸福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述了“生命经济”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发展“生命经济”,更确切地说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替代以“资”为本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引入垂直产品创新,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纳入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并运用此理论讨论了“创造性破坏”经济动态下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制度与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虽然这一派理论仍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但在方法上已有所突破,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有关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西方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康芒斯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批评传统经济学把法律制度排除在研究之外的做法。在其著作中,康芒斯通过“交易”这一基本单位把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联结在一起。康芒斯的法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利益和谐理论和“法制决定论”之中。他对“财产”与“财产权利”的区分及对“交易”概念的一般化都深深影响到法经济学的奠基者——罗纳德·哈里·科斯。而康芒斯将法律制度看成是协调冲突的规则体系的观点,也对现代法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发散”现实的基础上 ,以“趋同”假说在增长理论中的逐渐展开为线索 ,对有关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进步及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了疏理 ,从而明晰了人力资本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差异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回顾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发散”现实的基础上 ,以“趋同”假说在增长理论中的逐渐展开为线索 ,对有关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进步及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了疏理 ,从而明晰了人力资本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差异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