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乡村旅游发展将近三十年,其发展模式已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模式,“洋家乐”模式的发展对三九坞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变迁产生了影响。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探析三九坞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理念方面在乡村旅游“洋家乐”之后的变化,最后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艳  张勇 《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3.
乡村意象主要是指城市的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寻觅属于乡村生活的氛围和景致,忙碌之余寻找心灵的慰藉,陶冶情操。乡村意象具备不同的内容和丰富的层次,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过程体验。只有通过对乡村意象的保护和再造,才能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本文具体阐述了乡村意象的保护和改造的途径,这样才能够有效保护乡村文化和景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6)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契合度大,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佛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佛山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最后,结合佛山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从古朴村落、乡村美食、乡村商品、乡村民俗和乡村农庄(民宿)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五大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加速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培养当地村民的现代素质.但是,开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现代化效应也对少数民族村寨产生了生态和传统文化上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玉溪地区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对少数民族社区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创新、发展,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加速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培养当地村民的现代素质。但是,开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现代化效应也对少数民族村寨产生了生态和传统文化上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玉溪地区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对少数民族社区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创新、发展,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要保护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丰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客观分析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农旅融合型、民俗体验型、红色文化嵌入型、城镇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生态保护型六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同时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严重、专业人才缺失、品牌塑造不强和在地农民获得感不高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打好“乡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坚持人民主体性”,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而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薛芮  余吉安 《经济地理》2022,(6):198-205
乡村文化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利用来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文化旅游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结。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模式和基于地方品牌建构的旅游活化路径,并以古徽州呈坎村的风水文化资源作为案例进行解析。研究发现:(1)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以文化原真性为核心,以地方性知识、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为多轮驱动,激活地方依恋、重塑地理想象,实现地方品牌建构。(2)基于地方品牌建构,乡村文化的旅游活化正是使扎根乡村本地的原真性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流动起来,以文化原真性为起点,通过文化消费、去地方化、文化再生产、再地方化的节点形成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对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味度;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等意义。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困境有,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景观类型单一,景点分散等。就此,提出了生产型乡村景观、乡村建筑景观、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秦俊丽  林岚 《经济问题》2023,(6):113-119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而乡村旅游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助于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山西省3市736个有效样本的实证调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居民乡村旅游意愿,重点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在乡村旅游意愿上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人口统计特征和居民乡村旅游意愿存在变量关系,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家庭结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意愿的差异上。研究结果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新盆地丹霞地貌景区地处南岭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诸多优势。但必须以丹霞风景名胜为依托,突出自然回归主题;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地灵人杰意境;加强乡村环境资源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新盆地丹霞地貌景区地处南岭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诸多优势.但必须以丹霞风景名胜为依托,突出自然回归主题;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地灵人杰意境;加强乡村环境资源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发展迅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是举足轻重。然而乡村旅游的盛行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村民争夺有限的资源、乡村环境退化等,这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好现有的乡村资源,利用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开宇 《生产力研究》2005,(6):107-108,169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对乡村、乡村性的认识的分歧有关。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对乡村、乡村性概念的认识,提出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资源与产品特征,并分析了乡村旅游的供需空间、生态容量、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的边缘化问题凸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本文以新民洲地区为例,探讨乡村可能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旅游项目同质化、专业人才紧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地缺乏文化内涵等诸多问题。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应当积极制定乡村旅游特色发展策略,培养专业人才,多方联动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和怀旧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消费文化,世界各国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引发了中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拓展开始成熟,规范.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