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国国债规模与限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经济学界对国债发行规模与限度的观点 1.主张限制国债发行的观点 第一,从国债债务依存度方面看,国债规模过大。在我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口径:一是“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的债务收入额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额的比重;二是当年的债务收入额占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来看,我国1992年就已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达到24.6%,以后还逐步增加,1994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就超过50%,1998年更是高达76.3%。国家财政的债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5年了,所取得的成效已得到公认。随着国家财政负担的逐步加重和国债总规模的逐步扩大,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似乎是自然的事,但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风险更大,时机尚不成熟。一、关于财政风险的问题1.财政风险的现实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财政风险,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另一个则是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债务负担率)。先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1998年之前,我国财政虽有赤字,但为数不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基…  相似文献   

3.
戚立洲 《活力》2008,(12):42-42
我国的财政风险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困难,其突出表现就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财政支出的压力逐年加大,赤字规模不断增加.财政资金的安排捉襟见肘,只好借助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缓解。  相似文献   

4.
一、财政状况与国债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财政和金融体制日益完善.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收支状况日趋紧张,由此形成的债务问题也随之实出出来.表一和农二详细列举了十几年来的财政状况和国债状况.表一财政状况单位:亿元表二国债状况注:1.表一和表二的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表一的财政收入不含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不含当年债务支出,财政赤字为经常性财政收支差额.自1979年以来,中国财政连年赤字,且赤字越来越大,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不…  相似文献   

5.
林奇 《企业导报》2001,(3):11-12
<正> 据统计,目前社会投资或称民间投资,包括集体、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等各类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其比重已达到35%左右。但是,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大,政府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发行国债,在已有债务规模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国债发行势必有一定限度,而且,政府集责任于风险于一身,长期看显然不利。因此,如何用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和外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一般等于当年的国债到期还本付息额加上当年的财政赤字,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才能发行;判断国债规模是否适度通常用下述五项指标: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财政分配车、国债负担率、国民应债率,由于我国逐年加大国债的发行(如下图),从上述指标来看,我国前两项指标较高,而后两项指标较低。我国1981-1996年国田发行员统计自一、我国目前国债规模较高1、中央财政的四务依存度高。债务依存度是用以衡量政府支出对于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债务依存度二(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  相似文献   

7.
一、国债发行规模与偿债能力相适应   近年来,在国债规模增长较快的同时,国民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国债负担率的角度看,变化幅度并不算很大, 1997年国债负担率为 7.37%,即便把统借统还外债算进来,也不过 8.12%,这就为 1998年增发 1000亿元十年期付息国债,实施积极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到 1998年底,我国应偿还的内债余额累计为 7771亿元,占 GDP的比重约为 10%,加上 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这一比重约为 13%。国际上一般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赤字 GDP的比重不超过 3%,债务占 GD…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债台高筑,高达GDP两倍的政府债务规模引起观察人士的不安,但与美欧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政府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尝试分析日本得以维持高额政府债务的主要原因,并对日本财政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财政赤字不断膨胀,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很低。为消除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隐患,不断提高财政宏观调控力,实现财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适时采取平衡财政政策。平衡财政政策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主潮流。  相似文献   

10.
李玲  尹瑞红 《活力》2005,(12):68-68
国债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筹资手段和投资对象,它对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调整社会资金结构、发展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之中,国债形势: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11.
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级财政处于困难状态,势必影响分税制体制的顺利进行。振兴县级财政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面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我市财政经济的实际,谈点粗浅看法。一、县级财政面临的基本形势1、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高,但占GDP的比重小。近年来,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8774万元,1995年实现10686.5万元,1996年实现了14319万元。尽管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适应,但占GDP的比重不大。1994年为66%,1995年占6.9%,1996年占8.…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央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本无可厚非,这本也是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的目的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这次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虽然由于这次改革基本上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配关系,但是对各级政府所承担的事权却没有做出严格合理的划分,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多的事权,却没有相应的财权做支持,导致许多地方财政举债建设,甚至出现空转现象.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更是雪上加霜,从而为各级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显性或隐性债务.债务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债务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数字     
《英才》2010,(6):20-20
高盛最新报告估算,到2009年底,中国政府总负债为15.7万亿元,约占2009年GDP的48%。其中,中央政府国债占GDP的20%,地方政府债务大致在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在2000~2001年期间商业银行剥离但仍体现在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的那些不良贷款总额为1.6万亿元,接近2009年GDP的5%。  相似文献   

14.
秦凌 《新疆财会》2006,(4):43-44
奎屯市2005年末的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2.6亿元,同口径相比较上年增长11%,几乎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持平,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维护支出形成的债务占总债务比重达55%;教育支出形成的债务占总债务比重26%;财政借款占总债务比重8%。目前还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如贷款利息和区内初中班基建支出),可见财政风险非常大,已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徐创风  李芳 《经济界》2002,(5):27-29
财政风险是指爆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认为,财政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资不抵债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国家财政出现偿付危机而不能维持正常机构运转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由国债规模的逐渐积累及财政赤字不断扩张引起。对于引起这种风险的债务,政府的责任是显性的,也是硬性的,可以称其为显性债务风险。二是由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各种隐性债务在一定条件下将转化为财政的负债,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所存在的不足 1.不能全面揭示政府债务的真实信息。随着财政收支矛盾的日益尖锐,我国发行了大量的国债以及借入相当数量的外债。这些债务均为政府的实际负债,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但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政府的有些债务被“隐藏”,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对财政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转都带来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里昂证券近日在最新一份报告中警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里昂证券预计,2015年中国债务规模占GDP比重将升至245%,债务评级将面临进一步走低的风险。报告说,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中国沉溺在债务扩张中不能自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债务增长发生在过去4年问,规模相当于GDP的110%,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影子银行和债券。不断上涨的债务意味着目前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虽然目前的债务水平可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债协会《国债市场化》课题组在《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著文指出,目前我国国债流通性不高,市场发育度低,与国债功能拓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市场规模小。发达国家国债余额占CDP比重在50%以上,我国近年才提高到15%。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中,  相似文献   

19.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09,(4):7-7
财政赤字在可控范围之内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3月22日表示,我国今年安排财政赤字9500亿元,虽然历史上从未有如此之高,但是相对我国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而言,风险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王军说,我国财政赤字完全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赤字大概占GDP的2.9%。国债余额只有GDP的20%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标准。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国债规模也较低。他指出,扩大赤字,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肯定会有风险,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化解财政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余额已占全国GDP的33.93%。如此巨额的隐性、或有债务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政府成本、政府公共职能成本支付的制度安排,政府隐性担保与道德风险,以及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关键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和推行责权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防范新增隐性、或有债务的形成。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或有债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