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2.
孙小光 《武汉金融》2012,(8):55-57,59
近年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持续减缓,存款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货币创造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近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宏观因素影响:一是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基础货币调控为主要手段的数量调控政策;二是存款被股票、理财、信托产品等其他金融资产分流。但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增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对存款增长的继续下滑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介绍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的基本原则并回顾其在我国经历的三次调整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的组成部分及其中需注意的问题,说明了目前尚未计入M2的货币相关成分。最后,文章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可能的调整对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期,大类资产都进入了与基本面重新匹配的“躁动期”。本文梳理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变化的三个主要阶段的特点,指出今年基础货币缺口不小,MLF可能仍是投放主力,但成本、抵押品、投放节奏等问题越来越明显,适时降准包括定向降准投放超储仍有必要,但需要契机。就债市投资策略而言,当前债市点位仍处于平衡水平,窄幅震荡的格局可能还很难打破。  相似文献   

5.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源于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和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综合作用,外汇占款增长引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商业银行信贷持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缓解超额货币供给现象,需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6.
现金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一个层次,其投放、回笼状况如何,不仅可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状况,也可以反映一定时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导向和操作的实际效果,对于中央银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现金投放和回笼的规模及结构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最直接反映。为此,我们对锦州市1990年以来的现金投放回笼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8)
中国银监会6月30日宣布,自7月1日起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监管口径,增加分子端的贷款扣减项,扩大分母端的存款计入项,且仅对人民币业务实施存贷比监管考核,本外币合计和外币业务存贷比将作为监测指标。这是中国银行业75%存贷比监管红线在实施近20年后终于由银监会做出调整。缩分子、扩分母的口径调整,不单着眼于释放信贷以支持经济的当下需要,亦将推动中国迈出加速推进金融系统市场化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上升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为了收回基础货币减少流动性过剩,央行不断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大规模发行央行票据.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能.为此,必须割断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之间的连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存贷比分子、分母的一个数字变动,可以释放出数以千亿元计的银行资金。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将给新增贷款投向“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腾挪出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基础货币可控性降低、货币乘数不稳定及货币流通速度趋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还不宜改变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需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等措施来增强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存贷比约束意味着商业银行只有通过积极组织一般存款作为资金来源,才能给实体经济领域发放贷款。 银监会6月30日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7月旧起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关于存贷比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商业银行存贷比又牵涉到金融改革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6月30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从2014年7月1日起,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调整后,支农、支小再贷款及“三农”专项金融债等所对应的贷款将从贷存比分子中扣除,银行对企业、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可计入存贷比分母中。关于存贷比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商业银行存贷比又牵涉到金融改革的诸多方面。此次调整一方面或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利好,为定向信贷政策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3.
尤瑞章  徐蓬  陈彬  王庆  宋瑞晰 《浙江金融》2012,(1):13-17,24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调控成本巨大,调控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扩大货币统计口径的范围,给出了M3、M4等货币供应量指标,以引起货币当局对全社会资金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国库库存余额逐年加大,季节性波动明显,国库库存变动对与货币供应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库库存的运行变化。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国库库存与货币供应量的特征,并分析了两者关系;接着探讨了将国库库存纳入货币统计口径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近十年的数据检验将国库库存纳入货币统计口径后的实际效应;最后得出:货币当局将国库库存变量纳入中介目标监控体系,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结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过大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是引发经济过热的潜在因素;"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用不了"或"用不出"的微观概念,而是"不应动用"或"不宜动用"的宏观概念。因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明显增强,致使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均衡状况,其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15.
廖群 《金融研究》1988,(6):20-23
随着货币供给机制的转变,人们对于我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其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这一讨论中,《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刊登了林继肯同志"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一文(以下简称"林文")。笔者从"林文"中得到很多启发。但是,对于"林文"中的一些观点,亦认为很值得商榷。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是最活跃的基础货币关于我国基础货币由何构成,说法众多,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看法。"林文"认为,应该由专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两项构成。我们认为这一计算口径是不完全的,因为遗漏了专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一项。专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是我国基础货币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张浩  杨丽 《中国外资》2010,(4):26-28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英等国对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情况,并且概括了这些调整变化中的一些共同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各国货币统计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银行卡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纳入M1层次,将财政存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以及增加广义流动性统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6月3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从2014年7月1日起,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关于存贷比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商业银行存贷比又牵涉到金融改革的诸多方面。此次调整一方面或可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利好,为定向信贷政策预留空间;而另一方面,尽管更改了统计口径,历史性矛盾并未能得到根除。对此,必须以全面改革为契机,尽快解决不合时宜的制度安排,实现真正市场化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8.
周刚 《济南金融》2014,(9):71-75
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基础货币的减项,因此财政性存款特别是国库现金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或者回笼具有反向影响。本文对分税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分别设置虚拟变量,实证分析了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94年前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较小,分税制后影响大幅提高。但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虽然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人行国库与财政国库并存的问题,使得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吸储"作用减小。本文认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和财政性存款缴存制度共同作用下,财政性存款发挥基础货币回笼作用;财政体制变化等长期制度性因素在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中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财政性存款是非常敏感的指示器,对现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基础货币的减项,因此财政性存款特别是国库现金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或者回笼具有反向影响。本文对分税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分别设置虚拟变量,实证分析了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94年前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较小,分税制后影响大幅提高。但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虽然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人行国库与财政国库并存的问题,使得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吸储”作用减小。本文认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和财政性存款缴存制度共同作用下,财政性存款发挥基础货币回笼作用;财政体制变化等长期制度性因素在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中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财政性存款是非常敏感的指示器,对现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英等国对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情况,并且概括了这些调整变化中的一些共同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各国货币统计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银行卡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纳入M1层次,将财政存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以及增加广义流动性统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