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未来90年不同生育水平下的经济增长后果进行了人口-经济动态模拟。在生育水平过低导致劳动力减少过快、人口老龄化过重、劳动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将使经济增长大大放缓;而较高的生育水平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快,但是人均GDP增长速度慢于中方案生育水平下的经济增长,并且人均GDP水平也具有较大差异。完善当前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稳定在1.9-2.0之间,如此人口在本世纪缓慢地减少也将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低生育水平下,依靠劳动增加和资本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将不复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将是未来经济增长首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由此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单纯是计划生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  相似文献   

3.
王荃 《新经济》2014,(8):33-34
一国经济的增长源于资本的投入、劳动力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劳动力增长的有效性.人口作为理解经济增长的一个切入口,将在相当长时间里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大决定“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对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予以解读,从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口经济理论及西方学者对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展开分析和论证,阐明人口政策适度调整后,经济增长将获得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低生育是后计生时期的标志性特征,在当前,我国人口生育已经进入超低生育水平阶段。与人口控制决策因素相伴随的是人口惯性的产生,因此,反映在人口总量上仍然表现为增长趋势,然而事实上,人口的低生育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生育更替水平的基本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人口低生育的持续发展,又会给经济、社会与人口安全带来严峻的后果,为此,根据人口的不同背景,实行生育决策细分化,其中包含有差别的生育放开决策,就是势在必行之举。为此,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生可生,非常生。  相似文献   

5.
在对河南省人口变动特征及存在问题、人口变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河南省分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口红利、河南人口抚养比等指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借鉴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德国等国在应对人口变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的措施,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河南应对人口变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应对之路,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作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三是尽快出台促进生育的政策措施,注重生育相关政策的平衡,营造尊重生育的社会环境;四是进一步强化郑州人才政策的竞争力,逐步调优人口结构;五是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6.
邓娟 《经济改革》2013,(9):119-119
陕西省华阴市计生局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发展,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利益导向,强化优质服务,创新工作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育率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不仅面临人口数量增长的困境,而且也发生了严重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基于教育资源稀释理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研究了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口发展规律,从而论证了人口社会结构失衡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使生育率水平持续上升,导致人口发展进入高生育陷阱,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生育率水平不断下降,让人口发展滑入低生育陷阱,由此形成了人口发展的"Z"形变化规律,即在中等教育水平上教育与生育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在较高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上两者并无明显关联;(2)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民族差距,那么在"Z"形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下,所有居民必然会逐步分化为两类,分别向生育率的高低两端集聚,从而就产生了人口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民族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地,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和Hausman-Taylor估计方法,验证了这种"Z"形人口发展规律及其所决定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当前的人口结构研究,而且对我国的人口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经历了从"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过程。这一人口转变过程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有利发展契机,即人口红利主要通过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只有从这三方面对人口红利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利用"刘易斯拐点"概念来简单判断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或片面强调由劳动人口增长快于消费人口所形成的第一人口红利,都是偏颇的,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能成为调整人口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是经济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验数据,通过对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以及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对人口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及增速与经济增长呈弱性相关,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呈高度相关;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人口增长率下降对经济发展起到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献和学术界主流更多地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人口红利"。经典的"人口红利"概念不足以体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这一过程中人口质量的提升密不可分。因此,"人口红利"应该被定义为:在人口转变开始后,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质量提升共同作用形成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条件。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构造了新的"人口红利"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人口质量提升能够使人口变动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方向是人口质量的提升,而不是依赖生育政策来延续所谓"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核心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体内容,并针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指出了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区域性研究应把握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驳斥了试图通过放松生育政策、调高目前生育水平以解决我国人口结构问题的观点。保持现在的低生育水平,慢慢"消耗"建国以来历次生育高峰带来的"历史"欠帐,是当前我国人口政策最为明智的选择。提出通过其它相关政策措施以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张建梅  程慧 《经济问题探索》2007,32(10):177-182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是经济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验数据,通过对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以及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对人口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及增速与经济增长呈弱性相关,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呈高度相关;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人口增长率下降对经济发展起到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标志人口增长水平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4下降到2000年的1.8,并稳定至今,比其他发展中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人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人口与内需关系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扩大内需人口经济学的初步框架。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提供的相关数据,基于中外经验,对人口增长、人口年龄和城乡结构变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人口增长不会破坏扩大内需,人口年龄和城乡结构的急剧变化对低消费率和高投资率有较强的解释力。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允许人口适度增长的转变,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特点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本书共包括十一章,三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流派。学习本书要求准确把握相关基本概念,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一般原理,并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及生育政策调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本文梳理了国际国内关于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试图将其纳入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建立规范的理论架构.文章探讨归纳了人口转变理论及用以说明的人口因素变化总趋势,回顾了经济学家讨论这一问题的思路演变和所涉及经济模型的主要思想;然后根据中间变量的不同,分析了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路径,并介绍了与上述理论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作者归纳得出了文献研究的结论及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正在多位地影响着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未来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问题倪端出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高峰,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将云贵高原列为生态屏障区,对贵州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而贵州人口基数大、素质低以及喀斯特面积大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构成了协调人口与环境和谐的最大障碍,因此,需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推进生态移民步伐,还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基于环境评估的开放式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纵谷”区核心地带的16个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区位特殊,环境复杂。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较低。以GDP为指标,按高、中、低3个标准预测2010年项目区各县人口发展需要的经济总量和增幅,对各县实现经济增长为人口发展提供支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