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父亲在老家的农贸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生意。门面是小镇里统一装修的,一排十几个门面全都卖副食品,而父亲总是每天卖得最多的一个。有一天,我悄悄把父亲拉到一旁问:“为什么你的生意总是比别人好?”父亲笑了笑说:“你到那边去买两斤花生米试试。”于是我走到另一家门面前,老板挺热情,赶紧招呼。听说我要买两斤花生米,老板口惹悬河地夸起来,说自己的花生米是全镇最好的,也最便宜。其实我知道,全镇十几家副食品店进货都是在一个地方,价格也差不到哪儿去,哪个店都没什么特别优势。当我回到父亲的店面时,一位顾客正在买老姜:“你这姜好吗?”…  相似文献   

2.
春雨绵绵的时节,我们前往位于汉江之滨的神龙汽车公司采访。开车的司机听说我们要去神龙,便问:“是去买车吧,对了,要想买车自己开,就买富康”!当我们正惊异于为什么他这样尽责地充当富康车的义务广告员时,他得意地拍了拍方向盘“我这辆车,跑了两年,28万公里,修理费用你猜花了多少?一千一,不光是省钱,还省心呢。”,促使我们特地走访“神龙”的是一则引起一阵不大不小轰动的新闻-“神龙”赢利了!我们迫切地想走进这则消息的背后,看一看神龙公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3.
漫画与幽默     
再买一张银行派出的有奖储蓄推销员,在街头摆了摊子,销售奖券。女推销员用甜美的声音喊道:“一万户一个头奖,五个二奖,十个三奖,中奖面大,多买多中!”一个男青年问:“如果不中呢?”女推销员:“找我好了!”“找你干啥?”“再买一张!”志同道合张先生在大礼堂内做了将近4小时的专题演讲后,见室内听众都走了,只剩下一位老伯伯。他步下台来对老伯伯说:“这些人真没办法,还是老伯伯和我志同道合。”老伯伯站起来说道:“讲完了吗?我要收麦克风啦!”n甲:“新婚之夜,我的新娘告诉我,她再不想看见我的脸了。”乙:“那你怎么…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住的小区附近有个市场,那儿以前有个卖水果的老刘,我和他挺熟的。现在回想一下老刘的小生意做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不禁让我想起了“无商不‘奸’”。一次,我去市场买东西,看到老刘遇到了一位难缠的顾客。“这水果这么烂,1斤也要卖1元吗?”客人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刘不紧不慢地说道。顾客说:“1斤8角钱,不然我不买。”老刘还是微笑地说:“同志,我如果1斤卖你8角,对刚刚买我水果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还可以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1斤就要卖2元了。”老刘依…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北三环华联商厦门前的哥们推着车艰难地排队前行。为何不开车,却要费力地推车呢?一位的哥叹息道:“这油价一个劲儿地疯涨,车站的管理费得交,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也得交,每天一睁眼我就欠着人家三四百元的债,我们的日子不太好过。”另一位的哥说:“为了节省油,我们都是推着自己的车向前移动,虽然只有几步路,但一轰油门就是钱!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吧!”  相似文献   

6.
贪官轶事     
“人民公仆”广东省汕尾市女副市长马红妹是很具“公仆意识”的贪官。她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由公家报销。她的理由是:“我每天忙工作误了吃饭,公家当然得请吃工作餐的。我在外面吃腻了,自己买菜回来烧,这比进酒店便宜多了,这不等于替公家节约了吗?公家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应该替我报销了嘛!”她用公款大肆购买时装,理由也很充分:“我代表汕尾妇女形象,如果穿得太差,就会给汕尾妇女脸上抹黑。所以我要买一些衣服穿,公家难道不该报销吗?”马红辣认为:公仆公仆,当然要由公家包养。每次买东西时,她都忘不了自己是“公仆”,…  相似文献   

7.
人品     
刘吾福 《乡镇论坛》2010,(18):45-45
有两个卖牛肉的摊子,卖牛肉的都是四十来岁的女人,一个叫张嫂,一个叫李嫂。早晨,我去买菜,走到张嫂牛肉摊子边,我说张嫂,给我割一斤牛肉,多少钱一斤?张嫂答,二十二元钱一斤。  相似文献   

8.
相信你自己:每颗心都会使铁弦颤动。──爱默生当我有一天下班开车回家时,我中途停车看了一场在我家附近公园举行的社区小联盟棒球比赛。当我坐在一垒垒包后头的看台椅子上时,我问一个小男孩,比数多少了?“我们落后14分,还是零分。”他微笑回答。“真的吗?”我说,“但你看起来并不很沮丧!”“沮丧?”男孩困惑地问,“我们为什么该沮丧?还没轮到我们出击呢!”为什么要沮丧?@杰克·坎菲尔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买猪油从前,有个吝啬克去买猪油。他用一只手摸摸这块,问:"多少钱一斤?......啊,太贵。"用另一手摸摸那块,问:"多少钱一斤?......啊,太贵!"一会儿,就带着两手腥油回家了。他在水盆里把手洗净,又折回集上去摸。等他再回到家里,那个水盆却不见了。当他问清是妻子把水泼了时,心疼得嚎吻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可惜我那盆猪油哇,都叫你给糟蹋啦!"鬼打架算命先生朱仙的妻子本来就看不惯丈夫整天装神弄鬼,再加上朱仙接二连三丢丑,心里更加生气,于是也想找机会惩治惩治朱仙。腊月二十八,朱仙要到集上买年货。临出门时,他一…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面条和汤一个人来到饭店,问店主:“师傅,面条多少钱一碗?““一元钱。““汤呢?““汤不要钱。““请给我来三碗汤吧。“他喝了三碗汤就走了。一天,他又来到这个饭店,问:“面条多少钱一碗?“店主一见又是他,很不高兴地说:“一元!““汤呢?““汤两...  相似文献   

11.
“3M既要成长快,又要利润好,如果整天拿旧的东西卖,人家干吗买?”余俊雄的解决之道很清晰,“走在前面最好的方法就是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2.
品牌箴言     
在崇尚个性化消费的今天,“你造我买”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满足消费者日显张扬的个性化需求正成为品牌最具价值的核心驱动力。当康师傅、今麦郎等方便面大亨红花绿叶俏争春的时候,谁会想到“黑乎乎”的五谷道场能独领风骚?当达能、福马等饼干营养师在热卖水果、牛奶的时候,谁会想到鬼脸嘟嘟能自成一派,惹得俊男少女们爱不释手呢?当可乐、绿茶正在热销的时候,谁会想到王老吉大喊”上火”,就能吓晕一片呢?当鸡蛋、鸭蛋都在便宜打折卖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喜福来喜蛋能生出金蛋来呢?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黎明似乎来得特别早,早起下地的人们打破了黎明前的最后一抹睡意。肖桂芬顾不上怎么打扮,张罗着把那百十只肉兔装到笼子里,拉到海达食品公司在他们村的定点收购处,这几个月来的忙碌终于要见收成了。“现在多少钱一斤?”“一斤五块。”“比年前又涨了不少啊!”“是啊,一茬小兔都能卖上个猪钱了。”“看来今年给俺儿盖新房有指望了。”肖桂芬的高兴源自这两年他们家为海达食品公司的订  相似文献   

14.
杨柳  梁海松 《英才》2007,(12):74-76
“谁想当CEO呢?”约翰·钱伯斯把麦克风塞给右边一位女同学,“就你吧。你就是我的CEO。你现在要作决定了。你去年干得不错,股票涨得很快,客户满意度也增加了不少,接下来一年,你打算怎么做?做多少?”  相似文献   

15.
张昕 《中外企业文化》2011,(9):I0036-I0037
当你问水果摊上的小贩苹果多少钱一斤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两斤”!其实,他是在说“10块钱两斤”110块钱能买两斤苹果,挑大的买,也就能买三四个的样子。什么都涨价了,买啥啥贵,钱不值钱了,这是时下人们普遍的感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6月份的CPI-举越过了6%,同比上涨6.4%.创下2008年7月份以来整整三年的新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导报》2005,(8):68-68
老百姓想买便宜房无可非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任何“优惠”、“便宜”都不可能是白送的,因此买便宜房一定要弄清便宜真正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种房,客户在购买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不买。  相似文献   

17.
耳闻“好家乡” “好家乡?” 第一次听到这么个称谓的超市,心里不 免有些诧异。当下,便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好家乡到底咋样啊?” “好家乡好啊!东西便宜,买了放心,不信 你去瞧瞧。”人家说。 我可不逛商场的,但会把这样的信息传 递给爱逛商场的朋友,没想到友人笑话我,说 我怎么会不知道好家乡呢?友人说,“好家乡” 现在名气大呢,不但在铁路局那一片“牛气冲 天”,而且,在整个乌鲁木齐都是数得上的。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好家乡对我而 言多少有点陌生和神秘,但它却深刻影响着 乌鲁木齐的市民,这不能不让我感慨万千。耳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笔者回家度假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部分农村地区常常刮起阵阵“怪风”。如现在正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外甥要送十三个馒头和一件衣服给舅舅,以示孝敬;而舅舅家又必须回送一打啤酒或十三份小礼物。现今我家所在地及周边几个县的绝大多数人家已行动起来了,每天大路上人来人往都忙着送礼。我还了解到就在今年4月份已经吹过了另一阵“风”——外婆家要送给每个外孙五个鸡蛋,五个香蕉,五个苹果,五包方便面,且鸡蛋要用五个蒜头、五个蚕豆拌水煮,然后再放上五根柏板;而外孙又必须回送两斤肉和一瓶酒。实际上是这“风”刚歇,那“风…  相似文献   

19.
曹颖在厦门     
潘宏 《东南置业》2003,(72):57-60
各位观众大家好!哦,是各位读朋友好!猜猜我现在在哪里?呵呵,告诉大家吧,我不是在做节目,而是忙里偷闲,现在正“游荡”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呢!什么?你们问我厦门怎么样啊?看看我脸上无比灿烂的笑容就知道答案啦!出发啦!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通达     
于丹 《秘书工作》2013,(10):29-29
有一位武士,路过一间弓箭坊,看到橱窗里有一张很耀眼的弓,绷得紧紧的,弦上架着一支箭,从木质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的完美之弓。武士立刻冲进店里,对老板说:“我要买橱窗里的那张弓。”老板说:“抱歉!橱窗里的那张弓是样品,不卖,能卖的都在墙上挂着呢,你去挑吧。”武士朝四周看了一圈,发现墙上的弓都不漂亮,松松垮垮的。他对老板说:“我多付你一些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