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从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修辞功能,隐喻的语言功能,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 扎罗的雪》,可以看到隐喻形象中所蕴含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感悟,体现作品简洁含蓄、耐人寻味的特点,形成海明威 “冰山式”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关于隐喻有指称说、替代说、转移说、变异说、分类说、互动说、语用说、语义说、认知说等等,其中认知说不仅解释了语言现象,而且还解释了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智的本质特征,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语的“上”和“下”,英语的“at”、“on”、“in”为例,具体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修辞理论到当代认知隐喻观的进步,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认知范式的发展。现代科技和传播学的进步,多种媒体的运用使得隐喻模态多样化研究日益丰富。动物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一直以来的热点,以中西方都比较熟悉的"老鼠"为例,剖析多模态隐喻的建构差异,揭示认知的动因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历史现在时这一语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时空概念隐喻理论,它反映的是源域“空间”到目标域“时间”上的映射,是空间上的远距离转换成了说话人心理空间上的近距离。从时空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对历史现在时进行隐喻认知分析,就能够合理地解释历史现在时所突现出来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矛盾,并且找到了认知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相关内容,论文介绍了隐喻和转喻的含义和相关理论,并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英语词汇认知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应充分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关联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认知学习,加强对词语的隐喻、转喻意义的分析和对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的习得。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还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服装隐喻作为服装意义构建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普遍存在于服装系统之中.服装隐喻的研究对于深入解读服装现象、分析服装设计作品、服装创意设计实践,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介绍了隐喻理论中关于隐喻定义的内容,对隐喻做了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隐喻定义,对服装隐喻进行了界定,揭示和分析了服装隐喻现象;依据隐喻分类理论对服装隐喻进行了分类,概括为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门”作为一个外源词缀进入中共国,已在新闻媒体中被广为使用。学术界曾从修辞、隐喻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探讨,提出了“类推”以及“隐喻”等解释。归根结底,“门”类词语被广为接受和人类的认知模式有密切的关系。“门”类事件与丑闻有关,但并非所有的丑闻都可被称为“门”。本文在ECM认知框架的基础上对何为“门”类事件进行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8.
Crice和Searl从会话含意和言语行为对隐喻进行语用分析是隐喻研究的一大突破,而Fauconnier从认知角度提出的概念整合意义对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描写和解释更深入细致。概念整合理论虽然抽象但操作性强,对认知过程分析井井有条,为我们分析隐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隐喻以人类的感知体验为基础.借助隐喻理论,本文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人生”隐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隐喻映射的特征聚焦与人生概念特征的多样性共同决定“人生”隐喻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看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态动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运用“力”这一认知图式可解释情态动词意义的本质,运用隐喻这一认知手段可说明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与意义构建的关系.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义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隐喻模式在词汇意义的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是语言的意义构建和演化的途径,是理解词汇的新义和多义的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IF条件分句中will+v的语法意义的隐喻化拓展,对条件分句中will+v的形式和意义的认知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隐喻化现象存在于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中。当will+v原有的语法意义不足以表达新的概念时,will+v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其语法意义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喜福会》中许家四代人的故事中出现的隐喻进行归纳,找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则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相关隐喻的认知意义,一方面可以揭示人物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差异背后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有助于探究《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特点和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境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言语交际活动中,隐喻依赖于语境,隐喻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语境对隐喻具有制约作用。语境在隐喻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隐喻研究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出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并结合认知语境来理解隐喻词汇是词汇习得的一个有效途径。鉴于隐喻给词汇教学带来的诸多有益启示,隐喻应纳入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并成为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蔡丽娟 《大众商务》2010,(12):329-329
隐喻作为现代设计的设计手法之一,对拓展设计的文化与审美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景观设计中,隐喻手法的运用对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艺术水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本文旨在挖掘与研究隐喻手法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及运用,分析隐喻与设计的关系和对设计的影响。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场所传递给人的,场所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场所的隐喻也是人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和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法隐喻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欣雄  王波 《企业家天地》2009,(12):184-185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对语法隐喻,人们有多种研究和界定方法。由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意义渗透到语法结构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语境的依赖性是隐喻现象的一个特征.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隐喻工作机制层面上解释语境对隐喻构建的影响.在对认知语境概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在王寅提出的“五位一体”的隐喻工作机制这一理论框架内,探讨了认知语境因素对这一工作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语境在隐喻工作机制中发挥着全方位的、辐射性的制约作用,换言之,隐喻的工作机制对语境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方式之一,是一个认知域对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汽车命名是一个语言符号化过程,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思维。汽车隐喻命名过程中,源域事物的选取具类型化倾向,汽车名称因为隐喻映射,而获得丰富的隐喻意义,指向汽车外形、汽车功能与汽车文化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古诗意象与隐喻具有相同的认知性,意象也是一种隐喻,是诗歌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古诗意象英译的实例,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提出意象的英译,力求实现汉语隐喻意象和英语隐喻意象的“映射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