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结合京福高速公路沙塘隘高架桥高墩大跨度箱梁施工实例,介绍了MZ850x型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利用该造桥机现浇4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实践,摸索型钢-混凝土梁施工中的一般规律,根据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特点,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片石回填、素混凝土回填、注浆加固、钢护筒跟进加固是常见的高速公路道桥施工中对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高速公路建设者应该根据实际遇到的不同溶洞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加固高速公路道桥溶洞的地基,使之能够高质量地施工需求,满足对高速公路桥梁的支撑和稳定作用。本文对片石和素混凝土回填、注浆加固、钢护筒跟进加固的方法进行了适用范围描述,提供了做好相关工作的要点,希望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烟台海阳丁字湾口大桥工程海水承台施工事例,详细叙述了采用混凝土预制底板钢吊箱施工水中承台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环氧沥青混凝土因其优越的综合性能,被运用在了诸多钢箱粱桥施工之中,但因其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条件及环境要求较高,如何提高质量就成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实践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施工管理中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总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双壁钢围堰是为深水桥梁基础承台施工而设计的临时阻水防护结构,是通过围堰侧板、内仓以及内部封底混凝土封水,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干燥、安全的施工环境,同时部分侧板可直接作为承台浇筑混凝土的侧模使用。本文以向莆铁路FJ-2标段沙溪特大桥设计与施工的实例,介绍双壁钢围堰加工制作、运输、拼装、下放着床、封底、接高的技术点为论述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1)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一个重要分项工程,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和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对于传统的模板体系我们已有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传统模板体系中对木材的消耗较大,不但不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绿色施工的发展理念,而且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各种新型的模板体系应运而生。钢材以其价格优势及性能的优越性慢慢取代了木材在模板工程中的作用。其中"钢代木"模板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方钢管代替传统模板体系的木方。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墩7#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吊箱法,钢吊箱作为基础施工的挡水结构,兼作施工平台的承重结构.吊箱侧板作为承台施工的侧模板,封底混凝土作为承台施工的底模板,封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承台的施工及整体的基础受力.7#墩钢吊箱围堰封底施工根据围堰结构特点,设计堵漏装置,通过多导管浇注封底混凝土,防止了渗水和涌泉的影响,保证了工程能在干燥状态下施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粘钢加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胜 《经济师》2005,(8):295-295
一、概述 粘贴技术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它广泛用于胶合板、纤维加工、建筑、机械、造船、航空及国防等重要领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粘贴技术对各类新旧建筑件进行连接、补强和加固,其中混凝土梁板常采用外部粘贴钢板的补强方法。粘贴钢板加固就是在混凝土结构的外侧用结构胶粘贴钢板补强以提高其受力强度和结构的安全性。它适用于受弯、受拉、受剪构件,主要原理是利用原构件的承载力,通过后粘钢板和原构件共同作用,大幅提高承载能力。粘钢加固施工简便、可靠,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不影响构件外形,加固后72个小时即可投入使用,在国内许多典型工程中已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0.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可以说无处不在,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多层住宅楼施工中现浇板产生的裂缝问题,楼梯施工中发生的裂缝问题,箱涵施工中出现的裂缝等,这些裂缝的形成和产生,各有不同,没有共性。文章通过分析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提出应对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可能引起的混凝土施工效应,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之由抽象到具体、由少数专家学者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认同,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发挥价值引领、行为规范的作用。网络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网站建设;创作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化产品;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专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铜陵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文章就高层建筑地下室地基土方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本地区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地下室混凝土壁板抗渗、钢筋施工、混凝土界面处理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的PKPM的电算过程,对框架结构中梁、板、柱各构件选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不同牌号的钢筋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将各种构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选用高级别的钢筋会明显降低钢筋的用量,同时各种构件的受力性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春泽 《城市建设》2011,(1):201-20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问题却成为令业者头疼的质量通病。如何有效控制填充墙砌体裂缝,必须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Innovation fosters structural change and growth and drives socio-economic change. The gen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cannot adequately be guided by static policy conceptions.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devising and implementing a ‘learning’ innovation policy. As organis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not completely haphazard, we argue that innovation policy can make use of structural regularities in socio-economic change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be open to advanc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We devise a method that achieves these two aims and apply it to a concrete example (knowledge systems). We conclude with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riginating from such a ‘learning’ innov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项目是一个已建成的后 工业滨水景观改造工程。场地内原有的民国首都电厂是中国第 一家官办公用模范电厂,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从保护工 业遗存、打造场所精神等设计理念入手,具体分析了项目在设 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采用“放宽视野” 的方法对原有防汛墙进行改造重建,以便同时满足亲水和防汛 需求;通过“拆、固、增、改”手段,在滨江易塌陷的基础上 构建景观构筑物等。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环境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积极进行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合作关系,探讨了包含动因、要素及开放式螺旋模型的耦合机制。以小米公司为案例,分析了我国科技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表现,为今后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创新耦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which clearly connect with social practices and addres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s perceived by relevant actors. The challenge is to start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e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when many options are still open for exploration and there are good possibilities for steering. Early involvement of societal actors is, however, challenged by the absence of concrete applications on which they can develop their own vi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own needs, interests, norms and values. Integrating Constructive Technology Assessment (CTA) with vision assessment is proposed as an approach to overcome this dilemma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genomics and bridge the knowledge gap between parties closely involved with ecogenomics research and other relevant actors. We present, evaluate and discus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guiding visions of the technology developers as a first step in this approach and end with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desirable futures for ecogenomics can subsequently be asse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actors.  相似文献   

19.
王艾 《城市建设》2010,(7):217-218
本文主要从选择使用外加剂、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测、混凝土养护以及混凝土温差这四个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之一,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及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本文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类型的基础上,对各类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一定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