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雅妮 《金卡工程》2010,14(9):184-184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建立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机制对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中欧美金融监管机关以太大而不能倒闭为由援助本国濒临倒闭金融机构,但其存在扭曲竞争环境,诱发存款人、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机关道德风险等诸多弊端。由于现阶段彻底取消这一政策并不现实,欧美通过立法以达到限制其弊端的目的。我国也存在类似的救助问题金融机构实践,但相关立法并不完善。笔者认为,今后我国相关立法应通过设置高门槛救助决策制度、反垄断执法机关及审计机关对救助决策的事后评估审计制度、存款保险参保银行缴费弥补因救助产生的存保基金亏空制度等加以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等,从而避免以太大而不能倒闭为由救助商业银行的情形出现。  相似文献   

3.
李斌 《海南金融》2007,(3):26-29
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可见,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最后贷款人制度对防范一个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道德风险.本文从如何更好地发挥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要素条件、实行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并就如何建立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以保障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健康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后贷款人理论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有关最后贷款人职能界定、承担主体、援助对象、援助标准、资金来源、道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1)通过法律明确LLR的职能定位;(2)限定救助对象;(3)提高贷款利率;(4)缩短贷款期限;(5)坚持透明原则;(6)加大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有关最后贷款人职能界定、承担主体、援助对象、援助标准、资金来源、道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1)通过法律明确LLR的职能定位;(2)限定救助对象;(3)提高贷款利率;(4)缩短贷款期限;(5)坚持透明原则;(6)加大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机制。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作用并完善此机制,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央行实施金融救助的措施和成效,讨论了制约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林平 《南方金融》2004,47(10):13-17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历史变迁人手,分析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基本属性及其形式上的一些新变化,最后指出了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崎 《上海金融》2006,3(3):36-38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国银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在实施最后贷款人职能时,面临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作为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银行在进行最后贷款人操作时,同时保持政策的透明度争模糊性,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为此我国也应建立包括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在内的金融安全网.本文回顾了最后贷款人定义的演变,从金融不稳定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考察我国的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认为目前我国不存在最后贷款人.作者从切断再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正常的资金供应渠道、完善货币市场体系和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督和对公众信息的披露、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真正商业化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5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条件,并探讨了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石莉 《云南金融》2011,(7X):111-112
最后贷款人理论产生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由于当时各国金融危机频发,Baring爵士提出应该由英格兰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向危机中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布雷顿森林体系早期,世界金融局势比较稳定,最后贷款人理论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以及该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该理论再次被重视。相对于存款保险体系的微观保护作用而言,最后贷款人对市场起到的是宏观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立我国存款保险体系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逐步完成向最后贷款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中,存款保险制度少有作为,国际上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则出现了一些新举措。而在国内,存款保险条例正在制订当中,最后贷款人制度也隐性存在。通过对两大制度的溯源及其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对最后贷款人制度新举措贸然的借鉴是不妥当的;并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划分和协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中的最后贷款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理论产生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由于当时各国金融危机频发,Baring爵士提出应该由英格兰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向危机中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布雷顿森林体系早期,世界金融局势比较稳定,最后贷款人理论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以及该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该理论再次被重视。相对于存款保险体系的微观保护作用而言,最后贷款人对市场起到的是宏观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立我国存款保险体系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逐步完成向最后贷款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亚州金融危机、南美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接踵而来,历史证明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对一国的金融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最大限度地在遏止系统性风险和减少道德风险之间达成平衡,努力实现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稳定市场、降低救助成本的目的,值得人们对这一制度进行务实性的检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高冬民 《西安金融》2005,(11):16-24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强制性市场退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往往是隶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后者是往往是监管部门的职能.在这种分权安全下,两者的有效协调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有序退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进与特点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就中国最后贷款人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并就该制度的完善以及拟议中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业又是高风险行业.为确保金融安全,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一起构成了一国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建立明显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自力 《中国金融》2006,(13):69-70
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一起,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金融安全体系的三大基石。为此,我们特邀中国人民银行王自力博士撰写了一个系列讲座,介绍有关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朱怀庆 《西南金融》2009,(10):36-37
一、商业银行市场退出与最后贷款人制度 中央银行制度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稳定金融和防范银行危机,作为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简称LOLR),中央银行向可能或已经发乍信用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相似文献   

19.
存款保险制度已经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及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一起被公认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发展、改革中的得失以及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一种在银行因发生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金融安全网,主要由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审慎监管三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审慎监管已经基本建立和形成,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