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超 《经济师》2014,(12):25-27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五大类、18个因素评价指标来对科研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进行研究评价。  相似文献   

2.
欧盟研究委员 Philippe Busquin于今年 2月向德国《世界报》介绍了欧盟第六研究框架计划,该计划为期 4年 (2002~ 2006年 ),经费 175亿欧元,比第五框架计划提高了 17%,占欧盟财政预算的 5%,其中重要的科研领域如信息技术将得到 36亿欧元,基因技术与生物技术将得到 20亿欧元,大气与能源研究将得到 17亿欧元。   多年来,欧盟的科研经费投入呈下降的趋势。 10年前欧盟的科研经费投入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2%,现在占 1.8%,排在日本 (3.1% )和美国 (2.7% )之后。在过去的 10年中,欧盟的科研经费比美国少投入 5000亿欧元。由…  相似文献   

3.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与发展投入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研发投入的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财政每年用于研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科研的支出为52.89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46%,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4.76%。到2006年财政科研投入达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1%。因此,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到底产生怎样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我国,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在医疗条件改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可及性以及公平性反而下降。这可以解释我国现阶段卫生投入绝对量的不断增加与卫生产出的不尽如人意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卫生投入引向社区,在社区卫生机构具备提供基本医疗的条件之后,对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投入。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农业科研投入长期偏重种植业,而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农业中比较效益高的领域又难以吸引到企业和私人投资的问题,提出提高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率要转变思维方式,用联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科研投入要有前瞻性,要不断加大对农业其它领域的科研投入并使投资渠道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新加坡不断加大公共研发投入规模,同时调整公共研发投入体系。近年来,新加坡更加注重部门与统筹投入兼顾,全方位支持创新活动和关注研发与经济社会关系,并通过新设或改造公共部门实施这些变革。这些做法促进了新加坡通过公共研发投入实现国家目标,对我国当前财政科技投入从分配到协调的转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应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不断调整投入重点;既要强调自由研究,也要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多环节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1992年之后,日本经历了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次经济危机除了与 1986~ 1992年间的泡沫经济及其严重后果有关外,日本整体上基础科研薄弱、缺乏重大技术上的突破也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次经济的衰退,日本人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朝野上下都将“振兴日本科技”重新视为拯救日本经济的最大法宝。从 1996年的桥本内阁开始,日本全面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重新修订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并将传统的用于刺激经济的公共投资从过去的主要投向道路、港湾等方面部分转向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设备的投入,加强了科研…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衰退使奥地利2009年度的科研投入受到极大影响,同比增长出现大幅下降,使2010年R&D总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目标难以实现。奥地利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也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为应对危机,奥地利一方面保证政府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努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将光伏产业和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经济技术的增长点而给予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9.
2004年德国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初见成效,失业率上升得到抑制,经济出现增长势头,据联邦经济劳动部公布的数据,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1.8%。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2003年为2.5%,总额为532亿欧元;2004年,由于多数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下降,尽管联邦政府投入有所增加,但比例仍维持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泰国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由于受严重干旱、印度洋海啸以及海啸对旅游业的影响,泰国贸易赤字不断攀升,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大,加上国际原油价格的创纪录上扬(石油进口支出占泰国GDP的8.6%),泰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5%左右.比2004年的6.1%有大幅下降。一年来,泰国政府在机构调整、制订科技政策和规划、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欧盟科研的几个优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加科研投入欧盟首脑在2000年里斯本欧盟理事会上提出,到2010年,把欧盟建成最繁荣和最有竞争力的知识社会,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2002年3月的巴塞罗那会议上,欧盟制定计划,缩小欧盟与美国在科研投入上的差距,增加科研投入,提出到2010年,欧盟对科研投入要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现在平均投入是1.9%。要达到3%,各国至少要将本国的科研投入增加一倍。同时刺激私人投资科研,在3%的投入中,私营企业投入占2/3。以上两个目标雄心勃勃,但很现实,有些国家已经实现并超过了上述目标。2.明确欧洲共同科研领域里斯本会议的另…  相似文献   

12.
科技投入的财政定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断一种产品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应从产品的性质入手,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越强,财政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强。研发产出品中,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公共性呈由强而弱排序,因而财政对这三种研发产出品的支持力度也就呈现由大到小的递减趋势。虽然发达国家政府资助在R&D投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不仅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大R&D的投入总量,而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无论是在增长速度、GERD/GDP指标,还是内容结构、地区结构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在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同时,更要对科技投入的结构优化、科技投入机制的建构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英国目前的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只是经合组织的平均值(1.9%),比法国和德国的投入强度相距很远。但英国却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与世界各科技大国比较,在大多数研发领域,英国科学水平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英国占世界1%的人口,科研投入占世界的4.5%,产出的科学论文占世界的9%,论文引用率高达12%。在国际性获奖方面,  相似文献   

14.
美国研究开发经费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政府研究开发(R&D)投入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阿波罗登月计划为首的太空探测是主流,大量R&D经费流向航天领域.政府对航天领域的投入至今未能超过60年代.1964年联邦R&D投入和企业R&D投入之和占GDP的2.87%,是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年份.1969年登月后,太空计划失宠.70年代,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能源领域的R&D成为新贵,其经费增长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5.
不同省域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200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与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大部分地区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其拐点出现于2004~2005年间;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科研活动市场化程度、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产学研结合程度、科技人员投入对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各指标每上升1%,其效率将分别增长0.39%、1.01%、0.31%和16%,但科技经费投入对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07,(1):15-15
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全球科技走向报告宣称.中国2005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中国科技威胁论”的炒作。按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05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450亿元.远远低于OECD公布的数据.仅占GDP的1.34%.低于世界平均1.6%和发达国家一般2%以上的水平.而日本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OECD有此结论是因为它把与中国相关的跨国公司研发费用也统计入内了。2006年2月份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预计.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到2020年提高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外政府资助R&D投入经费和投入模式演变的研究,发现国外政府资助R&D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企业研发投入的迅速上升,政府资助R&D占总研究开发费用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政府资助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各国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投入模式逐步从直接投入转到间接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各国相继采纳的主要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政府将加大科研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月 29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霍华德在悉尼科技园宣布“增强澳大利亚能力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今后 5年联邦政府将增拨 29亿澳元投入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并希望以此推动工商企业相应增加科研投入 60亿澳元。 2000/2001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共投入科技经费 45.38亿澳元,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 )总值的 0.678%。   今年是澳大利亚大选年,该项讨论已久的重大科技政策选在此时出台足以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已成为澳大利亚政坛争夺选民的重要政策内容,科学技术发展趋向已列入澳大利亚政治家们的首要议题之中。执政党和在…  相似文献   

19.
比邻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但水资源却相对匮乏。该州90%的用水从259英里(400公里)以外导流而来,最主要的水源是科罗拉多河。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科罗拉多河出现水位持续下降、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更发生了几次让人们至今余悸未消的大干旱。水源问题的恶化以及水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把寻求替代水源的问题提上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政府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运用199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且地方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强化了后者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比经济性公共投入更有利于居民收入提高。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为此,公共部门在确保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同时应着力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与民生相关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并充分考虑公共投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以提高财政调控的区域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