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佳 《商》2012,(23):144-144
我国目前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法律规定过于概括,各级法院在审判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无法形成统一的适用标准。实践中存在着原告随意要求赔偿数额,法官任意裁量,判决不够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入了有限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裁了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暴露了该制度的缺陷:适用范围过窄;赔偿倍数数额太低;赔偿倍数的基数不合理.因此,为了与国外法律接轨,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应完善消费合同领域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欺诈的含义;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数额;将惩罚性赔偿的基础确定为实际损失;消费者提起惩罚性赔偿诉讼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4.
《商》2016,(7):252-25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后,总结了我国惩罚性赔偿规定于20多年来的演进规律,创设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分别规定了违约惩罚性赔偿和侵权惩罚性赔偿两种。就违约惩罚性赔偿而言,将"退一赔一"修改成"退一赔三",同时还增加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小额损害的最低限额;而就侵权惩罚性赔偿,则明确了故意要件,并将计算数额确定为受害人所受损失,倍数则确定为"两倍"一下。该规则增加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建省  徐平平 《商》2013,(5):167-168
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基本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赔偿数额的确定,历来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一个难点。损害的赔偿应当包括对知识产权财产权益损失的赔偿及对知识产权人身精神权益损害的赔偿。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数额可以通过如下标准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害、侵权人非法获利、按照许可使用费确定以及法定赔偿额。无论使用上述何种方法,科学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都在赔偿金额的确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公民对其精神权利要求的增强,是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现实基础。精神损害赔偿应考虑主观过错、行为情节、因果关系、社会条件等因素,并界定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范围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除《民法通则》上规定有对公民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遭受侵害可以要求适当精神赔偿外 ,其他权利受到侵害均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 ,当消费者受到损害时 ,不仅肉体上受痛苦 ,而且精神上要忍受更大的折磨 ,这种精神折磨甚至比肉体痛苦更持久、更深入、更需抚慰。精神损害赔偿在法理上已不存在问题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大量的精神赔偿案例出现 ,如福建龙岩第一医院错割6岁幼女子宫经二审判决赔偿精神抚慰费15万元 ,湖南株洲等厂职工因医疗事故导致终生瘫痪而获“终身赔偿”100万元。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一方面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9.
直接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法>)及目前制定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反(修)>)均强调了<反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但就具体保护模式的规定却不明朗.本文从"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出发,讨论此类行为的性质、要件、责任方式等关键问题,从而使<反法>同其他相关法律一同发挥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堃 《现代商业》2007,(7Z):195-195,194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入了有限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戴静娇 《现代商业》2008,19(8):278-280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笔者通过研读大量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资料,提出应在归责原则、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等三方面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戒不法经营者,我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入了有限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却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在消费者范围的界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求、赔偿数额的确定、客体范围的限定和扩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功能的反思与再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人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文简称<消法>)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经营者的违约或者侵权责任.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理论视角揭示通过<消法>如何减少交易主体各方的信息障碍,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均衡价格的实现.文章指出,由于<消法>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时存在不足,故而应以发展社会团体的方式实现信息平等,进而实现交易中的实质平等,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最大化的效用,合理配置消费资源.  相似文献   

14.
张理化 《商业时代》2012,(15):107-108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特有的制度,被广泛适用于包括产品责任在内的侵权案件之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中都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但仍不完善。针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产品事故,笔者认为需要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条件、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以使该制度能起到惩罚并威慑侵权者的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郭军伟  赵海洋 《商》2014,(43):243-243
由于知识产权的自身特性,使得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侵权责任赔偿数额的确定不像其他民事损害赔偿案例那样简单明确。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赔偿数额标准。笔者在查询相关资料后,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东芝笔记本事件,三菱汽车事件,凸显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滞后性及立法缺陷.因此,完善<消法>已是势在必行,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之初,不正当竞争行为被认定为一种特殊的侵权,根据债的相对性而导致诉讼主体的特定性,使得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受侵害的经营者才有主张损害赔偿等权利,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涵盖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侵害时的救济依据.笔者认为应当构建起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之下的消费者诉讼制度,赋予消费者直接启动民事救济程序的权利,以更全面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成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无法回避的内容.修订工作应充分考虑这种制度需求,在立法宗旨完善、消费者概念界定、保护范围扩展、政府责任强化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则,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洪喜 《消费导刊》2014,(7):195-196
在2014年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惩罚性赔偿相关法条也做了一定的修改。虽然是新的法条,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有不足。笔者在介绍惩罚性赔偿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之后,将进一步分析了新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适用范围太狭窄,适用主体不明确,赔偿数额规定不合理。最后,笔者针对缺陷提出了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希望引起学界对于惩罚性赔偿的重视,在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行社条例>、<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旅游消费者权益涵义、特征的分析,提出应从建立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构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监管体系与投诉处理机制,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