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赋予了中小股东一系列的自益权和共益权。但是修改后的公司法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小股东受大股东摆布的命运。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公司法》目前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相关规定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且是公司法案件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确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资格对股东权利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3.
当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心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不断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关注的重点之一。现代公司要逐步构建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机制,落实现行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通过配套制度的设计来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股东利益的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是经济法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如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上市公司占用中小股东资金等现象普遍存在。为此,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有许多制度创新点。  相似文献   

5.
论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股股东能够通过控制公司的意思机关从而控制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政策,为防止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应要求控股股东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西方公司法一般均对控股股东课以诚信义务,我国公司法尚没有明确规定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实践中也常有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发生。为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利益,有必要对控股股东课以诚信义务,如其违反,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新《公司法》第183条明确赋予了公司股东在特定情形下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权,反映了公司法对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使得司法实务中法院受理公司司法解散的案件有法可依。然而,立法又过于简单和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就现行规定的实体完善和程序设计,仍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一项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克服资本多数决原则弊端的公司法制度。本文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规定,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问题作了探讨,并对我国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8.
小股东的保护是公司及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在保护小股东的权利和防止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方面,新出台的《公司法修订草案》有较大突破但仍有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平衡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以防止侵犯股东利益和公司的正常经营,2005年我国在《公司法》的修改过程中引入了该制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试图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93年《公司法》虽规定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条款,但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最终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我国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进行了精心设计,有望使中小股东得以通过行使知情权、召集权、提议权、临时提案权、累积投票权、退股权、请求撤销权、解散公司诉讼权等方式与大股东一道分享股东投资和公司发展的成果.但是,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范世乾 《全国商情》2008,(2):124-126
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是股东保护自身权利的两种手段.从表面上来看,直接诉讼适用于股东个人权利受到的损害,而派生诉讼适用于公司所遭受的损害,但由于公司的利益本身就是由股东的利益所组成的,因此公司所遭受的损害也不是完全能够清楚地与股东个人的损害相分离的.因此,区分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的标准是构建公司法中的诉讼制度至关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12.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最主要的企业组织与资产组合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就公司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法律问题作丁深入分析,对完善《公司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基于一个法律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本文试图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保护现状作一粗浅探讨,进而提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保护的法律对策,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尽一己之力。一、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保护现状之法律分析《公司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制度对于预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控制股东以及第三人侵害公司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派生诉讼的定义、性质入手,对股东派生诉讼的理论基础、当事人的范围、前置程序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的派生诉讼制度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4.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是长期以来统治美国公司法立法与实践的理论。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司不仅仅要为股东服务,还要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基于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也逐步兴起,并对美国公司法产生了影响。判例法上表现为确立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公司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新规则,制定法上则表现为大多数州的公司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利益相关者条款。这表明在美国股东利益至上原则受到了动摇,立法和实践正倾向于公司决策可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中小股东是市场弱势群体,因此他们的权益更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针对新的经济现实,现行《公司法》弥补了旧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不足,设立了新的制度保护,这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新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期更全面的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6.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新《公司法》引进该理论,平衡公司、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机制。本文从约束大股东、保护小股东、保护公司债权人等方面论述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保护股东的利益,但是股东的诉讼权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股东诉讼权正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论文主要从股东直接诉讼的基本理论、我国对股东直接诉讼的立法现状以及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的完善等三个方面对股东直接诉讼进行剖析,以期能提高法律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对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资本多数决原则是公司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资本多数决原则在公司议事中的正当运用,能有力的保障公司经营决策的高效运行。但是,在实践中控股股东经常对该原则进行滥用,从而导致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挫伤了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应该逐步完善相关的立法和制度,实行积累投票制度和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完善回购请求权行使的程序设计,进一步完善股东诉讼制度,从而有力保障公司的经营。  相似文献   

19.
股东诉讼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身份为救济其股东权利而提起的诉讼,该项制度在保护股东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公司法》的修订第一次将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借鉴到我国的公司法中。本文从"国美案"的视角出发,对《公司法》第152条进行深刻反思与规范重构,以期达到对该法条构建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2005年新《公司法》相比1993年《公司法》而言,对股东知情权诉讼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新《公司法》进一步扩大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并且明确了司法作为合法途径,在保护公司股东合法权益,尤其是小股东合法权益具有重大作用。但是要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所有纠纷,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结合公司法的规定,以案例来分析我国新《公司法》中关于股东知情权诉讼对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