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随着人们对遗产完整性不断深入的理解以及遗产活化利用理念的发展,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树立线性文化遗产意识,把握线性文化遗产特征,是推进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世界遗产名录》中收录的线性文化遗产为基础数据,对线性文化遗产的类别与列入标准、资源组合模式和核心区与缓冲区等典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旅游空间演化和旅游活化路径两方面总结其对旅游利用模式的影响,以期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空间结构发展过程遵循“增长极”演化规律,并在遗产文化分层上表现出不同的利用方式和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宋立中  谭申 《旅游学刊》2012,27(10):93-101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内外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复合型文化遗产是一种具备多元价值和内涵的遗产类型,其旅游产品开发应根据复合型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特征而定.文章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遗产为例,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作为复合型文化遗产的船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路径选择,以此丰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世满 《旅游学刊》2012,27(4):9-10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纵观旅游发展史,游客大都是奔着名胜去旅游的,所谓名胜大都是优质遗产资源经过一定开发形成的自然与文化景区景点,古往今来,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的主流.随着现代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强度越来越高,加上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遗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遗产保护问题便提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一名茶僧参与策划径山茶宴全过程的民族志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讨论和反思旅游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发明问题。文章从旅游文化和"真实性"的概念出发,讨论旅游研究领域对"光环"研究的缺失,提出关注文化实践中对光环的利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径山茶宴再发明过程中"谁需要真实性以及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真实性"两个核心问题,以期补充现有真实性讨论的局限性。笔者认为,遗产旅游文化是文化市场化的结果,具备其真实性,而遗产的光环促进着地方文化品牌的推广,径山茶宴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的遗产化过程呼吁我们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存在的批量化、标准化以及文化多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遗产责任:概念、特征与研究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枝 《旅游学刊》2014,29(11):45-51
为回应学术界关于旅游研究范式转型中提出的旅游研究应更关注的公平与权利、道德与责任问题,根据遗产旅游的现实发展需要,研究以国际宪章与法规关于遗产责任的表述为出发点,根据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本质属性特征,借鉴企业社会责任和负责任旅游的概念界定方式,提出"遗产责任"的学术概念,并根据遗产与遗产旅游的内涵对遗产责任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遗产责任研究的"什么是遗产责任""谁的遗产责任""不同的遗产责任行动对遗产价值再现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大核心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6.
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向明 《旅游学刊》2007,22(2):49-53
生态位是生态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基于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学概念--旅游资源生态位,并对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及选择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包括3个层面的涵义:(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动态保护关系到遗产地社区的生计选择、农民的生活改善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人为干扰,遗产地社区如何应对关系到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本文以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为例,运用基于地方居民感知的指标测量法,针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发展影响下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韧性感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发展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存在着较为积极的影响;(2)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韧性各个子系统受旅游发展影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由高到低分别为社会、生态、文化、经济、制度;(3)各旅游因子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作用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旅游设施因子、旅游形象因子、旅游产品因子和旅游规模因子。本文探究了农业文化遗产社区韧性在旅游发展中受到何种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军事遗产是重要的历史资源,尤其在历史教育、知识输出、国情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可被视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本文在国内外军事遗产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军事遗产的分类方法,共计2个大类、7个亚类、28个子类。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价,提出军事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要素价值、存续特征2个一级指标及游憩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独特程度、规模程度、知名度、完整性、适游性、承载力和安全性11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划分为可观赏性等23个三级指标。采用基于专家打分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形成军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方法体系,并构建军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对比关系图,以指导资源群中的单体开发梯次。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目的地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目的地营销的主要旅游资源是文化遗产,中国拥有悠久且连续的文明发展史,对境外市场而言,中国是具有独特东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不过,在营销过程中,我们过分重视了像长城、秦兵马俑等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旅游业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吸引要素,在目的地营销中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旅游产品: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产品的开发转化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如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和乐山大佛等世界级文化遗产资源,现在都已开发成为具有明显区域带动效应的王牌旅游产品。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等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开始推广和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