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何世斌 《董事会》2005,(4):74-77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进入由一哄而上向全面整合建立新秩序转变的新阶段。汽车业美好前景仍然值得期待,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被开发:目前汽车市场缺的不是用户,而是能够刺激用户购车且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和新时期重组政策取向(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汽车产业不仅收入需求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而且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所以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经济起飞过程中的支柱产业。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汽车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增长速度平缓,品种、性能、价格都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加入WTO之后,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要使我国汽车产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强的竞争力,就应该促使我国汽车产业在品种、性能、价格等方面实现更好的市场绩效,就应该促使我国汽车产业改善市场结构和市场…  相似文献   

3.
市场类     
《轴承工业》2005,(7):39-40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汽车售后市场商机巨大 汽车售后市场是为汽车服务的相关产业,目前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汽车售后市场的科技含量不如汽车产业本身高,因此,中国科技企业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挺进国际汽车售后市场具有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4.
与中国结盟     
作为一个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发展重心目前正在向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美国国会下属独立机构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的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的汽车消费在快速上升,这表明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软件行业上,印度已经超过了中国,有人无不担忧地认为,印度的汽车工业是否要叫板中国?而实际上,汽车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印度只是亚洲继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又一个汽车市场增长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业因此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开放和成熟,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管  相似文献   

6.
付秀胜  思远 《董事会》2005,(9):104-109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随着跨国汽车巨头“6+3”纷纷全部登陆中国,竞争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使中国汽车业能直面国际竞争?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集群对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中国汽车业的现状,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同时对中国汽车业能否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最后得出中国汽车业应该走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之路,并提出了加快汽车行业重组、放松要素市场管制等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中,根据有关专家测算,200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大约是3500万辆,而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1.4亿辆。如此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样带来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有助于汽车配件市场健康发展的流通模式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售后市场也在日益膨胀。汽配城作为汽车售后市场中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壮大。汽配城为经销商提供了适宜的经营场所.也为汽车客户和维修厂提供了理想的配件采购环境.方便了汽配生产厂商在售后市场中的运作.为中国的汽配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0.
还差20年     
张静 《汽车观察》2011,(1):18-20
十年前,人们预测中国加入WTO后可能会使国内汽车产业荡然无存。如今,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很多人认为如果当初早点放开,中国汽车产业将会更快地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产业保护或许并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摩配》2006,(7):36-36
汽车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整车制造业不管是跨国巨头还是本土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完善采购制度,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如何理顺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的功能、作用和利益关系,这将成为建立采购供应机制的核心问题。同样,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后市场”也是蓬勃发展,汽车配件的全球化采购模式随着中国进入WTO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整车的鼓励,也正在方兴未艾的发展,以NAPA、Autobacs等为代表的国际化汽车配件连锁销售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在中国展开全面网络布局的同时也在国内…  相似文献   

12.
当国人、尤其是汽车业人士庆祝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五十周年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这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了。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就真的步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了呢?近期,有业内专家预测说,在今后二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将有很大可能保持较高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10年内,智能汽车技术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依托3G网络实现路况导航、股票交易和社区交流等互联网的应用,中国汽车业将迎来网络互联信息化的新时代。海内外专家指出,汽车智能化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革命性趋势,也是各大汽车企业未来夺取全球市场的最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汽车产业内超过90%的创新均和汽车智能系统相关,预计新车的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成本将占总成本的六成以上,目前仅占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蜚声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南京市大明路汽车一条街,在当代汽车服务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再创佳绩?国产汽车如何通过发展服务产业提高竞争力?5月28日下午,中国汽车咨询总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等中国汽车产业界专家及汽车生产厂家、销售代表,在秦淮区政府主办、南京大明路国际汽车城承办、大明路汽车街管理办公室协办的“当代汽车服务产业发展论坛”上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众多汽车经销商在资本市场上登台亮相,中国的汽车流通市场将会有新的产业格局出现。  相似文献   

16.
精彩言论     
王侠 《汽车观察》2013,(8):69-72
王侠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2013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高峰论坛执行主席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发展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她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世界性大变革的时代,处在中国汽车市场新一轮增长带给全球汽车产业新机遇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同时又是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变革创新的思维,密切加强全球汽车产业的合作,重塑产业的未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五年多以来,中国汽车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700万辆大关;自主品牌风头日盛,在汽车市场表现不俗;中国车企频频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搏击风浪;产业结构调整顺利,中国开始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18.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自主发展的零部件工业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将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大国,能否成为汽车产业强国的关键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二是零部件工业的基础;三是相关企业的支撑;四是销售服务系统。其中,汽车零部件工业将在新一轮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整车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市场不景气,因此企业面临上游压价,下游涨价,而中间人力成本过高的压力,这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业作为长期受关税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入世”后,所受到的冲击也自然是工业部门中最大的。但是,当我们对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原因及其对将来的发展作进一步冷静的思考后,可以发现“入世”的选择却似乎更加合情合理。一、入世后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1.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为将来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优势。汽车工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企业仅仅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能获得利润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规模小是中国汽车工业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对汽车产业的涉足,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这使得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呈现了耦合的态势。尽管在制造、售后等环节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在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环节,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产业耦合理论,我们将两个产业的耦合程度,按照由弱到强的关系,分为无耦合、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四个阶段,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数据,对二者的耦合程度、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研究,以便达到为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找到可行路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