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03年我国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河南新乡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的城市,本文以新乡为例,对“新农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文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这笔农民的“救命钱”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盯上,他们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遣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在山东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我国目前由政府主导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保障水平低,所提供的医疗救助资金有限,农民看病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作为公益组织的红十字会加入“新农合”制度建设之后,建立了社会资源流入医疗救助基金的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农合”医疗救助资金的不足,在帮助特困农民加入“新农合”的同时,提高了对大病农民的救助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新农合”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这笔农民的"救命钱"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盯上,他们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造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这笔农民的“救命钱“已经被一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盯上,他们通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门诊改为住院治疗、伪造病人住院资料等手段侵吞“新农合“基金。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满意度评价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衣合)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参合农民整体对梅州市现阶段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满意,但这种满意更多是“量”上的满意而非“质”的满意。参合居民对新农合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高、医疗水平不高,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农民的看病和检查需求;医保机构报销比例低、可报销项目窄、报销程序繁杂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医保机构(政府)视角、定点医疗机构视角及个人视角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CHNS 1989—2011年9次抽样调查数据,以医疗负担指标、日常活动能力指标、过去四周是否生病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是否参加新农合、性别、年龄等为解释变量分别进行OLS及Logit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新农合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参合后农民日常活动能力增强,过去四周生病概率减小,即新农合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新农合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和中老年人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自2005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新农合制度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区),惠及490多万农民。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1月至目前,全市共60.26万人次获新农合补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8,(2):9-9
据日前在南宁召开的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透露,2008年广西将在所有的109个县(市、区)全面推广新农合制度,覆盖全部农村居民,广西区党委、政府再次把新农合工作列为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10,(4):14-14
2010年,吉林省将通过提高农业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百分率(以下简称“参合率”)、政府补偿和个人缴费标准等七项措施,全面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着力解决农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本文意在发现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农合问题的解决途径,保障新农合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差异与整合:新农合改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泰尔(Theil)指数,通过定量分析方法,从收入和医疗支出两个方面分析城市和农村以及农村内部的差异状况。同时也对新农合的筹资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剖析,得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差异性趋势是医疗支出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而医疗服务的差异已经到了农民可承受的边缘,需要政府及时改革。改革的路径是进行资源整合、制度整合,增加政府支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化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10月1日开始在浙江、湖北、云南和吉林4个省份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推广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涉及310个县(市)覆盖农业人口达9500万人,实际参加人数6900万人。筹集医疗基金30.21亿元。一个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然而从各地试点暴露的情况来看,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设计上存在缺陷,一旦管理者疏于管理或违规操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南省D县的调查,在对D县新农合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D县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研究发现,D县新农合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制度保障性不断增强,农民就医选择权不断扩大,运行管理日趋严格;但仍存在农民受益水平低、实际保障基准有限、实际享受的优质医疗资源少以及农民受惠水平不均等关键问题;缺乏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弱、医生道德风险制约新农合发展以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以致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最大限度发挥新农合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作用,应从理顺贫困群体医保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严格医生考核制度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四方面优化现有新农合,以促进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纽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我国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面临着政府主导责任不明确、财政支持不足、资金管理不到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予以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初,陆川县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试点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每人每年只需交10元钱,设立农民个人账户,农民即可自由选择城乡医疗单  相似文献   

18.
一个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在我国建立。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自愿参与的原则,遭受逆向选择问题的困扰。从患病概率和成本看,农民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客观需求。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支付能力,而是参与意愿。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包”的设计以及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上的规定过于严酷,影响了保障水平,从而打击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贫困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中低收入的农户相对来说从“新农合”中获益较少,从而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农村依然有很多贫困地区,农民在医疗方面条件艰苦,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在农村实施了新农合(以下简称"新农合")保障制度,为农民就医就诊方面提供了方便,同时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新农合保障制度期间,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差别比较大,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保障制度在实施期间问题层出不穷,为此,国家就新农合实施期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对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实施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