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民营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着企业定位、企业重组、企业品牌建设、企业激励等问题。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被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看做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辐射五大功能,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员工凝聚力、完善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和人员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相对落后,没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有的企业则照搬国外企业文化,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就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对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3.
论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民营企业的相关特点出发,通过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性投入和支持,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个性,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就业人员的构成和流动的控制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民营企业的文化,多半是企业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动态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来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普遍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虽然对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制度的弊端早已达成共识,但是,在涉及制度变迁的目标时,我们尚不能笼统地抛弃它,应把民营企业视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对其管理制度变迁的目标进行细分。当前重点应对以下两类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一是对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要着手对家族制管理进行合理改造,二是对大中型民营企业要建立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要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彻底转变,尚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以企业本位的管理文化取代家族本位的管理文化,二是在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中大力倡导和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探讨民营企业家特征对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家的动力性特征和交易性特征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民营企业家的动力性特征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竞争力有显著影响,而民营企业家的交易性特征对民营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世纪,如何面对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如何塑造并创新企业文化,是我们每一位企业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管理战略问题。国外有专家预言,在未来的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再创,则期待21世纪的企业家采取更为有效的办法,把企业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核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而迅 《经济师》2001,(2):28-29
我国当代民营企业管理受传统儒学文化、港台企业管理方式、西方管理理论以及我国建国后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管理方式既与当前企业发展相适应,也存在制约企业发展的弊端。要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和发展实力,必须重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实现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塑造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感。一、当前民营企业文化透析1、家族化经营,管理风险大。我国港台地区一些企业依靠家族化经营管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但通过亚洲金融风险的洗礼,已经在开始反省东方式的家族化经营方式和经营哲学的缺陷。内地…  相似文献   

8.
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力地塑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文化的基本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建设与发展民营企业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企业,从创业开始,就自发地产生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想让自己的企业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考虑建设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成熟的企业及其企业家,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把塑造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工程来推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0.
在明晰企业文化的含义、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通过阐述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找到企业文化植入技术创新的基本途径:即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注重塑造企业家精神、加强R&D管理,并探讨了企业文化通过这三种途径植入技术创新后,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各层面所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吉利集团和横店集团为案例,分析企业家制度能力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家制度能力是民营企业家实施制度创新并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能力依托。企业家外部制度能力通过突破规制性制度壁垒为民营企业获取规制合法性,企业家内部制度能力通过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职能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两者共同促进民营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缓慢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不足。本文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人力资本;研究了经济体制、技术、市场竞争、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其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未来中小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民营企业家对于民营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表现为企业对企业家较强的个人依附.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企业和民营两个组织结构均在不同层面上不断进化.民营企业的股权不断分化,内部监督加强,管理程序和规则不断制度化.由此,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迁,民营企业逐步突破对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依附.这些变化引导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由个人依附型融资模式转化为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家特质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族企业居多的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民营企业家两权合一,其对企业的绩效和寿命有着很强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家管理周期应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即企业家应与企业成长匹配。该文从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资源三个维度,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民营企业家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其对企业家的不同要求,试图初步构建一个企业家与企业生命周期匹配模型。  相似文献   

15.
谢炳坤 《经济师》2006,(8):283-283
文章主要阐述民营企业创建企业文化的若干重点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创建有企业个性的特色文化;注重企业的价值和企业精神的提炼。  相似文献   

16.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社会各界和民营企业家要更加致力于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民营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营管理文化,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它体现在企业文化核心层的理想信念上。这种信念,可以使员工把现实的努力和长…  相似文献   

17.
胡文芳 《经济师》2006,(6):276-276
构筑信用工程、营造企业文化、创新经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家、企业主整体素质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环节,文章对这几个重要环节在温州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文化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并不如人意,很长时间内不受重视,存在着许多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缺失。本文探讨了民营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彧 《生产力研究》2012,(5):211-212,237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管理逐渐规范,企业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民营企业最薄弱的管理环节。无论是在绩效管理的方案设计,还是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以某民营家具企业为例,介绍了研究此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了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针对绩效管理提出对此家具企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旨在为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营企业保证持久生命力和前进动力的关键。如何完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思路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