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衡量指标、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和起薪的影响、二者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在评述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时都是重要的砝码,但是在就业时单凭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都需付出较大的努力,价值也难以达到最优化。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而言,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因此,录用心理资本较高的大学生,已成为当前企业录用大学生新的重要标准。所以大学生要想成功叩开职场大门,不仅要学会运用"两条腿"走路,还要插上翅膀,积累强大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3.
鲍静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449+459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励。在竞争中,女大学生处于相对的弱势的地位,因此她们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在提高的过程中要敢于在培养方法以及培养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影响就业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以及社会社会资本,在这其中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加强女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培养,对于女大学生走向职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女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不仅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还需要从学校整个大环境出发,实现"自身和学校"的双拳出击,从而获得成功,赢在职场。  相似文献   

4.
鲍静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151-152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女大学生处于相对的弱势的地位,因此她们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在提高的过程中要敢于在培养方法以及培养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影响就业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在这其中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加强女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培养,对于女大学生走向职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女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不仅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还需要从学校整个大环境出发,实现"自身和学校"的双拳出击,从而获得成功,赢在职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用SEM的测量模型对大学生就业偏好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环境因素、自身人力资本因素、学校引导因素、拥有的社会资本因素是反映大学生就业偏好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而社会风气、实习实践情况、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家庭收入是各维度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观测变量。针对分析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中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社会资本存量、尤其是自致性社会资本存量并不低于男大学生,她们对于社会资本的利用程度也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社会资本对男女两性就业的影响体现出明显差异。相较于女性,社会资本对男性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刻板化的性别意识会阻碍社会资本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从而难以缩小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程定平 《时代经贸》2014,(2):264-264,267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目益显著,实证研究证明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难题。了解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认识社会资本的内涵,从社会资本自身的构成着手培育有益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和2015年两次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稀有事件偏差”检验,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就业机会、职务晋升和就业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失地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方面,2008年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015年人力资本和政治面貌的影响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和户籍的影响显著;在职务晋升方面,两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求职途径、户籍的影响不显著;在就业行业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2015年失地农民的就业行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有44%的失地农民开始到公共部门就业,2008年人力资本、政治面貌和求职途径变量对其进入传统行业就业无显著影响 ,2015年开始凸显,特别是对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户籍对进入传统行业有着正向影响,对进入公共部门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历来重视关系和人情的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微观社会结构的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求职观念、求职行为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特征差异,同时以大学生家庭背景及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出发点,基于大连市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和就业现状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改进后的布劳-邓肯职业地位获得模型界定社会资本概念后,实证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缓解"拼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典型调查表明:学历层次相同,北京生源毕业生的京城比、北京比和东部比较高,变化幅度较小,非京生源毕业生则较低,变化幅度较大,社会资本的作用与学历高低成反比;非京生源毕业生,高学历者的京城比和北京比高于低学历者、且有强化的态势,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生源地的影响;不同学科专业的三大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就业地区分布的稳定性方面.生源地、学历、专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及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并降低社会资本的影响,促进高层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魏宇菲 《新经济》2014,(17):11-12
本文通过对在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从事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其人力资本水平、社会资本以及情感互动对家政从业人员就业机制的影响,对进一步从一般意义上研究家政从业人员的就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以2008~2010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为个案,系统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动态变化表现为趋同性、稳定性、现实性;就业行为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就业努力的分层性、就业行为变化的结构性;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果的分化性、就业结果与就业意愿存在反差性;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影响的多因性及变动的规律性。应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预期,解决过低的收入预期、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不健全的工资动态形成机制等问题,满足大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追求,真正发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筛选机制作用,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抽样数据,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我们用学习成绩和取得的等级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结果发现:人力资本越高,选择校内招聘会和老师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人力资本越低,选择家人或亲朋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反映人力资本特征的不同变量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社会招聘会、网络和社会实践这四种求职渠道的选择的影响不尽相同.我们用亲戚数量、朋友数量和熟人数量三个指标来反映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状况,研究发现:亲戚越多,越可能选择家人或亲朋这一求职渠道;朋友越多,选择社会招聘会的概率越大;熟人数量对选择社会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社会实践这三种求职方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微观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通过多种途径的投资形成,具有多因性、动态性、多维性、激励性的特点。资金资本和社会资本部分地取决于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本文重点分析人力资本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15.
知识员工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在资本禀赋视角下,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互动作用机制,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起显著增益效应。其中,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更能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资本相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增益效应;三类资本动态协同模型的建立与可持续开发所产生的聚合效应,是提高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智力资本提升创新水平,基于人-组织契合理论,构建智力资本跨维度契合影响创新战略理论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法,对中国246家高技术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辅助性契合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社会资本正向调节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辅助性契合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充性契合正向影响双元型创新。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就业作为多种就业形式之一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当下劳动力市场中非正规就业的安全性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影响非正规就业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表现为非正规就业者贫乏的社会资本以及本身偏低的人力资本存量、强资本弱劳工的社会格局;歧视性的政策惯性;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缺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晶舒  张伟  米鸽 《经济师》2012,(8):81-82
通过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152名大四学生的分析,以定量研究方法计算人力资本诸要素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之间的相关性,了解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具体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工作经历、担任学生干部经历、家庭出身和所学专业是影响职业地位获得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王琦 《时代经贸》2012,(12):162-16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本文运用经济学、人力资本、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本文运用经济学.人力资本、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