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对信托公司涉足公益慈善领域发挥了促进和规范作用。信托公司受托开展慈善信托业务,具有资产管理的专业优势、尽职管理的受托优势、日常运行的成本优势和产品设计优势。但目前慈善信托试点面临着公益性未完全体现、税收政策安排欠完善等问题,亟需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逐步完善细节,同时设计"信托公司+基金会""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模式,促进慈善信托试点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纵横两方面的比较,本文认为,从微观的企业年金管理的层面上讲,法人受托模式下的2+2和3+1捆绑模式是目前企业年金管理的两种较好方式;从宏观的企业年金改革的层面上讲,企业年金管理改革的战略方向有四:从非信托模式走向信托模式;从理事会受托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模式;从法人受托分拆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捆绑模式;从传统金融机构捆绑模式走向养老金管理公司捆绑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信托原理为基础的信托制度由于权利分离机制而衍生出十分灵活的委托、受托与受益机制安排,在现代财产管理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改革中,信托被作为金融业之一而圈定在信托公司的营业范围内,导致当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在从事财产管理中缺乏信托这项重要制度的支撑,形成在法律明文禁止从事信托业务规定下却存在大量实质性信托行为的局面。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对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托分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修正,让我国的信托业和代客理财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信托业发展的背景概况 信托业的基本含义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世界信托业发端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并于1893年颁布了“受托者条例”,1925年颁布了“法人受托者条例”。在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的信托业先传人美国,以后又陆续在欧、美、澳、亚洲的一些国家兴起。 70年代以来,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信托  相似文献   

5.
禄琼 《金融博览》2021,(20):59-61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巨大的商业发展前景,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民生内涵. 近年来,信托公司致力于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信托,有力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进程,对缓解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养老信托展业过程中,信托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以受托服务为本源的制度优势,创新探索以养老为信托目的的资金信托、服务信托以及慈善信托业务,以信托力量服务社会养老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扎实稳步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为标志,信托业得以恢复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相伴而生,从零起步,整顿探索,至今已形成极具特色的业务发展体系。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规模约为21.99万亿元,信托业已成为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公益信托概述 (一)概念 公益信托是指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为使社会公众或者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受益而设立的信托。它是委托人将信托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使用,并按照信托文件的要求将信托财产及其受益用于实现信托文件所规定的社会公益目的。我国《信托法》对公益信托的定义是为救济贫困,救助灾民.扶助残疾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信托。  相似文献   

8.
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对信托业影响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上海金融》2002,(3):49-50
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后,证券公司继信托投资公司之后,被允许可以合理开展证券投资代客理财业务,将使信托投资公司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充分利用信托机制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新的信托品种和信托业务,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体现信托业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2014,(6):71-72
正截至2012年年底,全行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已达7.47万亿元人民币,信托行业的繁荣发展同时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考验,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在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中,信托行业如何走向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快推进中国信托行业标准化发展建设进程已被提上议程。一、信托业标准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在18世纪的英国,设立公司需要得到议会的授权或者获得国王颁发的特许状,这对大多数试图设立公司的人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情。迫于无奈,为募集公众资本而自愿成立的未获授权的组织大量涌现,而这些早期的组织具有非公司性、自愿性、受托性的特点,根据当时的习惯称作信托。在现代社会,信托被广泛应用到资产管理与运作中,被称作"商  相似文献   

11.
周雄 《浙江金融》2002,(9):14-15
信托业一头连着货币市场,一头连着资本市场,一头连着产业市场,既能融资又能投资,被誉为具有无穷的经济活化作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金融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信托业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中国信托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目前的形势下,借鉴海外信托业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业务创新和制度改革,明确信托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科学的信托制度和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托模式,把信托投资公司办成真正受托理财的金融机构,使我国的信托业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中.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定了我国企业年金实行DC模式,制度设计者期冀借用信托制度来保护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和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的权益。但是,从国外移植的制度设计与我国的信托法律环境并不配套,导致我国企业年金徒有信托之名没有信托之实,在企业年金基金运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作为企业年金信托受益人的广大职工面临着潜在的制度和法律风险。本文结合5年来我国企业年金的市场实践,从法律的视角解释了我国企业年金适用信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本土化问题,论证了目前企业年金信托受托架构设计缺陷对职工权益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年金以信托型为基本模式,受托人是企业年金管理和运营的权力中心。按照受托机构的性质,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分为法人受托模式和理事会受托模式。法人受托模式是指由取得相应资格的金融机构担任受托人的管理模式;理事会受托模式是指由企业内部成立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担任受托人的管理模式。企  相似文献   

14.
附担保公司债券中的担保物权系由债券受托管理人统一持有,这是一种特殊的担保物权形式,由此引发了债权人与担保物权人的分离,以及司法裁判中认定担保物权享有主体的分歧.参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附担保公司债的理论与实践,我国附担保公司债券中的担保物权应采"担保权信托"的理论构造,而非信托让与担保.在信托法理下,债券受托管理人系担保物权的享有主体,债券持有人对担保物权享有受益权;当债券持有人可以单独主张权利时,也可认定债券持有人享有担保物权.债券持有人应按照债券持有比例享有担保物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托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信托的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多,信托的强大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我国尚没有出台与信托相关的会计准则,对信托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导致人们对信托的功能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关注较多的是作为受托方信托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而作为委托方所涉及的会计处理的讨论较少,但委托方的会计处理将直接影响信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孙舒 《河北金融》2010,(9):14-15
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信托业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找准并抓住机遇,把信托业务作为公司转型中新的增长点为题,从当前金融危机中信托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影响信托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谋划加快信托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思考。力求通过在新的形势下,找准信托业务发展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地位,针对并有效解决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六点加快信托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尽快完善现行法律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强化信托业务自身诚信建设、创新开展特色理财服务、加快培育信托专业人才、提高社会和市场对信托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姚亚菊 《时代金融》2013,(6):243-244
家族信托因为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巨大的现实作用而成为我国信托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从国内外家族信托业的发展状况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为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模式下,积极开展信托类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商业银行的信托部门直接和委托人或顾客发生财产信托关系,银行本身是受托人。基本的信托业务就是受托人对他人的资产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信托行业在经历了五次大的清理整顿之后,确定了信托业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回归信托本源业务的目标,在保留少量规模较大、管理严格、真正从事受托理财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的原则指导下,全国范围内的信托公司已由原来的239家缩减至59家,广西却未能保留下一家信托公司.  相似文献   

20.
曾忠生 《南方金融》2003,(10):52-55
英国是现代信托的发源地,信托制度和信托业务对整个社会经济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备受挫折而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信托业借鉴。本文首先概述英国情托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归纳分析其成功经验,最后论述其对我困信托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