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一直向城市倾斜,农村成为养老保障的短板。从供给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传统养老制度、公社供养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养老制度以及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五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村在养老保障上普遍存在危机感,渐进社会化养老、城乡投入不平衡以及精准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都带来诸多挑战,农村养老保障一方面需求多元分化,另一方面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完善要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调整相适应,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与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模式的持续优化相协调,与农村养老服务治理体系的逐步健全相衔接。  相似文献   

2.
社会养老体系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随着彩票公益金对建设社会养老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养老规划的重要资金保障。而民政部将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地方各级彩票公益金增加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弱势群体老年人的利益.正确处理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缪平 《中国保险》2007,(4):23-26
充分发挥商业寿险公司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无法满足农民面临的养老、医疗、意外事故等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同时,我国政府财力有限,在养老、医疗、失业三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缺口每年有数百亿元之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危机日益紧迫,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反向抵押贷款模式养老,也就是俗称的"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新思路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的养老体系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它的应用前景又是如何。虽然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业务在我国尚未开展,但如果将该模式有效运作起来,它的正外部性将为我国养老保障做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养老保障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保险业必须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保险业为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较早,发展别具特色。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的方法方式、运行体制、保障因素、角色设置方面与美国存在很大的差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借鉴美国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需要研究和发展我国固有的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越发严重,对家庭养老保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介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家庭的养老保障作用,提高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水平,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路伟 《投资与合作》2014,(7):361-361
养老保险的初衷,就是实现老有所养。长期以来,我国忽视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将持续快于城镇,家庭养老所具备的条件在逐渐的弱化,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也是最大的保障对象群体。研究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是保障农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也是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探索持续多年,然而推进速度极为缓慢。本文试从我国养老保障模式多元化的历史基础及现实状况作为分析视角,针对多元化养老保障机制不同权益的利益群体各自的主张,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之忧     
《中国保险》2006,(2):F0003-F0003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据全国总工会有关统计.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超过2亿人,他们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等令人堪忧。农民工的保障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也拷问着国家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1.
胡文秀 《新金融》2023,(4):60-66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实施,在政策指引和内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养老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养老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视角开展,对于个人养老金融需求分析的研究较为匮乏。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高质量的供给也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从供需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需求端视角出发,在估计个人养老现金流需求、支出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现状,进而探讨了当前的供需鸿沟,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问题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希望自己能够安享晚年,中年人希望日后自己的养老生活可以获得保障,年轻人希望家里的中老年人都能安心养老,养老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随着我国老年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存在巨大缺口。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在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强化和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保障,由国家法律强制加入,保障层次较低,覆盖合格的居民或公民,通过养老保障税或缴费的形式筹集资金,如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英国的公共养老金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补充性养老保障,由雇主自愿发起,雇员自愿参加的待遇水平较高的养老保障计划,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如美国的401(k)计划、403(b)计划,英国的职业年金,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是个人退休储蓄账户,以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形式存在,如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等。这些改革显著地改变了退休收入保障的职责,由仅仅政府负担,变成企业、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生活质量不断得到了改善,而且他们养老保障的完善也迎来了一些良好的机遇,显然,这些良好的机遇为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因此,本文从高龄农民工群体的概念出发,探讨促进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完善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所遇到的一些良好机遇,以希望能给有关部门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地保障功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城镇人口养老保障全覆盖固然重要,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更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的75%。在建国初期,广大农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块土地(使用权),以实现温  相似文献   

16.
一、责任界限不清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福利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府和单位无所不包。个人几乎没有责任。近20年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引入了政府、用人单位、职工三方分担社会养老保障责任的机制。这种改革取向与国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总体上讲也是正确的。但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障责任的划分始终未给予足够重视.社会养老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迄今仍是一笔糊涂账.国家、用人单位与个人的责任缺乏明确界定,政府与社会或民间责任边界不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不定。这种责任界限的模糊,严重地影响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法制建设。同时也直接损害着新制度的有效性。不利于调动社会养老保障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0,(2):49-4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养老保障改革的深入,企业年金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关注和接受。中国工商银行凭借在年金领域的突出优势和丰富经验,始终致力于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继2008年推出“如意养老1号”企业年金计划产品后,近日又隆重推出“如意养老2号”企业年金计划产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翠玉 《时代金融》2014,(8):237+246
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群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急剧膨胀。与老龄化社会需求趋势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健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通过释放自有住房资产中的现金流为老年人实现自我养老另辟蹊径。本文分别从必要条件及可行条件对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经济社会条件进行分析。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社会养老保障不充分、老年人自身储备不足与养老需求不匹配,开发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对于实现家庭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弥补养老资金不足十分必要;另一方面自有住房资产拥有率较高和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保险公司养老产品创新意愿及资金与人才的优势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可行的条件。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为老年群体提供养老经济来源,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减轻政府财务负担,也能促进保险、金融、房地产等多行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江海 《福建金融》2007,(1):40-4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加速和现代经济对农村传统经济的冲击,以及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原有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已越来越无法承担农村养老的重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不足已经构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体系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柯甫榕  林娜  陈恺 《保险研究》2011,(12):I0033-I0037
养老保障体系是国民退休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岸对养老保障体系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同。因此,借鉴台湾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大陆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减轻财政基本养老负担,对提高大陆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