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青旅、中国国旅、北京旅游三家北京市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案例,立足于风险信息披露的合规性与披露质量,文章探讨了高管变更、股权再融资背景下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政策的变动。结果发现,董事会秘书变更引起的披露政策变化,以及股权再融资事件中涉及的信息流动、代理冲突降低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针对案例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依据风险信息的层次属性和不确定程度细分风险,强化风险信息披露的规程化,提升风险信息披露的组织责任,加强风险信息披露后的反馈工作对于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上市公司广泛开通自媒体的背景下,文章以科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股权质押为契机,采用案例研究与事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上市公司面临质押风险时的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其一,不同于以往,上市公司在“没有可披露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微博披露以往的好消息达到降低股权质押风险的目的;其二,公司会根据风险程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信息披露行为,具体包括“激进型”和“稳定型”。这些行为主要由公司投资者基础性质和风险程度决定,与其他手段共同构成应对风险的方式。文章系统性地研究了上市公司在面对质押风险时的信息披露行为,并对其决定因素及经济后果进行探究,推进了信息披露相关研究,对相关部门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所有权结构与年报披露的及时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001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年报披露的及时性角度系统地检验了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的影响.通过控制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财务风险、审计意见、公司类型以及交易所变量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所有权集中程度越高,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就越及时.再从股权制衡程度方面进行替代性检验也印证了这一发现.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桢 《会计之友》2013,(27):51-54
长期股权投资是风险较高的一项资产,对于拥有高额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质量分析至关重要。与其他资产相比,长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相对较低,加大了质量分析的难度。文章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从投资类型构成、获利能力及资产减值三方面探讨了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子公司、联营与合营公司及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质量分析的侧重点、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并结合案例证明了这一系列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可以作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简便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进行了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出现显著下滑,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管理者通过股权再融资均获得了明显的即时收益,而公司流通股的长期投资者却遭受了损失。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进行了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出现显著下滑,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管理者通过股权再融资均获得了明显的即时收益,而公司流通股的长期投资者却遭受了损失.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有效程度、投资者保护等重要问题.合理引导上市公司披露行为、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加有效的市场信息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信息披露渠道提升公司价值的建议,不但有利于公司发展,也对资本市场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选取375家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08五年间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与公司价值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信息披露确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其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资料从公司规模、公司财务业绩、股权性质和公司所属地区等影响因素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08年-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多种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持股比例则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状况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最后提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鼓励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降低高管的持股比例及提高独立董事对公司的治理和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程圆 《湖北审计》2011,(8):37-38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等公司的特征,内部控制质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等公司的质量,公司重组并购、再融资等公司的行为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15年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财务风险、流通股比例、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两职合一状态、股权集中度呈负相关关系;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对上市金融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不显著。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金融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且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强烈的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同步增长,即股权再融资失效。本文从公司治理、中介机构、证券市场本身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9—2017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发现,相比于大股东没有在年末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的公司其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更低,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缓解这一负相关关系,并且大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是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5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模式变更为分界点,考察信息披露由辖区监管模式转为分行业监管模式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监管模式显著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变更对市场化程度低、负债水平低、行业竞争度低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提升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降低和盈余管理抑制是分行业监管模式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可能路径.本文的结论为研究信息披露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保护问题与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愈来愈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以2010年上市公司中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并在其中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评分法量化其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和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的行业性质、公司规模呈正相关,与公司的负债水平呈负相关,但与公司的股权性质以及盈利水平并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披露信息比较全面的5家房地产企业作为案例样本,分析险资2015年举牌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收益风险影响。使用T检验方法分析,发现举牌及随后监管政策的改变对于被举牌公司股价具有显著性影响,险资总体举牌预期收益高和但政策性风险加大。针对此问题,文章对举牌险资、监管层和被举牌企业提出建议,期望对险资进行股权投资以及国家对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20.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中小企业上市后股权融资的后续过程,研究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性质与特点,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和长期负效应两个方面着手,回顾并归纳了西方经典理论对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以及股权再融资负面效应即长期业绩恶化、长期非正常股票收益显著为负现象的解释。并结合中小上市公司的特点,提出了中小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和长期负效应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