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荷兰病"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概念,指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部门异常繁荣,而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以丽江市、张家界市、三亚市、黄山市和阿坝州为代表的以旅游业为单一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旅游业的旅游地。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内涵特征、形成条件和识别流程,运用Eviews7.0软件对上述五个城市进行"荷兰病"识别的计量经济分析,发现都属于典型的"荷兰病"型旅游地。  相似文献   

2.
根据武汉市《关于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升级的意见》,到2016年,武汉市将建成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到2020年,力争成为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成为中部旅游集散地、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核心,这就必须实现武汉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并举。  相似文献   

3.
以长三角城市群41市为样本,利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专业化、多样化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专业化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且专业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产业多样化不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且多样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U"型非线性关系。因此,城市产业发展战略需要立足自身特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布局需要在长三角产业共生网络寻找立足点,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内部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笔者以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家首个“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下的实践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来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旅游业已然渐渐成为推动各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行业。"旅游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城市旅游规划工作因此渐渐受到重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与该城市的规划息息相关,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已经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归纳到城市规划的内容里,对一些标志性建筑物和基本旅游设施进行了保护,对城市的旅游环境也加强了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影响旅游收入关键因子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影响旅游收入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删选,利用4层BP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对影响旅游收入的关键因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的影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青岛市等旅游收入高的城市主要受到"国内旅游人数"的因子影响;泰安市等旅游收入在中上等的城市主要受到"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影响;莱芜市等旅游收入低的城市主要受到代表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数量"因子影响。交通因素与景区、度假区因素有密切联系,显示出交通的便捷性对提升景区、度假区的经营收入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据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547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1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出入境旅游达4015万人次,居亚洲第一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根据目前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城市旅游是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已成为推动旅游业繁荣的重要引擎。清明节后,由中国国家旅游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旅游: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旅游城市市长就当前全球旅游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签署发表了世界旅游城市《郑州宣言》。本刊摘录部分市长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信息化高度集中并且高度依赖的行业。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阶段跨越,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和江苏省大力支持旅游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文章对全国首家"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淮安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期待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丰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旅游服务体验,打造一条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律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东、西部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成都市、昆明市这六大典型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进行测算,并对东、西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六大典型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且呈现出东部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的规律;西部城市的旅游产业和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增长态势比东部城市好;旅游产业滞后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将"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打造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提升旅游景区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天水市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应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借助融媒体,建立多渠道传播形式;借助智能化传播工具,增强交互性;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丰富传播内容;建立专业化传播平台,增强社会影响力,进而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提升,并为其他地区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丰饶,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如: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旅游生态环境制约、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延缓城镇化进程、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徽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缺失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发展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引导扶持;三产融合,多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等措施,以引导黄山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分布的地域邻近性特征,使南通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备了先天条件。全面接轨上海,对南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南通也面临该地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因此南通应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著名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主推“江海、福地、张謇”三大主题,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合作,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连、杭州、成都作为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城市,其区位差异、旅游资源禀赋差异等决定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不同选择路径。文章以2001-2007年为时间序列,选取旅游企业业绩、旅游支撑系统、旅游业未来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25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历年3个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作对比研究。根据不同城市旅游发展情况提出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相对稀缺但旅游支撑系统完善的大连应该选择将旅游产品开发重点落在大型节庆活动、商务会议及会展方面的比较优势战略;旅游企业业绩突出的杭州应该选择强化合作机制,优化旅游服务质量的市场化战略;旅游资源导向型的成都应选择加强城市旅游支撑系统投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政府主导战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和重大契机。创建低碳旅游城市是城市宜居生态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新城市低碳旅游公共服务导则,营造城市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发展城市低碳旅游设施、培育城市畅爽旅游体验环境、倡导城市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低碳旅游城市发展近期要关注的5个基本层面。为此,要规范发展、互动发展、示范发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游客服务设施是强化旅游公路游憩功能的重要方面,是促进沿线社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提升游客的愉悦体验以及旅行游览的质量,深人游客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对旅游公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旅游公路的概念、特征进行概述,并对其游客服务设施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以美国熊牙公路(BeartoothHighway)沿线游客服务设施建设为例,从其现状与发展历程、公路沿线游客服务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借鉴美国熊牙公路先进的建设经验,以推动我国道路,特别是旅游公路游客服务设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管”执法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城管部门在维护城市秩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与公民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碰撞,城管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因此处于尴尬境地,暴力执法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政府的执政目标决定了行政执法行为应该以保障公民利益为出发点,所以约束城管执法行为,在城管执法人员的录用、信息公开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旅游市场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更注重职业经验和感受,尤其是旅游应用型一线服务人才,这要求旅游院校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尝试。体验式就业,为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新就业指导模式,这种在个人职业体验中提升就业能力的方式能切实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场。同时也有着我们就业指导不断探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地区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只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的思考。本文基于增长理论的若干思想,通过增长模型分析了旅游投资、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对旅游地经济长期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认为旅游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旅游组织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地区旅游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新兴旅游活动的向往与热爱,露营旅游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的时尚旅游休闲活动,这给正由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向观光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的桂林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露营旅游的概念,介绍了露营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桂林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分析了桂林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露营旅游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