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8 例38 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骨折部分均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3±1.5)周.采用Marylandfoot score 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足踝功能评分,其中优22 例,良13 例,中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2.11%(35/38).结论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后期并发症原因。方法对38例患者44足跟骨骨折给予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12足为Ⅱ型,18足为Ⅲ型,14足为Ⅳ型。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38例手术后均进行随访,时间7~43个月,平均2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差(<50)1例;可(50~74)5例;良(75~89)23例;优(90~100)14例。总分100分,优良率为90%。术后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与疼痛原因分析是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所收治的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2例闭合性骨折按照患者骨折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和不同类型择期手术,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随访21.6个月,手术后3个月内全部骨折均愈合,植骨无坏死,无1例出现螺钉断裂、钢板松动、切口感染、切口皮肤坏死。同时,基于Merchant标准,结合患者膝关节稳定程度、行走步态、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活动范围综合评分,优良率为88%。结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为适宜,其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损伤小、愈合率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易于取出内固定物,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3例(48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本组43例(48足)患者中,优良率为93.75%,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腓肠神经损伤现象。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42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所收治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6例Ⅰ型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来进行治疗,6例陈旧骨折畸形愈合者、不能撬拨复位者、Ⅳ型严重粉碎性骨折者均选用切开复位"AO"钛板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30例Ⅱ、Ⅲ、Ⅳ型患者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配合石膏固定来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了6~24个月,发现经过治疗之后,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本组42例均无1例出现畸形愈合、无骨不连的情况,无不良反应,全部骨性愈合。基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来进行疗效判定,有效率为97.6%,优良率81.0%。差1例为Ⅲ型患者,有明显的行走疼痛感觉,还出现了跟骨高度的再丢失情况,在二期行距下融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较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较好地避免出现吸收的副作用,可有效提高药物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32例Ⅲ型Pilon骨折,充分考虑手术时机、切口选择、骨折复位及固定三个方面因素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32例病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坏死、骨及内固定物外露,均获骨性愈合。结论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时,手术时机、切口选择、骨折固定方式是取得满意疗效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25例肱骨髁间骨折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25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等患者的病情能够允许动手术,且患肢肿胀情况消退,那么在牵引患者7~10天后再开始动手术。为了有利于复位股骨远端骨折得以恢复,应该让患者膝部屈曲50°,同时再探查膝关节,切开关节囊。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12例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或者单侧解剖,8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min,最长手术时间为80min,最短手术时间为300min。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周,最长为20周,最短为12周。术后在3~18个月时间内对本组25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9个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6周都完全或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按照用 Lazzcano 标准评定,15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优,7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良,3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可,0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差。没有出现一例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而言,应该对骨折的类型进行正确判断,根据手术时间和骨折类型来正确施行内固定,同时,为了获得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在术后早期开始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胫骨远端骨折解剖性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05~2011 年我院胫骨远端骨折波及关 节面患者 37 例,均采取小切口手术入路闭合复位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 X 射线检 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均超过 12 个月,经骨折愈合标准判定,所有患者均获愈合,所有患者 均无感染出现,无明显并发症.根据 Johner-Wruhs 评分,其中优良达到 91.9%.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解剖性钢板内固定 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周期较短其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常规全面评价,其中9例患者采用全麻,47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部患者行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年,最长49个月,最短6个月,未出现1例神经损伤、脱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基于Harris标准来评价结果,优良率达98.2%。结论应用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适宜,其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损伤小、愈合率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易于取出内固定物,值得临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抽取选取2006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麻醉完成之后,就采用DHS治疗。结果术后在3~18个月时间内对本组10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9个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6周都完全或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按照用Lazzcano标准评定,60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优,24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良,16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可,无一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差。没有出现一例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不会出现褥疮、肺炎、创性关节炎,可以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固定可靠、牢固,是一种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法实施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对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较参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愈合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近年共对32例髋臼骨折患者施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22周,平均15周。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患者伴有股神经损伤,未发现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及创口感染。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效果稳定,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锻炼,且并发症较少,经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30例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17个月,平均13.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7周(9~16周)。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回顾,选择使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展开评估抢救治疗,通过针对性抢救的护理措施,对损伤不同时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结果 5例患者存活,术后获1~2个月随访,骨折达愈合。创面愈合:3例创面期愈合,2例创面经换药治疗后愈合,1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骨科损伤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抢救手段,通常应用于积极复苏、计划性分期再手术或紧急简化、有效止血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甲组4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乙组4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因素及治疗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对80例锁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甲组患者的骨不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不连患者均为萎缩型骨不连,并且发生骨不连患者骨折类型均为粉碎型骨折,发生因素为骨折周围血运供应障碍导致。结论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发生骨不连的患者显著高于钢板内固定术的发生率,其发生骨不连的骨折类型为粉碎型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股骨髁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所收治的2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髁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h,平均1.3h,失血量100~400ml,平均200ml,随访时间6~8个月,X线检查本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切割股骨头、螺钉钢板松动断裂现象,也未出现畸形愈合的现象,均顺利愈合出院,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基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来制订疗效标准: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倒置使用股骨髁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副作用、经济实用、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秀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44例患者的伤口均已愈合,愈合时间为4.5~12.4周,平均(11±2)周。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效果明显,其遵循一定的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对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后的愈合等起一定作用,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或有骨质疏松、血运不好的部位发生骨折等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DHS及PFNA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方法.随机分为PFNA组37例,DHS组3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DHS (P<0.05).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1.89%,DHS组的优良率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此类骨折愈合能力降低,PFNA不但能够给予坚强的固定,又允许早期下地活动,更加适合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接骨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4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本组194例患者中,优181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9.0%。本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螺钉断裂及钢板断裂现象的发生,所有骨折均愈合,未见股骨头坏死,除2例可之外,其他患者基本恢复良好。结论动力髋螺钉接骨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设计合理,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有效放置髋内翻,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