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悬带成形术(IVS)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6例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按照其术式分为A组(经阴道膀胱颈悬吊术)17例、B组(悬带成形术)19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随访2年手术成功率为70.6%,随访5年,手术成功率为52.9%;B组随访2年,手术成功率为84.2%,随访5年,手术成功率为73.7%,两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膀胱颈悬吊术和悬带成形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类似,而悬带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更为理想,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尿动力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340例主诉为下尿路症状女性患者,采用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常规测定尿流率、压力-容积测定、压力一流率测定、逼尿肌漏尿点测压等。结果 A/G图显示梗阻者73例,尿动力学检查正常188例,逼尿肌不稳定收缩31例,膀胱逼尿肌无收缩4例,逼尿肌功能减退14例,28例尿失禁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9例,急迫性尿失禁16例,充盈性尿失禁2例,混合性尿失禁1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9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88例治疗效果较好,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和化疗的辅助灌注显著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上所采用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联合去势的方法针对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且对此方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做出分析。方法对本院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和手术后的随访。这些患者均接受过本院实施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联合去势手术,并且这些患者的晚期前列腺癌均伴随有膀胱出口梗阻。结果进行手术的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患者的意外死亡。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排尿良好、并且没有出现尿失禁。结论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在经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联合去势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因此,这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产褥期尽早开始盆底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训练对产后42d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足月分娩的单活胎初产妇100例,分为训练组、对照组,于产后24h开始盆底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一般产褥期宣教,在产后42d测评盆底肌力和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压迫实验阳性发生率。结果训练组初产妇产后42d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产后42d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产后42d压迫实验阳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开展盆底健康教育及指导盆底肌肉锻炼,可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提高初产妇盆底肌力,降低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西沙必利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服用坦洛新联合西沙必利,对照组患者服用谷维素,服用4周后,两组分别根据治疗前后每日排尿次数、每次尿量、B超测得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每次尿量明显增多、B超测得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每日排尿次数、每次尿量、B超测得残余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西沙必利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改良后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男性后尿道损伤患者,本组全部患者行尿道会师牵引术,都在全麻下或硬膜外麻醉+腰麻。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后随访了1~5年,无1例患者出现尿道瘘或者尿失禁,有16例患者在手术后由于尿道狭窄而行二次手术,而其余的96例都得以治愈,治愈率85.7%。结论改良后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疗效较佳,副作用较少,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使患者康复时间大幅度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前后采用猪苓汤进行调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单纯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联合猪苓汤进行调理,2组病例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的各项指标及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IPSS、QOL、RU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TURS、尿失禁、继发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配合猪苓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产后尿失禁产妇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提高其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干预的试验组(n=45),两组均在护理3个月后评价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两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评分,并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 试验组锻炼依从性95.9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ICI-QSF、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尿失禁产妇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CBP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各25例。超声组行超声引导下SCBPB,传统组行传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阻滞前后的肺功能,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组患者麻醉优秀率为72.0%,传统组麻醉优秀率为40.0%,两组麻醉优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不同程度降低,且超声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CBPB效果显著,还可维护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5例晚期前列腺癌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电凝功率为80W、电切功率为160W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膀胱冲洗液采用生理盐水,灌注时间控制在1~2h.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切除(42.6±12.8)g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膀胱冲洗24~48h,术后置管3~7d,平均(4.5±1.8)d.术后继发1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路感染伴血尿.25例患者在拔管之后可自行排尿.结论 TUPKVP具有并发症少、不易引起TUR综合症、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对尿路梗阻进行有效地缓解,是一种姑息性治前列腺癌的措施,能够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米非司酮周期疗法用于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近期收治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2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米非司酮周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米非司酮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子宫超声检查指标水平、临床复发率及闭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内膜厚度减少程度、临床复发率和闭经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米非司酮周期疗法用于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不规则流血,减少内膜厚度,降低复发率和闭经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背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术后护理及其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60例行背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对其提供术后常规护理及功能训练,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患者的ROM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存在显著差异,且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背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提供术后护理和功能训练,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的复发时间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接受BCG膀胱灌注的550例中高危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BCG膀胱灌注的复发时间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550例BCG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中,86例未出现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发现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2.18%(452/550),累计复发率为17.82%(98/550)。局部不良反应患者与全身不良反应患者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360)。发生2级不良反应患者复发时间短于发生1级不良反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1,P<0.05)。发生1种及以下不良反应患者复发时间与发生两种不良反应患者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3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患者复发时间明显短于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G膀胱灌注治疗的复发时间与患者不良反应分级、数量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不良反应分级与数量的上升,NMIB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肿量、水肿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水肿面积、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方式治疗基础上增加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较好,能够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水肿面积和血肿量,改善神经功能,加速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加营素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身体的恢复能力、增强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单用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组20例应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照组20例仅应用阿立哌唑单独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BPRS评分两组间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焦虑抑郁和思维障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多和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NS评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兴致缺乏/社交缺乏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SS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大致相同。结论无论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还是阿立哌唑单用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肯定疗效,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在改善活动多、提高兴致/社交等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对老年女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疗效、氧化应激及尿液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泌尿道感染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3)。试验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褪黑素(MT)]以及治疗前后尿液细菌数量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OD及MT水平低于对照组,而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液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尿液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可有效减轻老年女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症状,减少尿液细菌数量,调节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对27例泌尿系统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了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损伤后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泌尿系统损伤的措施。方法对11734例手术引起的27例泌尿系统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病例中,输尿管损伤10例,膀胱损伤11例,尿道损伤6例,输尿管和膀胱损伤是较多见的症状。结论妇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是较少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术前明确诊断、熟悉盆腔解剖结构、严格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损伤的关键,输尿管插管吻合及膀胱修补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云南红药胶囊及速冷冰袋冷敷治疗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及观察组(n=51),对照组术后1周给予速冷冰袋冷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肢体肿胀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较低、HSS评分较高,膝关节活动度较高,肢体肿胀程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及速冷冰袋冷敷在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可明显减轻疼痛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肢体肿胀程度,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且用药期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