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10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新雅途分公司与马来西亚重工业集团公司(DRB-HICOM BERHAD)在无锡举行了“10000辆新雅途系列汽车产品出口订单”签约仪式。南汽新雅途公司自去年汽车出口中东市场以来,本次又在东南亚市场取得重大突破。迫于去年国内车市的激烈竞争,进入05年后,国内各大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纷纷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严瑶 《国际市场》2008,(2):69-70
具有同一血统的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亮相市场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这两个品牌能不能合作?如今,业内关注的上海汽车与南京汽车的合作事宜有了眉目,两大汽车集团日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商谈了大半年时间的上南合作终于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3日上午,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汽集团)的一位高层人士在英国面对摄像机,极其兴奋地挥拳庆祝。这是英国BBC电视台播出的一段画面。当时,南汽集团斥资5000万英镑竞购英国罗孚获得成功。南汽集团此次是整体收购罗孚汽车,包括罗孚、M G以及发动机莱科宁供应商Powe  相似文献   

4.
悄悄进入汽车业的波导科技撤出汽车业也是悄悄的。 投资1亿多人民币,58%控股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的波导科技集团公司,去年10月正式携手南汽集团踏上造车之路。然而,经过不到一年的“亲密接触”,波导即向南汽提出“离婚”,撤走自己“婚前”的全部财产。 8月25日,南京汽车集团无锡车身公司有关人士证实,波导科技已经于近期撤资。南汽开始寻觅新的汽车合资伙伴。 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业的热情被清淡的车市泼了盆冷水,波导成为首家撤离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南京汽车集团跃进汽车股份公司推出一款重卡产品——凌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便跃进汽车实现了从轻卡到重卡的跨越。但2005年我国重卡市场出现了回落,便凌野重卡一面世就遇到了市场严峻挑战。带着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和凌野重卡有何优势等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南汽集团跃进汽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凌野重卡开发副总指挥长张一京。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1958年在南汽诞生时,被命名为“跃进”。“跃进”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如今跃进汽车的社会保有量超过了140万辆。跃进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民族品牌,经过几代南汽人的细心耕耘和精心呵护,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7.
古云笑 《大经贸》2006,(8):22-23
近年来,新一轮造车浪潮席卷而来,无数个的“汽车城”项目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上海将500亿元投入“亚洲第一国际汽车城”,长春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汽车城”,广州正实现着“中国底特律”……各大汽车重镇逐鹿中原的竞赛已经开始。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上海、长春、广州、京津、武汉、南京、重庆等汽车重镇,成长起北汽、上汽、东风、南汽、重汽、哈飞、江淮、东南、昌河、庆铃、长安、金杯、广汽等14家重点汽车制造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刘阳 《市场周刊》2004,(43):25-25
今年是个特殊时期,按照汽车界讲法就是“汽车销售的寒潮”。汽车销售的增长幅度比往年的比例降低,这给汽车销售行业带来很多的影响。但是我认为南京汽车市场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二手车市场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2006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一年,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乘用车销量517.60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30.02%。如此飞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手车市场又是个什么样子?是很多爱车人士以及有意向购车的人们迫切想了解的。下面给予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0.
动向     
8月28日,资产重组后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汽)揭牌。南汽争取2006年达到年产汽车30万辆、营业收入300亿元的发展目标。 重组后的南汽的五家股东为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为 120亿元,股本总额由原38.22亿元增加到46.22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东风中卡,为东风品牌争荣誉:“金杯、银杯,不如消货者几碑。”在当今中国汽市场上,品牌的美誉度、用户的忠诚度,无疑是汽车企业新一轮角逐市场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车漆斑斓PPG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令全球所有的大型汽车集团公司纷纷把开光瞄向了巾国,各种世界驰名的名贵品牌,也时常在巾国的汽乍市场上抛头露面,而每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汽车展,更是名车云集.让人目不暇接。直接吸引人们眼球的除了那美妙的型设计,便是那靓丽的车漆了。据有关资料显示,汽车的色彩对消费者的购车与否产生了50%-70%的影响。颜色已成为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阳子 《市场周刊》2004,(29):29-29
汽车市场连续三个月的下滑,被有关媒体称为“低迷”、“寒流”。然而在一片悲观声中,汽车厂商却传达出不同的观点——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4.
志伟 《网际商务》2004,(8):88-88
2004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新政频出,政府对汽车消费市场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国际车市巨头继续大手笔将重金砸向中国汽车市场,为今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迈出大步。但中国车市的降价潮却一浪接一浪,汽车库存不断上扬。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车市正酝酿着变革力量,这几股力量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车市,将中国车市翻向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8个月前,菲亚特撤资,南汽菲亚特成为历史名词。没有产品支撑的菲亚特何去何从,顿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惟一能肯定的是,菲亚特不会轻易放弃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但奠定了汽车消费的基础也促成了各级城市汽车市场流通和发展的格局。同时,汽车企业市场份额的竞争,品牌营销氛围的需求则推动了汽车市场各项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了汽车市场整体格局及交易规范化水平。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逐渐平稳地向良性机制循环发展,市场已出现向多元化功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引发了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相互厮杀。几个回合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随着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快速向千万辆迈进,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汽车营销将会向网络化、时尚化、个性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如此大的蛋糕引得中外汽车巨头们争相抢食。除上汽通用,福特,大众,丰田B展开实质性行动外。PSA标致雪铁龙,戴克集团,宝马,沃尔沃,北京现代,GE金融也对在华开展汽车金融业务无限憧憬。  相似文献   

19.
业界     
《中国市场》2007,(20):10-11
日企“电翼”抢滩中国移动市场;渣打银行已敲定中国董事会成员;南汽开创中国汽车第三条发展路径;易初莲花捆绑正大广场冲刺百店;麦德龙最终“屈服”中国本土消费习惯;麦当劳广州公司否认对员工存在补偿差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吸引的不只是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知名世界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一向默默无闻的印度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在谋划撬开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大门,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日前,塔塔汽车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