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财务治理理论的发展。本位以现代经济学基础,以财权配置为核心对现代公司财务治理进行研究,对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结构的主体主要包括风险资本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以限制性财务合同方式将风险资本的筹资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及其他财务决策权在上述三类财务治理主体之间进行分割是美国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其中可转换优先股和分阶段投资构成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在此基础上,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财务动态治理结构强调财权配置的效率性,侧重关注剩余财权占主导的财权配置.财务动态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财务资本结构的调整、改善及其动态优化,具体包括资本结构动态优化、股权结构动态优化和债权结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4.
财务治理效率之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和财务核心竞争力。对财务治理效率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已成为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推进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但既有文献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创造性地研究了财务治理效率的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财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基础,部分弥补了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研究非常薄弱的缺憾,也必将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东主权”治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投入者应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在该理论影响下, 公司财务治理也主要关注的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以解决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企业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与财务治理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指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与经营经营财务目标的不同,信息不完全可不对称,股权分散化、董事会约束弱化等原因所导致的经营对所有财务利益侵害的经济现象。一是经营直接做出损害所有财务利益的事;二是经营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使所有的资本不能保值增值而间接损害所有的财务利益。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要素及层次探讨--兼谈基础性行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基本要素具有不同于单一企业的特殊性,治理主体不仅表现为横向完整性,而且表现为纵向的层次性;治理的客体重点在于财权在母子公司、总分公司(事业部)间的纵向配置和分割;治理手段则主要体现为集团财务体制的构建以及集权和分权的把握.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种层次,这两种治理层次内在关联、相互交织.以财务治理要素及治理层次的特征和要求来审视,我国中央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由经理层中心主义到股东会中心主义再到董事会中心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提高对公司的治理效果 ,应转变治理理念 ,由强调治理主体转向重视治理客体 ,基于此 ,本文提出建立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思想 ,并对各种财权的配置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的缺陷的研究,针对财务决策权力集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乏、以及内控制度全面预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讨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和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金融市场逐步占据金融体系主导地位的时代,现代金融理论不再以货币和银行而是以资本市场运营和资本资产的选择及定价为核心。西方金融理论从早期的货币理论到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其研究方法从利用纯经济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发展到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引入大量数学工具进行模型化的定量分析;其后进入将金融学与数学、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交叉,形成金融工程及行为金融等边缘性或交叉性的研究阶段。其发展背景及逻辑路径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在融资政策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公司治理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激励机制,能抑制内部人机会主义行为,使其不能按自身利益调整公司融资政策。同时,公司治理通过减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减少小股东受掠夺的风险进而降低资本成本。本文对国内外公司治理与融资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评价了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债务期限结构、公司治理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generallypaysfor firms, for markets, and for countries. It isassociated with a lower cost of capital, higher returns on equity,greater efficiency, and more favorable treatment of all stakeholders,although 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is not always clear. Thelaw and finance literature has documented the important roleof institutions aimed at contractual and legal enforcement,includ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cross countries. Using firm-leveldata, researchers have documen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untries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s on the one hand and performance,valuation, the cost of capital, and access to external financingon the other. Given the benefits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firms and countries should voluntarily reform more. Resistanceby entrenched owners and managers at the firm level and politicaleconomy factors at the level of markets and countries partlyexplain why they do not.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 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着重分析公司的各种财务契约关系中索取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契约解决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机制。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投资控制、筹资控制和分配控制的主要机制和控制要点。从契约和控制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因,探讨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财务会计信息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管理层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息披露自身可以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约束,促使管理层强化受托责任,并可以为相关主体提供治理所需信息,从而加强外部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通过降低对其他高成本治理机制的需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治理的整体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因此,财务会计信息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工具。我国应当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并加强会计监管,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公司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处于萌芽状态,公司治理是其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母子公司边界、董事会的独立性、股权多元化、高管激励机制和完善监事会职能等方面进行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司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课题组 《金融论坛》2010,15(3)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金融业暴露的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文章提出对股权结构越分散越好、股权激励力度越大越好、股东利益至上及大而不倒等信条的反思,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有如下启示:一是在监管中必须重视系统效应的监管责任、逐步建立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开展逆经济周期监管;二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四是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理性开展金融创新;五是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素质、强化风险管理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合作制金融组织公司治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合作制金融组织与一般性企业在股权结构、经营目标和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作为切人点,对合作制金融组织公司治理进行了回顾,同时根据我国合作制金融组织的特殊性,对其治理状况做了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合作制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对合作制金融组织公司治理的研究思路却依然按照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没有真正做到从其特殊性出发,更没有形成适合其特点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