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不少人士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缘。这些分  相似文献   

2.
有位作者著文指出,企业的合理利润应为5%,而房地产企业的利润远远高于5%,因而利润过高。还有人认为,房地产是首当其冲的暴利行业,许多亿万富翁就是搞房地产发家“暴富”的。而利润过高,必然会提高房价,而且有可能产生“高额利润驱动”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有位作者著文指出,企业的合理利润应为5%,而房地产企业的利润远远高于5%,因而利润过高。还有人认为,房地产是首当其冲的暴利行业,许多亿万富翁就是搞房地产发家“暴富”的。而利润过高,必然会提高房价,而且有可能产生“高额利润驱动”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当前增速已接近2003年宏观调控前的增长水平,房地产行业已经接近趋热区间的临界点,应警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过快、过热。国家统计局表示,应该采取包括完善住房保障、金融、土地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防止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报告还建议,为从源头上防止开发商土地的炒卖和囤积,建议改进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  相似文献   

5.
拐点     
《上海房地》2004,(6):1-1
“拐点”原是一个数学上的概念,亦称扭转点。被借用到经济学上,其意思是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转折。这几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其中矛盾和问题也很多,于是研究“拐点”问题的人多起来。今年初就有人预言,2004年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但是2004年已经过了一半,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地产》2004,(7):57-59
为抑制投资过热发展的势头,从2003年下半年至今国家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房地产业”也被列入过热行业,必然要面对更多诸如“货币紧缩”、“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等“限”字当头的政策。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程度在不断升级,房地产投资与操作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开发商在开发前期必须充分评析市场竞争风险,预估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产市场》2007,(11):13-13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份名为《防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过快趋向过热》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当前增速已接近2003年宏观调控前的增长水平,房地产行业已经接近趋热区间的临界点,应警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由过快趋向过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他们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有的还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10.
周彦 《上海房地》2007,(6):39-40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土地,信贷等房地产行业链条各个环节都一并收紧,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到“国八条”“国六条”出台及九部委“十五条”,再到国税总局五月出台政策开征二手房营业税的调控过程,虽然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因此有所缓解,但房价过高问题却仍显突出,消费者期待的房价回落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已悄然过去,但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现,也给2007年留下房地产新政执行年的称号。回顾2007年全年的房地产走势,是在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呼声中走过。国家在抑制房价上涨太快、投资过热等方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调控力度逐渐加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进入了并购整合阶段,土地、信贷的收缩直接带来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路上多变的一年,区域房地产发展过热成为中央政策调控的“导火索”。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作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在这一场调控风暴中,并不是处于中心影响区域。因此,政策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力较为温和,但地方政府仍然积极应对,出台种种政策调控市场。2005年广东房地产市场发展可概括为“政策调控、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3.
调控“失灵”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调控“风暴”过后,房地产市场经历一个短暂的“低迷”观望阶段,部分地区投资过热势头得到有效抑制,过热的购房需求开始降温,但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衡量房地产调控成果的重要指标——房价却呈现报复性反弹,涨者继续涨,回落者又开始反弹。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一篇《2002房地产的冬天》的文章震撼了整个房地产界。一时间“2002,不是房地产的冬天”、“根据经济发展的波动理念,房地产已经到了调整阶段”、“根据房地产发展的持续性,调整还将延长”等各种理论、预测不期而至。两年过去了,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印证了一些人的预测,也增加了许多困惑。比如,按照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景象,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确立。去年,国内不少经济界人士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看法。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看到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正从低迷走向繁荣,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着问题,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  相似文献   

16.
第一、时间过得真快,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了房地产估价制度,10年已经过去了,特别是1997年、1998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为房地产估价提供了很大的舞台,这些年房地产估价队伍不断得到壮大,房地产估价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体现,大家没有辜负行业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第二、学会自成立以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关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有无泡沫的争论,很是热闹了一阵子。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一方认为,已经或正在过热,应当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乃至行政手段加以遏制,特别要控制别墅和豪宅的开发;另一方则认为,这个产业“才刚刚进入美丽的春天”,理应“保持其合理增势。”一般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过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税收作为影响房地产的敏感政策,也应该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完善措施,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是当前房地产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和平稳发展期,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