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神秘的郪江汉墓和道教胜地云台观固然风采独具,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唐代名都的梓州,元稹和薛涛也在此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薛涛的塑像至今仍在三台县东山公园凄婉地矗立着,而杜甫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亦在梓州的牛头山上挥就。作为川中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台县境内诸多名胜古迹享誉巴蜀,杜甫草堂、东林晚钟、奎阁迎辉、三台滴翠、琴泉余韵、典雅灵峰,还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雄伟壮丽的鲁班湖主坝……  相似文献   

2.
左启  李贤  郑怡 《中国西部》2015,(9):20-25
<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其有明确记载可考的历史,在2200年以上,加上商周时期创建的"郪王城",其历史远远超过3000年。唐朝梓州时期的东川道和宋朝潼川府时期的梓州路、潼川府路(治所在今天的三台县),是省级行政机构。在四川,一度有"北有梓州,南有成都"之谓,梓州(今三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曾与成都不相伯仲,在全国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正"有客有客字子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客居陇南所创作的七言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简称《同谷七歌》)中的首句,子美是杜甫的字,少陵是他的号,因其在同谷(今成县)是客居,故自称为客。杜甫以此为代表的陇南诗作,记录了其在同谷的一段际遇。唐时被称为陇右的甘肃,实在是幸运,在诗歌达到顶峰的时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和它有关。李白祖籍是陇西成纪,而杜甫又在客居陇右之时留下了数量颇丰、艺术价值很高的诗篇。可  相似文献   

4.
<正>趟过2000多年历史长河的四川省三台县,有着"北有梓州,南有成都"和"蜀川巨镇,郪道名邦"之盛誉。在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看来,抗战文化、客家文化、三教合一文化、诗圣文化、郪候文化是三台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些文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三台县,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郪县始,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置三台县,至今已2200多年历史。隋唐时期,一度极为繁盛,有"北有梓州,南有成都"和"蜀川巨镇,郪道名邦"之盛誉。由于地处崇山峻岭和交通不便等因素,至今犹存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比如郪江崖墓、摩崖石刻、郪王城、明  相似文献   

5.
烟花三月下扬州,道的是扬州三月的美。扬州这座历史名城自古就是墨客文人汇集的胜地。三月的扬城美艳动人,百花争艳,桃红柳白,柳絮如烟,烟雾迷蒙。这时节,绝世无双的"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的扬州市花——琼花,也将盛开,更使古城扬州增添了无比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分析了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书怀》两首五言行旅抒怀律诗在背景、情怀、意境、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感受同一类体裁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分析了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书怀》两首五言行旅抒怀律诗在背景、情怀、意境、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感受同一类体裁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4月28日,江都市市委书记倪士俊,市委副书记、市长丁一会见了来江都市化工企业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是应2009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院士专家扬州行"之邀来江都市考察化工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正7月25日,今夏首个直面华东的台风——"烟花"先后在浙江省舟山、嘉兴登陆。"烟花"携带大量水汽,登陆时又恰逢天文大潮,出现强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给宁波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面对多项指标超历史极值的台风"烟花",宁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按照最不利局面,第一时间紧急部署,第一时间全面发动,第一时间启动防台Ⅰ级响应,全面落实"抗强台、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各项举措,取得了防台防汛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截至8月2日,全市没有发生因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失踪事件。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他以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作和沉郁顿挫、骨力道劲、气势宏阔的诗风.被称作盛唐时期的“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诗圣”,与李白一起成为中国诗坛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杜甫年轻时在山东度过了一段快意时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泰山诗.并在泰山一带与李白、高适等人郊游,结下了深厚友谊,传为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情省力》2009,(4):45-45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  相似文献   

12.
烟花三月,雨中扬州。3月16日一大早,记者驱车来到扬州市宝应县,此行的目的地——湖西岛有机农场近在眼前。提起湖西岛有机农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有机食品"。常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近年来,人们对醋的认识加深,醋的杀菌、保健、美容功效越来越被重视。扬州湖西岛有机食品公司生产的精品手工酿造有机香醋,其醋味之香,醋"意"之浓,品质之佳,在国内有机食品领域更是名声响亮。  相似文献   

13.
烟花扬州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市的市花为琼花,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会举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  相似文献   

14.
1300年前,李白离我们而去了——他从采石矶俯瞰长江中那一轮难得一见的明月,飞身而下……不论从怎样的角度来看,激越或悲壮,今世或将来,他都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归去来兮作为唐诗乃至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代代传诵,李白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总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句以及坎坷曲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金代著名学者赵秉文对李白、杜甫诗词的接受传播.在赵秉文眼中,李白的诗歌呈现出浪漫瑰奇、富丽堂皇的大气磅礴之势,但是这种磅礴之势多以一气呵成的情感壮阔取胜,所以李白的诗歌情胜于理,峻峭成为李白的一大艺术特色;赵秉文认为杜甫是诗歌的集大成者,他遵循诗风的写实精神,崇尚魏晋风骨,开以文入诗,以文入词的先河.赵秉文是将李杜二人并举的,充分肯定他们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李白乡魂     
丁颖 《中国西部》2006,(4):31-33
岷山绵亘逶迤,涪江悠远浩荡。在这山水交汇处,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青莲镇。1300多年前,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从西域来到这里,他,就是未来李白的父亲——李客。李客爱上了青莲一带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纯朴的民风, 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从此小镇青莲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方圣土。在阳光明媚的3月,我来到了距江油市区15公里的青莲镇,去朝拜这位“诗性王国里公认的帝王”李白。  相似文献   

17.
西部动态     
《中国西部》2011,(19):8-9
西博会首推主题市(州)活动即将于10月18日-22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二届西博会将首次推出主题市(州)活动,以展示西部省市区各市(州)的特色和发展环境。该活动以后每年将举办一次,每次推出西部一个具有特色的市(州)作为主题市(州)开展系列形象展示活动。本届西博会,四川省甘孜州被列为首个主题州,将以"圣洁甘孜·幸福高原"为主题亮相,举办"旅游文化招商专场推介及项目签约仪式"等7大活动。在展馆设置方面,甘孜馆拟按全州三大片区来定位不同的主题,充分展示康巴文化和民风民俗。同时,加大对"幸福高原"的诠释,通过雕版现场印刷、民居接待  相似文献   

18.
要每一个建筑设计或是每一栋建筑,它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定文化的内涵.比如说南昌的滕王阁就实实在在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襟三江而带五湖",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么一个楼就可以引申出这么一大篇的东西(<滕王阁序>).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岳阳楼与<岳阳楼记>,黄鹤楼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相似文献   

19.
一、李白悲剧性的一生 李白(701-762),祖籍陇西咸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少年时随家迁到四川,家境宽裕.李白少颖慧,读书涉猎甚广,不仅攻读儒学,五岁能"诵六甲",十岁即"观百家",十五岁开始学习剑术和试写诗文.他少有大志,自诩"怀经济之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希望成为管仲、晏婴一样的"辅弼之臣".  相似文献   

20.
马未都先生对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重新进行了阐释,这对笔者颇有启发.笔者认为:深入解读文本不难发现,此处的"床"应该是指井床,从词义地演化讲也可以理解为"井边像床一样的东西";而李白另一首名作中"绕床弄青梅"的"床"也不是井床上的辘轳架(在井口正上方),而是围绕着辘轳架的井口旁边,方便汲水人站立的像床一样的高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