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绩效评估工作目前已经在我国的行政、事业、企业等各个行业广泛展开,绩效评估的结果已经作为衡量各单位效率高低的基本工具.现行的各类绩效评估体系均是以DEA方法为核心、以信息充分为前提的.但实践表明,目前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某具体单位的真实效率,根本原因在于评估方和被评估方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本文在以博弈论方法系统分析不对称信息在绩效评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供探讨的减少不对称信息负面影响的措施,以期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的设计更加合理、评估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
法律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防范和化解是多重的。平权法在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的被动性和弹性,使其作用较为有限。而非平权法的行政权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规制更具有主动性和刚性,可以在市场秩序、产品和服务质量、交易安全、资信评估中介机构、信息披露以及特殊职业许可证等方面对市场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同仁堂分拆上市经济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拆上市是一种特殊的资产重组方式,它能够导致母公司股东财富的增加,西方对这一经济现象的解释主要为两大财务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和资产剥离价值假说,本文运用这两大假说探讨了同仁堂分拆上市的经济动因,并对分拆宣告期同仁堂的同业竞争者的股价反应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支持了信息不对称假说,从而得出了同仁堂分拆上市的一个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公路货运市场中存在的车货信息交流不畅、空车返程率高、运输效益低下的现象,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其产生机理、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提出了减少公路货运市场货运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对策,对指导公路货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市场信号传递机制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现实中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旅游市场信号传递机制的设想,并分析了其必要性。提出了旅游市场信号传递机制设计的具体标准,希望通过旅游市场信号传递机制的构建,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作为样本,选取IPO公司的价值评估信息以及衡量公司价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指标作为变量建立模型,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民工荒”凸显的同时,劳务市场中存在着“就业难”问题,而经验数据表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仍具有转移空间和潜力.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现实劳务市场中,分析表明劳务市场中雇佣双方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认为有必要引入市场信号实现雇佣双方的有效沟通.品牌信号机制可以通过提高感知质量和降低感知风险直接或间接降低雇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雇佣双方的有效沟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是基于资产层面的融资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股权和债权的融资模式,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它能够降低经理人努力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噪音,从而缓解了代理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具有特有的交易结构,能弱化资产证券的柠檬折扣,实现低成本融资。  相似文献   

9.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大多数股东无法对企业发号施令或直接干预,他们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司建立联系,通过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来保护自己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而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当市场失灵时,便会出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等负面现象。目前,不论是公务员招考市场还是实施公共管理的市场,这种负面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要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不公平竞争以及公务员角色悖论下产生的逐利行为,关键在于完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买卖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上出现了逆向选择现象.诚信危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选择行为的结果.本文将此原理应用于中国股市,论述了信息不对称与诚信危机对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两点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下的银行信贷市场:扭曲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当前的银行信贷市场出现了诸如信贷萎缩、银企关系非市场化、银行贷款抵押错位等扭曲现象。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不对称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发展瓶颈的同时,“惜贷现象”也严重制约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现场的重要原因。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加速信息在市场上的流通,促进信息的共享,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缓解信息不对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及社会中介机构的支持,更需要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对旅游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旅游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中各方均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对称的信息使得旅游交易的进行存在诸多风险,对于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本文立足于对旅游地、旅游中介和旅游者三方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从旅游地一方的角度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旅游地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揭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几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并提出了抑制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农产品经历了从“食物保障”到“质量安全”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发育,其中质量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运用信息经济理论的框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影响,并给出了减少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在"民工荒"凸显的同时,劳务市场中存在着"就业难"问题,而经验数据表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仍具有转移空间和潜力。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现实劳务市场中,分析表明劳务市场中雇佣双方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认为有必要引入市场信号实现雇佣双方的有效沟通。品牌信号机制可以通过提高感知质量和降低感知风险直接或间接降低雇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雇佣双方的有效沟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课题。研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实质是为了从制度的角度解决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财务管理中,投资、筹资等财务管理行为都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