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敲竹杠发生;完全契约理论则认为,不完全契约理论存在契约不完全性外生化和有限理性假设矛盾等缺点,且不可验证性也不会阻碍有效的投资行为。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复杂性与参考点等概念说明,即使在完全理性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敲竹杠问题,从而内生化了契约的不完全性。交易成本经济学从纵向一体化、产权理论从产权分配、关系契约理论从声誉博弈、完全契约理论从履约理论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敲竹杠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代企业治理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劳动契约作为典型的不完全契约,需要包括关系治理在内的多重治理机制,从而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劳动关系中长期经济效率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劳动契约作为一种关系契约的治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契约文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正是契约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雏持了社会的安定。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关系,国家或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部分授权,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因此法治政府必然是有限的政府、正当程序的政府和责任的政府。为了使政府不偏离人民的授权,必须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朱传杰 《时代经贸》2008,6(19):53-55
契约理论为人们认识市场体制,特别是企业组织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科斯开创的“企业契约理论。已成为用以研究现代企业理论最核心的方法。本文力求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默认契约、激励契约等方面全面把握契约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认识企业契约的本质特征,进而作出了企业契约不完全性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6,(11):166-179
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贸易理论的交叉已成为国际贸易前沿研究课题。在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随着对交易成本、产权问题的研究深入,逐步发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专用性投资在事前无法写入契约,事后收益的分配只能通过"再谈判"的方式进行,而这种再谈判因资产专用性而具有双边锁定效应,此外不完全契约也影响契约的执行,进而影响制度质量。不完全契约的这些特性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不完全契约对比较优势形成和贸易量影响的理论进行梳理,阐述契约质量在形成一国比较优势和出口差异化产品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进展;梳理不完全契约决定企业边界的理论,就不完全契约对跨国公司选择垂直整合还是外包的决定因素等前沿理论进行归纳和评述,并且对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贡献进行述评。基于对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初步探讨了此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中国转型加新兴经济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综合性)医院的所有制调整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所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具有不完全契约性质的医院投资行为的特点是什么?外部性较强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所考虑的新的权衡是什么?本文提供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框架下讨论所有权和各种投资行为激励之间的关系,从而决定医院所有权选择的理论模型。文章证明出没有达到最优情况的医院所有制安排,论证表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要求决定了相适应的医院所有制安排,并给出了基本的测量指数。  相似文献   

7.
李亚南 《时代经贸》2016,(33):39-41
本文回顾了与财务信息研究相关的融资契约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目的是讨论如何运用契约中财务信息以提高契约效率,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不完全契约理论拓宽和有助理解财务信息在契约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获得更大收益。通过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分析,预计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研究财务信息如何影响契约效率方面,将是有用的激励,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尹霞  孟令彦 《时代经贸》2007,5(11Z):64-64,66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开启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此后对契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发展为完全契约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主要简述了契约理论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政府预算的契约命题由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既可能发生在市场,也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还可能发生于政府规制之中,因此,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会面临以下激励约束机制设计问题:给定信息不对称,什么是防范机会主义的最优社会契约安排。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分类,把关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最优社会契约安排的理论称之为契约理论。现代契约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Hart和Holmstrom,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Hart拓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权模型,突出了产权结构对契约制度安排的重要性.Holmstrom改进了委托一代理模型,提出信息原则,并将道德风险模型拓展到多维度.除契约理论外,Hart在产权理论、公司财务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领域,Holmstrom在激励理论、金融流动性和金融规制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有助于辨识契约的内在机制,并为政策和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新视角——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凯南 《经济研究》2012,(2):133-145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a model of strategic R&D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firms that negotiate with independent unions we show that: (i) incomplete labour market contracts may Pareto-dominate complete labour market contracts (ii) even when complete contracts Pareto-dominate incomplete contracts, economies can get stuck in the incomplete contract equilibrium.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additional strategic reasons why complete labour market contracts may not be used—even if they were feasible. We propose two testable predictions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complete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 (i) the variance of wages is lower with complete contracts; (ii) the variance of employment is higher under complete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the length of agreements in a market in which infinitely-lived firms contract with agents that live for two periods. Firms differ in the expected values of their projects, as do workers in their abilities to manage projects. Worker effort is not contractible and worker ability is revealed during the relationship. The market dictates the trade-off between sorting and incentives. Short- and long-term contracts often coexist: The best firms always use short-term contracts to hire high-ability senior workers, firms with less profitable projects use short-term contracts to save on the cost of hiring junior workers, whereas intermediate firms use long-term agreements to provide better incentives to their workers. We relate our results to the optimal assignment literature that follows Becker (1973).  相似文献   

14.
It is frequently suggested that regulation by contract can effectively substitute for regulation by a specialist regulatory agency for utility service industries. We examine these arguments and consider legal aspects an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UK as regards railways and electricity. We conjecture that regulation and contracts are complements for network industries rather than substitutes so that a regulatory agency allows for better and simpler contracts, which are easier to monitor, enforce and revise. This is what would be expected from the theory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We demonstrate that UK historical experience is strongly consistent with this view.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s experimentally how firms choose between using a centralized market and bilateral negotiations to recruit new personnel. In the market firms interact with several workers but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about workers’ behavior in the past. In the bilateral negotiations firms negotiate bilaterally with prospective workers and learn about workers’ performance in previous jobs. We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preferences, the incompleteness of contracts and the existence of information about a worker’s past performance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firms forgoing 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bilaterally negotiating with a worker. We observe that approximately 30% of all job contracts were bilaterally negotiated when these contracts are incomplete as opposed to only 10% when contracts were complete. The surplus from trade is higher when incomplete contracts can be bilaterally negotiated,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契约:动态过程与效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雷光勇 《经济研究》2004,39(5):98-106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缔约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会计契约是企业契约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通过会计契约来实现的 ,而企业契约的执行所需要的计量与监督功能则具体落实在会计契约的动态运行与优化上。优化会计契约机制的经济途径是从决策行为的角度 ,将其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决策效率最大的参与者 ;而法律途径则是运用格式化方法将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促使会计契约机制运行有效的惯例加以总结 ,以此节约会计契约结构的规范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拥有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的创新企业,在(非)排他性授权策略下,向进行Cournot竞争生产低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技术授权的契约优化问题。研究表明,在排他性授权策略下,双重收费契约下信息不完全能使接受授权生产企业赢取更多的创新企业特许权补贴;在非排他性授权策略下,不完全信息能够削弱创新企业通过双重收费契约设计对产品间接市场的垄断程度。在排他性授权交易下,信息不完全使特许权收费契约优于固定收费契约成为可能,这不同于Li and Wang的研究结论。基于提高社会创新能力视角,政府应鼓励创新企业更多采用特许权收费授权契约,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赢取更多研发投资利润回报。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会引发敲竹杠行为从而导致专用性投资的无效率。本文通过在经典的敲竹杠模型中引入关于雇员能力的不对称信息,构建一个新的模型来分析企业工资合约的刚性与灵活性,以解决敲竹杠所导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分析表明:从保护雇佣双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看,固定工资合约优于灵活工资合约;且在固定工资合约下,雇员虽然仍可能面临敲竹杠风险,但敲竹杠未必妨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讨论了《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我们用博弈论模型证明了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收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生产率的上升而获利,实现双赢。从统计上看,签订合同的工人月收入高出347.19元,小时收入高出2.16元,OLS回归结果也发现合同对于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有合同的劳动者本身有着更好的素质,Probit和Logit模型都验证了这一点,基于这种可能的内生性偏误,我们使用了处置效应来控制这一问题,并发现签订合同依旧显著提高了收入,估计月收入提高14.0%—14.9%,小时收入提高18.2%—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