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DP增速显示爆发力经济格局崛起新板块西部增速接棒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曾经“东富西贫”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截至8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份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快杂慢”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年度统计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评价模型,分析2002—2019年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速和人均增速的差异性,对其变化和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四大区域板块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四大区域板块的经济增速形成2002—2007、2008—2013和2014—2019年三个明显阶段,对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等历史时期,分别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比较优势和领先作用。(2)2002—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2010—2019年期间不明显,2002—2019年实际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存在绝对β收敛,表明区域间发展差异在逐步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成效明显。(3)在近20年的发展中,各区域板块的比较优势实现了重塑和转换,东北地区粮食、生态等功能明显提升,西部地区维护生态安全和边境安全等功能增强,其中川渝陕等省份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上升,中部地区制造业基地、交通枢纽、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不断巩固,东部地区创新中心、开放中心、经济中心的作用持续加强。(4)"十四五"期间,四大区域板块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东部地区重点优化创新和开放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动力源;中部和川渝陕等西部重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支撑能力,培育发展增长极;东北和西部地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重点区域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带。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11,(8):13-14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各地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经济“半年报”。从各省份数据来看.多数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28.1%,经济总量占19.5%,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一)中部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与发展潜力。1.中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偏低,2004年中部地区GDP为32298.87亿元,是全国GDP的24%。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湖北外中部地区2004年人均GDP都低…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雁阵模型逐步形成 截至29日,除黑龙江和西藏外,29个省区市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从GDP同比增速排名来看,西部最陕、中部次之、东部最凰掏格局仍在延续,并有强化趋势。前8名中除天津以外全部来自西部,而GDP增速低于全国7.8%水平的4个省份全部来自东部。  相似文献   

6.
2009年,受惠于4万亿投资计划,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幅继续保持领先。2010年,在区域规划、政策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区域合作将继续推进,区域特色也会更加明显。从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1952-2009年间的GDP数据,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演进趋势。如果考虑结构突变,在断点之后的时期内有近半数省份呈现随机收敛和β收敛证据,并且当断点内生时β收敛的证据更为充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多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形成各自的"俱乐部"。幸运的是,东部省份近年来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程度有所缓解;而中部不少省份也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西部地区则有半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部分省份近年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的区域协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性投资的成效与问题 2002年,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886亿元,比上年增速提高1.17个百分点,增幅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3个百分点,但增长速度仍低于各地加总平均10.5%的增长速度。2003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克服了非典疫情的影响,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与全国各地加总平均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缩小;1~6月,西部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4亿元,同比增长44.8%,比东部地区(11个省市)、中部地区(8个省)均高出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纺织业西进     
3月11日,《2007年我国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出台。《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的纺织业,东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8.67亿元,同比增长16.33%;中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26亿元,增长53.76%;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52亿元,增长32.95%。2007年全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高出东部地区37.43和16.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龚胜生  陈云  张涛  张正杰 《经济地理》2020,40(2):23-30,51
预期寿命是反映人口寿命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中国1990—2010年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的预期寿命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对预期寿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累积影响强于即时影响;人均GDP超过3000~5000元后,其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开始出现边际递减效应;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增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贡献率要小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因此,今后东部地区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途径进一步提高预期寿命,西部地区则应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以尽快缩小与东部地区预期寿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一、中部崛起的背景分析(一)中部地区发展的现状。中部地区(指鄂、豫、湘、赣、皖、晋六省)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28.1%,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较慢。2001~2003年,中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低于东部1.8个百分点,低于西部0.4个百分点。在2003年全国经济增长前10个省份中,东部5个,西部3个,中部仅2个。中部六省GDP占全国的份额由20.2%下降到…  相似文献   

12.
能源效率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电力的角度分析能源效率的差异和收敛。研究发现:我国东部电力利用效率普遍较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且西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电力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根据面板数据的PCSE估计的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电力利用效率正相关,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与之负相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会促使电力利用效率差距的缩小,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标准差缩小则会扩大电力利用效率的差距;只有东部地区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东部的收敛速度最慢,而西部的收敛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经济》2019,(6):58-66
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2011—2017年我国88个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创新国际化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东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地区内差距最大,西部国家高新区地区内差距最小;东部国家高新区与西部国家高新区之间的地区间差距最大,中部国家高新区与西部国家高新区之间的地区间差距最小;地区内差距是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东部国家高新区、中部国家高新区和西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均呈上升趋势,除东部国家高新区外,中部国家高新区、西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的多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95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各地区方面: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居民消费的影响也不同,财政分权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唐菊 《经济与管理》2006,20(2):9-13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税收些入与GDP的总量、增量,以及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虽然总量上的相关性都很强,但是增量相关性却很弱,影响税收收入增量变化的其他因素占比较大的份额。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率普遍快于中西部地区,但税收收入增长率却正好相反,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之间是非同步的,或者说是逆向变动的。这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税收收入与GDP的总量、增量以及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虽然总量上的相关性都很强,但是增量相关性却很弱,说明影响税收收入增量变化的其他因素占比较大的份额。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4):F0003-F0003
一季度16城市GDP增速9.8%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16城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7目披露,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77亿元,增速均值为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中有7个城市一季度GDP总量超干亿元,8个城市增速超过两位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资源错配理论,测度了内蒙古2012—2018年资源错配和GDP产出效率损失,分别计算了科技人力 资源、科技资本资源错配对GDP产出的作用。研究显示,内蒙古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过剩,东部和西部地区资源相对不 足;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相对科技资本资源对GDP产出拉动作用 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当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入第十二个年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规划》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011~2015年期间西部大开发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宗军  毛磊  王清 《技术经济》2011,30(8):44-50
选取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基于涵盖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4个方面并包括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各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但略高于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中部6省中,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河南次之,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