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内跨国纳税人,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造成了企业间税负不公,导致了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中国“入世”以后,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国际避税的动因和国际避税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构建一套系统的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对策措施,成为税务当局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避税的界限,明确的将避税界定在狭义的范围之内,分析了避税的成因,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探讨了避税所带来的经济及法律后果,明确了避税的脱法性质,分析了避税为什么是一种不可罚的行为。从而纠正了我们在关于避税效力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一个亮点就是第一次引入反国际避税地避税条款。在实施的一年多时间里其实际作用发挥如何,笔者运用博弈论分析认为,我国有关反国际避税地避税措施具有单一性,不能有效规范跨国企业国际避税地避税行为。本文借鉴国外做法提出了控制反避税调查成本和对避税行为加收利息或罚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研究,主要围绕国际避税的法律性质、避税地的功能、避税成因、避税效应、避税措施及其防范等主要内容而展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成果极其丰富,推动了相关国家税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避税的危害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避税,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它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之间的或者是一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行业间税负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以种种公开的、不违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纳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国际避税的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包括转让定价还有资本弱化、利用避税地等许多形式。各国为保护自己的税收收入保护本国正常经济秩序,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国际避税,既有单方面国内税收制度的完善也有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6.
合理避税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就我国企业主要的成本费用避税法、筹资方案避税法、投资方案避税法、用好国家优惠政策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避税决策是避税成本与避税收益的权衡。从收益上看,避税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的节约,提升企业价值。但避税行为也会带来许多显性和隐性的成本,因此,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最终影响取决于避税行为是否能被市场参与者正确、迅速地理解。以2005~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避税行为由于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会干扰...  相似文献   

8.
避税和税务筹划,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避税和反避税实质上是纳税人与税务之间的一种博弈,通过这种不断地博弈,逐步达到确立纳税人权利和政府权力之间的界限,使其既有利于国家税法的健全和完善,又有利于保持经济活力和保障国家税收增长。因此,要进行正确的税务筹划,做到合法避税,需要走出将避税等同于偷税逃税;认为避税有别于税务筹划;质疑税务筹划的可行性;税务筹划会导致税收征管力度弱化等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税收的实践中,跨国纳税人的避税方法变招百出,防不胜防.国际避税问题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棘手问题.各国政府和跨国纳税人之间的避税和反避税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税收管理部门对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现有的避税方式可能会慢慢地消失,但大量崭新的避税方式会被采用.跨国纳税人避税的努力和各国税收管理部门反避税的努力必然会推动跨国避税向更加隐蔽和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各种避税手段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部分企业进行并购的直接动因,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而各国对企业并购采取支持的态度,并辅之以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如免税、减税和延期纳税等,这给企业避税提供了途径.针对企业"以并购之名,行避税之实"的假并购方式避税现象,各国政府也相应采取了大量的反避税措施,通过限制性条款和严密的规则加以限定.我国企业并购反避税措施相对来说较薄弱,随着企业并购交易的日益活跃,要求加快税制建设,完善企业并购的反避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税收抵免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在主要采用直接抵免法,不允许采用间接抵免方法。应在国内税法中制定相应条款,明确规定税收抵免的主体和对象,完善对外税收协定。现阶段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是流向了避税港,应制定避税港有关税收制度,防止纳税人国际避税。对境外盈亏应不允许互抵,实行分国不分项弥补是较可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是核心,也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首要问题。因此,正确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不仅能保证地方政府及时、足额和恒久稳定地取得税收收入,而且有利于省级及其以下地方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对我国地方税收入及各重要税种收入的比重及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可提出选择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纵向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在分税制下,除非中央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corrective policies),否则其集中财政收入的过程可能导致实际的均衡税率过高。2001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所得税分成规则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央与地方收入关系和均衡税率的角度对规则变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使规则变化后的均衡税率尽量向帕累托有效状态靠拢,则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财政体制以克服规则变化对地方政府造成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从大中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现状出发,结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构建能融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能使经营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能保持正确运作,有效控制税务风险,达到在企业税务风险偏好内寻找最佳风险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事件分析法,采用上海市48个大型楼盘的住房交易面板数据,探讨了2008年末上海市营业税调整对上海住房价格的影响。文章认为,营业税变化与上海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营业税政策调整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是有效的,即2008年末普通商品住房营业税税负的减少,使普通商品住房在该事件后的价格增长幅度大于营业税政策未变的非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对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分析,介绍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对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以及对以后备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企业如何按税法要求进行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所得课税和流转课税都会造成产出下降和社会福利损失,对经济产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得出:GDP增加引起的流转税增加的绝对数量要大于所得税的数量,而我国所得税的增长速度要大于流转税的增长速度;所得税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但流转课税对就业产生负的影响;两种税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近期要实现以所得税为主体税或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双主体税是不必要也不可能的;另外,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力度要比流转税少,所以,加强对所得税的征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营改增全面扩围后,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作用将逐步消失,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重构地方税系是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均衡地方财力的视角探讨房产税与资源税充当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通过SPSS对应分析发现房产税与资源税的税基分布与地区财力呈现互补性,其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不仅具有可行性,且能够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房产税与资源税的征收体制,为其均衡地区财力,充当地方税主体税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税收公平原则是公平价值在税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个人所得税税负具有不易转嫁、税率超额累进等特点,能够有效调节收入差距,但从税收公平角度来看,仍存在着种种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本文主要从税率角度入手,首先解剖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在税率结构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然后介绍了外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中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税制建设应从完善现行各税种中涉及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种。当前应尽快开征水资源环保税、垃圾处理税和资源开采税,不宜开征排污税,燃油税也不宜纳入环境税范围;在完善我国环境税制方面,应把重点放在对消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以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