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安全、市场安全、金融安全、国家经济主权安全等方面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并从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金融监管、构筑保障国家经济主权的法律框架、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等方面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潮流。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各国在资源和产业等领域竞争的加剧,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从资源、产业、发展角度给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核心以及本质表现。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提高我国经济安全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芬  刘兆征 《经济问题》2008,(10):56-58
奥运经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造成奥运前后经济剧烈波动;导致奥运会结束后奥运体育场馆的经营出现亏损;加剧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出现奥运赤字。为了有效降低和消除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政府应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熨平奥运前后的经济波动;建立新型的社会化奥运投融资体制;严格控制奥运支出规模;大力发展体育和旅游等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爆发的第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但它毕竟是一场地区性的局部战争。战争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总的形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但战争对某些地区和部门确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战争对美国经济短期内虽有刺激作用,但长期看,却不能低估它的负面影响。战争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它正在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并给石油格局和石油安全带来重要影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可以从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从国际维度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承受的阻力和挑战也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国家利益观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格局红利,试图重构国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使得威胁一国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日益加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监管制度是规避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经济风险的基本手段。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应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又能保障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政府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安全例外条款对我国国防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于安全例外条款的特殊性,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解和实施该条款时,常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给其他国家国防经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国防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但是流入的FDI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FDI通过资本形成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贸易拉动效应加剧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FDI加剧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引发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涵盖了贸易、生产、金融和投资各领域 ,成为囊括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的庞大体系 ,其发展呈现一些新特征 :经济全球化在全球扩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 ;产业全球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发展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频繁发生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反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境况恶化 ,南北矛盾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率已成为影响一国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国对经济信息的争夺加剧。完善我国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体系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生产力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对经济信息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我国经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现有法律保护的不足,提出完善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在极大地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在意识形态、经济独立权、经济立法权、经济稳定性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又能够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是发展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雏护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利益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局限也日益显现.这些不足和局限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对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才能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全球化.世界各国纷纷签订各种国际环境协定,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本文对国际环境双边和多边协定的制定和签署进行了经济效应分析,指出国际环境协定的实施将对各国总体的经济福利、国际资本流动、各国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保科技进步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siz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38 countries between 2005 and 2018 and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is foun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marily through industrial digitalizaion. Further research show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which is great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shows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ote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owever,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clearly weaker than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ddition, scale ef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not strengthened by the digital economy. Therefor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their integration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与内生经济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当伟 《经济学家》2004,105(2):87-93
开放经济中,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把影响经济波动的国际因素传导到了国内。而这种负面影响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却被忽略了,正因为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超越其经济发展水平的“过度金融发展”问题。金融深化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通过资产组合、财富效应、国际资本借贷把国外影响经济波动的效应传导至国内;另外,金融发展还可通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传导外部影响。对样本国家进行分析的结果证实金融发展的确导致经济波动内生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都市圈所处的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考虑,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要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正视自身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压力,必须用世界的、战略的眼光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安全风险的宏观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又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集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于一体的现实国情,使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面临三大风险:经济增长中的"崛起风险"、经济成长中的"发展风险"以及制度变迁中的"改革风险".正确审视和妥善化解这三大风险,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中国经济要摆脱粗放式的运行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同时,还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和技术立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李华  薛成水 《经济问题》2007,339(11):48-50
尽管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相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但两国经济立法中存在的诸多不同之处直接导致了两国经济法发展的不同状况.在对两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立法体系及经济立法中政府干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三个方面的构想:在经济立法中应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建立统一的经济法体系;在经济立法中要规制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