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级市城镇化水平高值与低值相邻,呈"负空间自相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非农化、环境宜居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的对外贸易、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呈负向关系.广西及地方各市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契机,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避免各市间的恶性竞争,要加强经济建设,积极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同时,应积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新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就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回顾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关的研究,发现了乡村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社区、政府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探讨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模式,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协调为重要理念,所谓协调即与信息化、农业化和工业化相辅相成;同时让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相协调;市民化和人口积聚、公共服务相互协调。本篇文章以旅游带动城镇化为切入点,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型城镇化间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湘西州旅游和城镇化间的耦合水平较低,面临城镇建设与村寨保护、传统维持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需解决资金土地、居民参与、民居保护、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等难题。因此,要做好规划协同,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居民参与,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城镇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景区泛化等新型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战略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阐述了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在功能提升、要素整合、产业融合、时空拓展、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典型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已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关注的一大趋势,本文在借鉴以往旅游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机制,总结概括了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业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的五种模式,并对模式选择的匹配条件和情境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旅游特色小镇综合体不断发展,结合全域旅游产业链条,逐步发展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立足全域旅游视角探讨旅游特色小镇所面临的新要求,并对其发展路径加以分析,以助力各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西旅游城镇化经营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划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大桂林的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探讨了依据旅游目的地不同的发展阶段来推进旅游城镇化进程,提出了广西旅游城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旅游目的地和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按照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理论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镇发展新格局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扬州自古以旅游休闲和传统文化取胜,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繁多,依托"文化"与"生态"两张优质名片,已发展成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风景旅游城市。文章详细分析了扬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的现状,进而阐述扬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是支撑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化开发力度较弱和旅游从业者质量等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展开系统分析。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提出了"一体、两翼、三链条"的新郑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并就该路径的实现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特色城镇产业体系是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城镇产业体系,具有产业特色、区域特色、服务特色以及绿色特色等,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城要构建以船政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特色城镇,就要从精神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特征产业体系、附属产业体系和虚拟产业体系等五个方面,关注城镇居民受益、农业现代化和与周边旅游景点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是河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就必须走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之路。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型城镇化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城镇化建设反过来又推动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是产城协调发展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改革也在持续的进行之中。在最新一轮的社会变革中,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之中正在逐渐发挥着更为重大的作用,其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经济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也在持续加快之中,伴随着中国城镇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城镇外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何谓城镇化、城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关系以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向来存在互动关系,国家新型城镇化强调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特色镇的发展建设,这给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文章以广西的苗族村为例,通过分析其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下应从传承民族特色,保护和弘扬民族价值观;开发民族元素,发展民族独特绿色产业;培养"生态公民"意识,促进民族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完善民族文化发展机制,发挥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四个方面促进民族旅游开发及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山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丰饶,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如: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旅游生态环境制约、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延缓城镇化进程、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徽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缺失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发展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引导扶持;三产融合,多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等措施,以引导黄山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宜游"这一目标,义乌市应大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由"购物与会展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具体路径有:深挖义乌特色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留住美丽乡愁;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唤醒城市记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全域文明程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做出分析,并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对策:第一,打破行政壁垒,完善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二,基于市场需求,建立有利于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三,激励当地居民参与,有效促进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市化而言的,本文从充分认识蓬莱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入手,提出要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城镇化和旅游业两大经济热点催生城镇旅游业态,刺激了人们对城镇旅游的焦点关注和研究热潮。21世纪初,中国城镇旅游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崛起,城镇旅游研究达到了一个历史高潮。城镇旅游在国外并没有独立的研究地位,主要游离依附于城市和乡村旅游之中。由于小城镇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城镇旅游在中国天生具有独立的研究地位。综观中国小城镇旅游研究,城镇旅游的研究是从城镇分类研究中衍生出来。在城镇旅游效益的研究中,注重其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研究,并且城镇旅游对中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有重大的溢出效益。中国城镇旅游研究的重心是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近期慢慢开始关注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整个研究中城镇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较为欠缺。综述表明,无论是城镇旅游还是其研究越来越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两大产业部门应当从区位、经济、社会、行政和人力等影响因素着手,遵循市场主导、互动性、优势主导、创新性、效益统一、纵横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链、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化和人才培养战略等对策来推动两大产业的互动合作,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