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改革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改革走过了一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不平凡的历史。国家财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过去集中型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弊端,从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进行了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财政政...  相似文献   

2.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才队伍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部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要素。财政改革举措的落实与改革成果的巩固、财政发展的不断推进,都有赖于对财政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干部队伍的科学管理。为更好发挥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本文从人才培养、管理一般规律性认识出发.结合河北省财政干部队伍改革实践,对推进财政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基本方向、以预算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已经深入开展。财政既是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财政改革势必会影响政府行政方式和机制的变革。如何以财政改革为杠杆,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来引导构建公共行政体制,促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制创新,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一、欠发达地区财政存在的问题从公共财政与公共行政的视角来审视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1.拮据的财政现状是政府职能“缺位”的直接原因。欠发达地区拮据的财政特征十分明显。一是…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中国财政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向新世纪中国财政改革的深化,必须遵循依靠改革推动、突出科技驱动、坚持内需启动、强化管理带动、注重外向联动的改革思路;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财政职能边界,解决财政活动范围错位、财政职责范围越位、财政管理范围缺位的问题,尽快完成财政体制转轨、机制易轨、政策接轨、分配并轨;必须树立政府理财的发展观,在结构调整、财政体系、投资机制、财政后备制度等方面努力实现财政体制、模式、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转轨财政不同于一般财政的特殊性是其具有支付改革成本的职能,支付改革成本给我国转轨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要减小财政改革成本压力,须进行两层面创新,即在理论上要突破单纯从市场失灵角度来研究我国转轨财政职能的局限,确立支付改革成本在我国财政职能体系中的地位;在实践上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从"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支撑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支付改革成本为主",从而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上来.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近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内容,以及财政改革对我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影响,最后叙述了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饶佳 《中国外资》2009,(16):36-37
论文从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近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内容,以及财政改革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影响,最后叙述了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略论财政改革的认识误区苏中一误区之一:讨论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忽视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从逻辑上推导,大家是不会否认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不仅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而且包括各级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的。但是,真正思考这个问题时,人们多半是把注意...  相似文献   

9.
财政压力体现为财政收支缺口,既是一种客观现象,又有其主观性特征。财政压力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自主性程度、收入征管技术水平、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等。财政压力对财政改革具有促动作用,财政压力过大,必将引发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引起社会共同体的断裂甚至国家的崩溃,最终使全社会出现"全输"的局面。因此,通过财政改革缓解财政压力,形成稳定的"正和博弈"秩序环境,出现"包容性增长"局面,在蛋糕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是释放财政压力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是当前财政的热点话题,但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研究仍然很不系统。本文认为,民生财政是中国特色语境下的财政运行模式表达方式,民生财政体制的构建要与当前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相联系。民生财政体制改革要注重制度化,致力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深层次问题,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制度的实证分析和改革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财政制度的实证分析和改革设想吕炜改革以来,财政作为突破口,其体制虽然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分灶吃饭”、“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到地方财政大包干等多次变动,却始终难以满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财政体制在短期内如此频繁的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财政部推出了较大力度的公共财政体制模式的改革,开启了我国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序幕,也加快了财政改革的步伐。那么,这次财政改革究竟是在原有理论和体制上的修补即改良式的改革,还是对原有理论和体制的变革即革命式的改革?本文从现有理论出发,结合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文章论述阐明了我国的财政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革命,而非改良。  相似文献   

13.
刘尚希 《财政科学》2021,70(10):5-8
财政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财政知识传播能够为财政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源泉,为财政政策、财政改革有效落实提供助力,是财政知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财政知识传播过程中,应该用好通讯员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让财政知识更好地从财政一线和财政实践中来,建立智库联盟平台系统,更好传播财政知识.  相似文献   

14.
吕炜 《财政研究》2020,(11):43-55
理解和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内涵和实践经验是新时代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财政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作用,不仅构成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实践视角,还为探索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解释和逻辑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度分析方法。从财政的视角理解和认识中国改革的实践价值和制度意义,为形成和丰富中国自己的财政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场域,也蕴含着财政理论实现突破、发展的机遇和可能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改革刻不容缓,本文对对财政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简略观点.  相似文献   

16.
包吴磊 《会计师》2013,(9X):13-14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案,虽然这能帮助我国建立起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因为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会计系统,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也必须要改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3,(18)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案,虽然这能帮助我国建立起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因为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会计系统,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也必须要改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增收乏力、支出刚性增长、财政赤字逐渐扩大是税改试点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山区财政在缺乏交通、区位、资源诸优势的情况下,财政平衡面临的冲击更大,矛盾更突出。当前影响财政平衡的因素既有发展迟滞,也有机构臃肿、行政成本攀升、财政体制不合理、农村债务困扰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化解,实现积极的收支平衡将愈来愈艰难。本拟从农村税费改革与财政平衡问题分析入手,探索新形势下财政平衡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30多年的财政改革发展之路,风雨兼程、硕果累累。财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财政改革从"分灶吃饭"到"大包干",再到分税制;从两步"利改税"到利税分流,再到  相似文献   

20.
一、财政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财政运行处于某种失控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器,其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财政改革相对滞后,财政运行处于某种失控状态。据粗略估算,流转税的税负为11%,实际税负只有8%;关税税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