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调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十条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考察了中国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比较了相关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措施的不同特点:即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涉及的税种不同,货币政策转向时点不同,降息程度、低利率政策持续时间不同,流动性支持规模及方向不同;最后得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理财》2011,(11):34
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因素仍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如何保证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是贷款资金监管的重点。本文分析贷款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贷资金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调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十条具体的应对措施。其中一条就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竣形势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本文主要是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大方面对美国、欧盟、日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举措做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伞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伞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稳健。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  相似文献   

10.
透视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恰逢我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发端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很快导致许多欧美国家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开始显现。2008年9月以来,中央相继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等扩大内需举措,吹响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号角。我国所以用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要保就业、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海南金融》2009,(4):47-49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在高度证券化和高度衍生产品化的金融体系中,由金融创新所引发、因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失误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通过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金融创新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是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物,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本文基于政策设计的视角,对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下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增加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备性和效用性。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迫使各国纷纷审视金融法制的不足,尤其是在危机集中迸发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使多国决心变革金融法制体系.危机中一些国家凭借优质的金融ADR模式成功遏制了损害的持续扩大,而后危机时代的ADR立法也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考察这些国家金融法制模式,引进非均衡构造的金融保护机制无疑能为我国扭转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填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空白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运用GARCH模型和事件研究方法分析美国政府财政注资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中,财政注资能有效地稳定市场情绪和抑制金融市场波动。据此,本文为我国健全财政注资机制,完善金融安全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艳 《海南金融》2007,(4):19-23
本文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发现我国各区域金融生态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区域间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各区域金融抗风险能力、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同,以及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崛起中的东亚经济体遵循金融深化的发展思路,纷纷开始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亚经济体遭遇重创,韩国经济也陷入战后以来最严峻的时期。为应对危机,韩国政府果断地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逐渐走出了危机的阴霭。韩国与我国有着相近的文化、历史背景及经济增长道路,经济社会的可比因素较多,韩国面临的一些经济金融困境对我国是难得的“前车之鉴”。分析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无疑会给我国正在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敏波  梁爽 《金融研究》2021,492(6):21-38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不良金融债权在我国几乎成为金融改革成败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金融债权保护中双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单纯运用一种或某种方法进行保护已难以奏效,需要考虑系统的方法,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关注此次金融危机是否系一次全球性新型金融危机?它是否以一种全新的模式爆发?它与以往的金融危机相比有什么不同?本文拟从历史的视角,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情况、金融危机后政府的救市政策及其效果及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等角度对20世纪以来全球四次主要金融危机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通过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