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的春风,吹开了“文化民生”的新花,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相继免费开放。其中军事博物馆免费开放仅四天,接待观众就超过了六万人。这表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已经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免费开放以后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参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历来推崇诚实守信,鄙视背信弃义。但是,当世界向更加文明的境界进发,中国及其企业信用日益增长之时,仍有不少人对信用文明有所轻视甚至忽视。在一些领域和一部分人心目中,诚实守信者竟成了傻瓜,“食言而肥”者却为一些人注羡。如果说中  相似文献   

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4):F0004-F0004
本刊讯:2010年是太阳岛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本届雪博会以“雪舞太阳岛.欢乐中国行”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及中国的崭新成就和面向未来的美好憧憬,表现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共融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本届雪博会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总用雪量15万立方米,用冰量1.5万立方米。在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情、盛世中国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珠 《经济前沿》2008,(4):17-20
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概念提出的背景,阐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对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几点思考,给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和谐.从中国历史纵向看.人们心仪和追求它一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几乎是中国社会何时产生文明何时也就产生了“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从世界历史横向看。追求和谐社会并非中国专利和国粹,西方国家和谐思想同样源远流长。但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西方国家也好.在追求和谐社会理想过程中.均强调和谐需要节制。唯有节制才有和谐可言。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强世功 《开放时代》2023,(2):127-146+8-9
本文从“帝国-文明”的历史视野出发,基于地缘空间和文明形态将香港定位为中国立足大陆面向海洋世界、面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新边疆,提出“以边疆为方法”的跨文明研究方法,展现边疆地带对于文明中心的能动建构意义。边疆不仅可以推动文明中心吸收外来文明来丰富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边疆对于文明中心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会不断刺激、挑战乃至摧毁停滞腐朽的文明中心,推动文明的自我革新。基于这种研究路径,本文认为,所谓香港人心回归的“深层次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传统、中国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文明传统在香港交织、斗争和融合的产物,香港文化精神的“去殖民化”需要指向中国文明未来建构的更大视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香港为方法”,高度重视香港作为新边疆在中国文明未来建构进程中的积极能动的战略定位,并以此开辟“一国两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往往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工业环境的矛盾关系,而对于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缺乏关注,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生态文明内涵中的自然维度(人与自然)的一些理念要过渡到人文维度(人、人、社会)之中,这对于北京城市精神的理解是一个重要补充。我们可从“公平-包容”、“协作-创新”这两个脉络论述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北京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8,(4):F0003-F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美丽乡村建设的诞生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论坛”,将于2018年5月12—13日在浙江湖州举行。  相似文献   

9.
2020年12月11—13日,“‘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成立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期刊界代表就提高学术期刊办刊水平,充分发挥学术期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引导学术研究风向、推动学科建设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达成一致共识,决定成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并通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昆明宣言》。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8,(5):F0003-F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美丽乡村建设的诞生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论坛”,将于2018年5月12—13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这一重要讲话,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市全面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笔者认为,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的具体实践中.应深化“四个认识”.把握“三项原则”,利用“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赟  董李锋 《江南论坛》2013,(10):2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迅速深入人心。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近年来.江阴市山泉村以“美丽山泉村.幸福山泉人”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圆村民幸福梦的山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徐淑琴 《时代经贸》2004,(1):135-137
维亚康姆(中国)总经理李亦非曾放言.中国电视媒体原创作品目前做得最好的是电视剧。而从广大普通观众的角度来感觉恐怕亦是如此.好的电视剧热播.总能引起一波波收视高潮。与此对照.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却显得颇为沉寂和不为广大观众所知.观众印象中中国目前也没有象国外《探索》频道所播出节目那样吸引人的作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13,(7):34-34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5月初在浙江调研的时候讲到,当前工业被社会“边缘化”、“妖魔化”,很多人把工业文明和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对立起来,实体经济资金“脱实向虚”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门市宣传思想工作以“三贴近”为原则创新典型宣传.注重发现挖掘典型、培养塑造典型、宣传推广典型、坚持用先进的典型感动人、激励人、带动人,努力营造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为全力推动海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幸福新海门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树立生态自然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审美观、生态发展观等观念.“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实践过程,应当加强宣传;注重教育;倡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1于1916年,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它以历史悠久.藏品丰富、学者荟萃享誉中外。现任馆长季强博士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家”和“政府津贴”获得者,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历史的回顾今天,坐落于北京西四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陈列展览四积3900平方米,藏品12万余件,辟有国土资源厅、地球史厅、古生物厅、矿物岩石和宝玉石厅,每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首批授予“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称号,1998年又荣获北京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中国地质博物馆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协办的“202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定论坛”,将于2021年9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因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也许是因为中国企业“人治”痕迹深刻.又也许是因为中国人的“互赖性”,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于下属.尤其是HR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近中人网举办的两次“走进标杆企业”沙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