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最近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要求,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2.
过文俊 《产权导刊》2004,(11):22-27
中国的MBO在世纪之交掀起了一股热潮.2002年底,知名MBO专家--上海荣正咨询公司总裁郑培敏曾放言,2003年将是中国的"MBO年".然而事情并不像倡导者们设想的那么简单,2003年初,财政部一纸关于"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的建议,使异常火爆的MBO降温许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需要MBO     
2003年3月.财政部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出《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该函文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该函文称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自从该函文发出后,我国资本市场便再没有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即MBO)案例的报道.也即是我国MBO实际上已经被暂停受理和审批。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MBO在世纪之交掀起了一股热潮。2002年底,知名MBO专家——上海荣正咨询公司总裁郑培敏曾放言,2003年将是中国的“MBO年”。然而事情并不像倡导者们设想的那么简单,2003年初,财政部一纸关于“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的建议,使异常火爆的MBO降温许多。当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允许管理层收购仍可继续进行,但明令不得越过“红线”——“严禁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卖自买国有产权”。2004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对防范MBO可能引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也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国外的实践看,管理层收购(MBO)不失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中国MBO存在收购价格的起点不公平和运行规则不公平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财政部作出"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决定无疑是  相似文献   

6.
谈MBO的缺陷     
在七八年前北京四通公司实施MB0的时候,MBO对国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事物,但在近几年,这个舶来词却是财经界炙手可热的词语,也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名菜”。2003年4月份财政部发至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文件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7.
王振晴 《开放潮》2003,(5):27-28
近日,财政部建议暂停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审批工作。前不久,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说,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据了解,财政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国有资产评估处已经撤销,相关职能正在向新成立的国资委移交。  相似文献   

8.
MBO是指管理层控股本公司股票并占当比例股权的行为。公司管理层一般由各职能部门的高级职员组成,收购完成后他们拥有独立企业相当比例甚至全部股权,通常交易规模越小,管理持股比例越高。MBO在20世纪60、70年代初露端倪,80年代异军突起,从美国开始逐渐向其他国家延伸。本试图从恒源祥成功的案例来探讨一些有关MBO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给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2004年郎成平教授所引发的有关国企产权改革大争论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国资委下决心“大型企业不能搞MBO”。与此同时.国资委还是允许一些中小国有企业继续探索MBO。两年来针对MBO是对是错,是应该规范发展还是应该全部遏止存在着诸多争论,这也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  相似文献   

10.
MBO即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具体讲就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创新,MBO运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值得在中国推荐的企业并购新思路,但在我国现有经济环境下,对MBO存在着种种制约.本文通过对MBO中西方对比分析,阐述我国企业开展MBO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吕臣 《上海经济》2006,(5):65-67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财政部已经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函,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设施后再作决定”.不过,财政部和原国家经贸委相关部门未与予以正式回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MBO)刚刚起步,但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解决企业产权问题。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如何发展MBO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本文对相关的争论进行了理论综述,认为明确中国MBO的实施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MBO有一个科学理解;另一方面,本文对MBO的定价原则、融资问题、实施效果和实施环境进行了理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企业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它对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巨大,引发、带动了并购的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MBO有所降温,到了90年代末期,管理层扩大持股比例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经营权与所有权呈现融合的趋势,MBO重新日趋活跃。一、我国企业MBO的特点我国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这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3:中国上市公司MBO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有关上市公司MBO题材的红红火火与证券市场的不景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MBO基金”、“反向MBO”、“另类MBO”等时髦词汇被各大媒体争相炒作,业内人士预计:2003,将成为中国的MBO年。 究竟上市公司MBO在中国前景如何?是否存在可复制的模式和版本为企业家提供参考?企业在实行MBO之后绩效会产生何种变化?尽管MBO的话题被越炒越热,但很多正在进行MBO或有MBO计划的企业家对上述问题却并不甚明晰。 为此,《新财经》本期邀请中国专业经营者持股的咨询机构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推出“2003·中国上市公司MBO报告”,以专业的视角剖析中国目前上市公司MBO的成功案例,未来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可行性分析,以及MBO对企业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5.
MBO在我国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中正在兴起,在已经实施的众多案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的确定、收购主体的合规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违规违法现象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有效实施MBO的关键:规范MBO融资渠道,使MBO融资合法化、透明化;规范MBO定价依据;完善MBO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MBO后企业运作监管等。  相似文献   

16.
走近中国MBO     
中国的MBO管理层收购方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相当程度上是对那些发展过程中所有权不清的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理清,是对企业创业者贡献的一种补偿,而国外标准意义上MBO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过度分离造成的管理低效、代理成本升高的作用变得次要,因此MBO的方式只适用于解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不能作为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7.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一绿在2002年被理论研究者赋予了“国有资本退出新渠道”的色彩,就注定要继续成为2003年的财界主角,因为在我们这个对现代企业制度如此渴望、对国有股本独大劣根性体会如此之深的转轨国家。MBO实在是一个颇有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韩德宗 《浙江经济》2003,(19):52-53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国家曾掀起了MBO的热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MBO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普及,1997年以后进入了中国。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方式,一种制度的创新,MBO在中国究竟是否可行,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企高管钟情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研 《新财经》2010,(1):57-59
2004年8月,郎咸平撰文指出,TCL、海尔、格林柯尔等大企业存在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他认为.MBO是用银行的钱,变相收购国家的资产。郎咸平的言论,引发了一轮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的MBO是非之争。  相似文献   

20.
融资方式是各界对我国上市公司MBO中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区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两类主体,对MBO后上市公司迫于管理层还款压力而进行高额派现对不同类型股东财富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发现MBO后高额派现对管理层有利,而对广大外部中小流通股东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