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8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对第二、三产业的集聚均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于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通过对数字金融子维度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好地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但数字化便利程度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金融集聚在对核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技术扩散及带动产业调整等途径刺激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上海金融集聚不仅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还对江浙经济增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上海金融集聚对江浙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简单的综述,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本文以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推动进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宏 《时代金融》2013,(15):176
随着我国金融产业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集聚生成动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金融产业集聚生成动因复杂多样,从不同角度来看,金融产业自身高流动性加速了集聚的形成;当金融产业发展至高级阶段,其对经济的主导性促进了金融集聚;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金融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金融集聚相关理论,运用区位熵原理构造了天津市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指标,采用2000~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天津金融集聚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溢出效应显著;银行业集聚对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对二、三产业的发展溢出效应显著;证券和保险业集聚对天津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但促进了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知,天津金融集聚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集中表现为银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调整;非银行类金融业集聚整体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不足;天津金融产业本身存在结构失调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欠发达地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区域间协调平衡发展.肇庆市山区板块属于广东的欠发达地区.本文通过介绍肇庆山区板块的产业集聚为其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提出了金融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并通过目前金融对肇庆山区板块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分析,提出推动和完善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整合金融资源结构、加快区域金融结构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金融集聚的具体内容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利用2001—2012年数据得出了衡量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程度的区位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描述中国各省市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最终因子,并通过模型的建立来检验金融集聚对金融企业竞争力发展的作用,进而使金融集聚促进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金融成长至高级阶段成为经济主导与核心,其对经济的主导性促进了金融集聚。从空间经济学及相关的视角来看,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所要求的金融主体的空间邻近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金融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后,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始研究金融集聚现象,提出了区域金融,金融地理学等理论。金融集聚可以通过金融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金融集聚现象,提出了对金融集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产业是经济的核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产业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本文主要从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形成动因、效应及实证分析方面对学术界有关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以期为今后的金融产业集聚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差距、产业集聚与税收竞争——基于区域差异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区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利用我国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中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税费负担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税费负担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显著。对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租则需加以引导,借以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集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推动实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较高,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较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则相对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以技术创新作为门限变量可以发现,金融集...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及集聚因素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集聚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不仅能缩短地区收入差距收敛的时间,而且能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4.
依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考量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城镇化率大部分集中在HH象限(高值集聚)和LL象限(低值集聚),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国层面,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业集聚对本省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能促进周边省份的城镇化;分东、中、西区域层面,东部地区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具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应加强金融业集聚区建设,构建金融业集聚推进城镇化作用机制,在东中西区域科学布局建设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LS方法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为对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贡献。其中,物流业、金融业、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利润率的贡献依次递减,表明现阶段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大。鉴此,应构建国家价值链,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加大科学和教育的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助于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联合面板数据模型,从金融集聚驱动机制角度出发,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对金融集聚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信息自由流动和规模经济对金融集聚影响效应远高于政府政策效应,从而表明我国金融集聚程度提高转向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其中,东部地区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程度较大,中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来驱动,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是提升地区或产业竞争力的两种重要途径.通过对两种竞争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度和互补性,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最大化地获得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效果,提高地域专业化和集聚水平,分享全球分工优势.  相似文献   

18.
租赁具有融通资金和商品交易的双重功能,具有其他金融产品部不替代的职能,在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职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不能没有金融租赁业的参与,本文从租赁业务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地级城市开办金融租赁业务的经济基础、地级城市开办金融租赁业务的必要性、开办地级城市金融租赁的建议四个方面,对地级城市开办金融租赁业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呼包鄂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嵌入式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并为呼包鄂城市群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集聚特征,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发现省际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高-高、低-低的聚集趋势。通过构建多维度金融发展指标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金融集聚、金融开放度均能有效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并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开放度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正向溢出效应从2015年之后转变为负向溢出效应,通过更换权重矩阵发现结论依旧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