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村镇银行是为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填补空白和引入竞争解决现有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位问题而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本文通过村镇银行社会网络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对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核心竞争能力对于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在社会网络与核心竞争能力之间承担完全中介的作用,而核心竞争能力在隐性知识共享与村镇银行经营绩效之间承担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流动性创造视角,利用我国21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研究了银行贷款价格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符合"竞争-脆弱"假说,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贷款价格竞争通过流动性创造对经营的风险产生影响。信贷风险呈现逆周期特征,整体经营风险呈现顺周期特征。大型股份制银行在贷款市场具有"风险转移效应",凭借其较大的市场势力将竞争带来的风险通过流动性创造进行转移,但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的影响,竞争带来更大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长期银行借款为研究样本,根据银行网络的特点,构建了银行贷款竞争关系共同网络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市场共同度构建作为边权构建了加权竞争关系网络模型。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分析银行竞争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属性。实证研究表明,银行竞争网络的节点度服从幂率分布;银行竞争关系网络具有异配性;网络有较大的集聚系数与较小路径长度,具有小世界特性;有助于了解银行内部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并探讨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技术非效率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确实存在,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计提效率相近,但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的规模、管理水平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效率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因此,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应全面提高银行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完善计提方法和动态拨备计提体系。  相似文献   

5.
江曙霞  刘忠璐 《金融研究》2016,438(12):63-77
本文以中国2004-2015年141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资本质量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据此检验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1)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贷款发放起到抑制作用,而核心资本充足率激励银行发放贷款,两者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时期增强,但在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减弱;杠杆率仅在Basel III 监管预期时期,才逐渐提高银行发放贷款的审慎程度;(2)在贷款结构方面,与公司贷款相比较,个人贷款增速对资本质量的反映程度更为敏感;杠杆率可以有效地支持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发放公司贷款;(3)在典型行业贷款方面,核心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增速较低而制造业贷款增速较高,但这一偏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股权结构在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中的异质性作用。就贷款基准利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会随其上升而显著下降,而城市商业银行对其变化反应并不敏感;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其变化反应最不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结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对货币政策反应也存在差异;对于上市银行而言,货币政策不易传导至银行贷款渠道;股权集中度与第一大股东性质在银行贷款渠道中不具有异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可获得性对于鼓励城乡居民借款进而刺激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居民借贷作为家庭消费金融意识和需求的体现而备受关注。以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13946个中国家庭入户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对借贷途径(银行贷款、亲友及民间借款)的影响。研究发现:(1)户主年龄、家庭资产和家庭规模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有显著影响;(2)户主学历对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亲友及民间借款基本没有影响;(3)农村家庭对借款的需求较大,比城市家庭获得更多银行和亲友借款;(4)社会网络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结构是集中反映当前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特征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1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产权结构差异对银行贷款中风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放贷过程中,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更加谨慎,上市银行比非上市股份制银行更为谨慎.此外,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银行贷款风险对存贷利差的变化并不敏感,对此尚未完成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作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9.
产权结构是集中反映当前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特征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1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产权结构差异对银行贷款中风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放贷过程中,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更加谨慎,上市银行比非上市股份制银行更为谨慎。此外,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银行贷款风险对存贷利差的变化并不敏感,对此尚未完成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作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7—2020年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从规模效应、风险结构效应、成本收入效应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并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存在直接负向影响与间接正向影响,且综合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国有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具有负的政策效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显著的政策效应;绿色信贷业务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中规模效应、成本收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银行微观特征、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根据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以Lerner指数为银行竞争度的衡量指标,并采用SYS-GMM估计方法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度较低,并且出现了波动下降,没有形成稳定均衡的垄断竞争结构;经营效率、业务多元化程度、资产质量和存款依存度与银行竞争度显著负相关;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越低,则商业银行竞争度越高;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差等外部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商业银行竞争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国2011年沪深两市 A股的628家民营上市企业的贷款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量与银行到企业之间距离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银企距离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的银行贷款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了竞争关系对企业外地银行贷款的抑制作用不是表现在区域的银行网点的竞争,而是地区的金融发展。因此,应重视银企距离,加大地区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平 《金融论坛》2014,(5):22-29,37
本文利用中国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后的省区动态面板数据,对贷款利率上浮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效应进行检验。贷款利率上浮将显著缓解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供给约束,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对个体私企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并没有表明银根紧缩使个体私营企业取得贷款会比其他借款人更难。在影响银行对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投放的因素中,银行贷款供给能力的变化可能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也许是银行对这一群体的贷款投放意愿。因此,为了缓解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供给约束,必须加快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4.
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存贷利差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6家上市银行2005~2009年的日均数据,经比较分析表明4家大型银行的存贷利差持续、显著高于2家股份制银行。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各银行之间相差不大的存款平均利率,而在于贷款平均利率。股份制银行贷款平均利率较低,源于低利率票据贴现的比重较高和公司贷款的利率较低,这两者意味着股份制银行可能在竞争中采取了比较激进的策略来争取客户。利差收窄背景下各银行纷纷采取的以量补价策略,既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为此,商业银行应大量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但这可能需要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15.
李琳  粟勤 《金融论坛》2011,(4):51-58
本文利用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调查问卷数据,研究了关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银行办理的业务种类越多,贷款的可获得性越大;当中小企业业主或主要管理人员是银行的VIP客户时,贷款的可获得性显著增加;银企关系持续时间和银企距离对贷款可获得性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从总体上看,大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低于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考察由于资金连接导致的僵尸企业对银行的风险溢出。研究中首先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僵尸企业和银行的风险关联,并采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不同风险分位数水平下的僵尸企业风险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和僵尸企业的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僵尸企业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存在正向贡献,僵尸企业风险加剧时风险溢出效应也随之增加;大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僵尸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也是僵尸企业风险外溢的重要受关联方。研究结论对厘清我国僵尸企业处置方向、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加强重点金融机构和僵尸企业监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银行家》2014,(11)
正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不振,不良率升高。商业银行资金投放面临行业和客户选择困难。本文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比较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投向进行分析。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贷款行业分布情况整体情况从整体上看,国有银行贷款总额为37.66万亿元,股份制银行为13.65万亿元,国有银行是股份制银行的2.76倍。其中对公  相似文献   

18.
刘青  刘志远  张健 《金融论坛》2007,12(2):27-33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拔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拔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贷款的比率、期限和成本三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关联有助于延长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和降低其贷款成本: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融关联.银行关联和非银行金融关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但二者在缓解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效应:非银行金融关联是民营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金融关联形式,并且在缓解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方面比银行关联更有效;货币紧缩时期。金融关联能够延长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但不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在贷款比率和贷款成本上面临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