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月来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胰瘘患者23例,与非胰瘘51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术前指标等比较,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对胰瘘患者进行治疗,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本研究共有23例患者发生胰瘘,胰瘘发生率为31.1%(23/74),胰瘘死亡5例,死亡率为21.7%(5/23)。与非胰瘘患者组比较,胰瘘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胰瘘患者,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与胰瘘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腹部手术史、术前总胆红素、术后感染、术中出血量、胰管直径等五个单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故将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管直径(≤3mm)及术后感染为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瘘是胰十二指肠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具有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对胰瘘的高危因素应给予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8例,均实行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出现,总有效率为100.0%,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胆瘘1例,胆道出血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肝部分切除术的疗效确切,术后残石率低且结石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胃吻合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选择21例施行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为捆绑式胰胃吻合。结果本组全部治愈。出现哮喘患者1例,因哮喘发作延长胃管留置时间,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手术简单、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提高了治愈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一种支持疗法为食道癌术后患者既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治愈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营养支持疗法。方法将6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及治愈率情况。结果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营养的食道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肠粘连、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全肠外营养患者。结论食道癌术后患者经鼻肠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患者术后营养均衡,无并发症发生,且康复出院提前5~10d。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接诊的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联合肝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以及胆肠内引流重建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10例患者随访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52.3±21.2)个月,其中3例患者胆道感染,无结石复发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诊断失误以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需再手术,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总管囊肿的再次手术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临床中低位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5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效果。结果2例术后1周内产生吻合口瘘症状,1例二次手术造瘘,2例保守治疗痊愈;2例术后发生肠梗阻,保守治疗痊愈;10例吻合口早期狭窄,术后10天扩肛痊愈。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准确地把握适应证,适宜作为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结果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15例患者肠功能恢复快,无吻合口瘘、腹腔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复发的手术方式。方法腹腔镜下用疝修补针在操作钳的配合下2-0不可吸收线内环口高位双结扎,然后将脐内侧韧带覆盖在疝环薄弱区,韧带固定点缝在外环口外侧和上方的腹外斜肌建模上。结果本组900例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高位结扎后再利用脐内侧韧带覆盖修补疝环薄弱区可预防复发,且术后患者无任何牵拉及不适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临床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接受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对比治疗前后排便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统计术后复发与转移情况,观察存活率.结果术后半年,患者的排便功能较治疗之前,出现显著改善,比较差异P〈0.05.术后出现4例吻合口狭窄与3例吻合口瘘,并发症比例为4.4%.随访年限为0.5~5年,共123例存活,存活率为76.9%.7例局部复发,5例肺转移,19例肝转移.结论针对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套入式吻合保肛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控制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出现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人工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8月接收诊治的80例慢性肾病5期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行人工内瘘成形术,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10mL+生理盐水250mL)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50mL),每组各40例,疗程均为6d,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血栓发生率,P<0.05两组发生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吻合血栓发生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10.0%,治疗组吻合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人工内瘘术后血栓发生率,临床防治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对4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了LC手术,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45~170min,平均60min,住院时间3~10d,平均住院5d,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损伤及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后出院,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结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出血少、痛苦小、安全系数高,术中应重视Calot三角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胃瘫的治疗体会。方法整理我科糖尿病胃转流术病例资料,对其14例出现胃瘫症状的病例进行治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总结。结果术后胃瘫发病时间范围8~11d,主要的病症表现为呕吐(含有胆汁)、腹胀等,通过综合实施中医疗法、药物疗法等有效措施,所有病例均在3个星期内治愈,其中有28.6%(4/14)在7d内治愈,42.9%(6/14)在7~14d治愈,28.6%(4/14)在14~21d治愈。结论针对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胃瘫的病例应及时治疗,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胰腺囊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2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放化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例患者未行手术于1年内死亡,其余患者均手术切除,术后2年死亡4例,其他患者中1例出现腹腔感染、1例胆瘘、3例胰瘘,经保守治疗,均得到良好控制,误诊3例。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未出现并发症,误诊1例。结论胰腺囊性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胃切除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患者,采取胃肠减压管护理、腹腔引流管护理、营养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后,21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胃切除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患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后给予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等,对症状、体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术后1d开始进食,抗生素治疗3d,术后体温>38℃者3例,余正常,术后7~10d均出院,后有1例出现结肠炎,经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吻合口狭窄、肛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儿排便困难、腹胀、便秘等症状已消失,大便能成型,每日1~2次。结论做好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根治术的护理,可最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肛吻合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肠贮袋代管吻合进行手术,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后20~30d内患者的大便次数为15~30次/d,手术后3~6月减少至5~15次/d;观察组手术后20~30d内患者大便次数为10~20次/d,手术后3~6个月大便次数下降至3~5次/d。对照组发生手术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发生手术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2.0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肠贮袋代管吻合手术的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手术优点及相关适应症、手术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5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手术完成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97.5±3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5.5±26.0)ml,术后平均住院日(7.5±2.3)d。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易于掌握、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81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早期术后并发症共24例,其中,腹腔内出血3例,肺部感染11例,吻合口梗阻4例,吻合口痔3例,营养不良3例,多数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术后观察并及时处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月间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疗效。结果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10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消除了黄疸,去除了结石,术后随访5~10年,92例(92%)患者未发生胆总管盲端综合征或胆管炎,8例(8%)患者出现发生胆总管盲端综合征或胆管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胆总管盲端综合征或胆管炎的均为吻合口径均小于1.5cm,且吻合口的位置高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前侧侧吻合患者。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较好,术式简便、安全,适合于年老体弱、高危、急症对复杂手术难以耐受的患者。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径应大于2.5cm,且吻合口的位置要低,防止逆行性感染及胆总管盲端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瘘进行临床观察及探讨,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瘘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十二指肠内减压及静脉高营养等合理的营养支持。结果 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6.36%;死亡患者2例,死亡率9.09%;未完成治疗患者1例。结论十二指肠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十二指肠内减压及合理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是十二指肠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