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雪  廖强  王钰涵 《当代财经》2023,(3):144-156
基于2008—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季度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对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的概率以及业绩预告的稳健性和精准度。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改善管理层激励不足和健全监督机制两条路径提高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在分析师和审计师治理不足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随控制链的延长逐渐减弱。因此,需稳步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范围,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架构和监督水平全面优化,确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行。  相似文献   

2.
如何通过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可以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及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对国企分类进行监管是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基础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解决了国资委职能定位的二重性,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将行政权力转化为经济权力。当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并不会伴随其组建自然而然地实现,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其独特的企业法人地位、治理机制和国资机构的监管权力清单。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投资管理按照投资的方式可以分为公益性投资、基础性投资以及竞争性投资三大类,并且这三类分别由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承担。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5.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既能因预算约束硬化而强化融资约束,又可通过形成股权主体多元和融合的股权结构而改善公司治理,尤其是对企业投资形成有效约束。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国有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的股权性质和持股比例数据,从"质"与"量"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影响结果来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从影响程度来看,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产生的股权主体多样性和融合度(制衡度)对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也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作用机理来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机理主要在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而非融资约束的强化。上述研究发现对新时期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践中,对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系的认识更加明确清晰。未来的监管要向市场化、法制化转变;要准确把握国资监管机构对"两类公司"的授权事项;以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实行分类监管,从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也应不断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更好地实行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是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举措。国资委自2014年开始逐步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央企实施“以管资本为主”的试点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出发考察了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的经济后果,采用2010-2018年沪深A股央企上市公司数据,结果发现:受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影响的试点央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且在股权集中度更高、金字塔层级更短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对于那些政策性负担更大、代理问题更严重、受到薪酬管制更小的试点央企,其薪酬业绩敏感性在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后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上述结论不仅从高管薪酬契约的视角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制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推动国资监管体制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平台,其能否顺利运营已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山东、四川、广东、重庆五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考察发现,各省市投资、运营公司数量、类型、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重庆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经验丰富,表现出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持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和政府间构筑了"隔离带",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国资监管架构。未来,要理清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责边界,创新监管授权的"负面清单"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改革,规范和完善管控模式,做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差异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界面或隔离层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其在功能定位、股权关系、公司治理、运营机制等方面与一般商业投资公司、现有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存在一定差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主要任务就是试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行机制,界定其与政府、与所投资企业的关系,为实现以管资本为主探索道路.可开展商业类和政策类等不同类型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要对试点进行评估和比较,特别是要对不同类型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效果、参与试点的企业与没有参与试点的企业进行比较,综合评估,择优推广.要避免通过简单翻牌、行政拉郎配等方式来建立这类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可依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来推进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等改革.改进试点工作的组织与推进机制,为顺利开展试点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协同视角,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中央企业重组对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央企业重组能够长期性地改善国有资本效益,并且这一结果在不同重组方式下存在差异。机制检验表明,中央企业重组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非加剧市场垄断来提高国有资本效益的。进一步检验表明,深化国企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能够对中央企业重组起到政策协同效应。最后,中央企业重组还能够通过退市清算、产权转让等形式促使国有资本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布局重要行业并聚焦主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及时回应了国企重组特别是央企重组效果及必要性的重要关切,而且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褚剑  陈骏 《财经研究》2021,47(3):50-64
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近期政府机构改革将国资委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外派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与国企治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出发,考察了审计监督的国企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果在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经历越久、审计监督力度越强以及国企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薄弱时越显著,而地方主政官员干预会弱化审计官员的审计监督改善国企治理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还能减少国有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提升创新绩效,最终增加公司价值.文章从审计官员角度深入阐释了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和国企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对于监管层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于建立以管资本为导向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三级架构,落实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职能清单,明晰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从决策、激励监督、制衡三方面优化治理机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的核心,应分类设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行不同类别授权经营模式的差异化方案。现阶段,中央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可直接改组成为相应类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地方国有企业可先构建国有资本流动平台或改组有条件的地方国企集团总部成为资本投运公司。但从长期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都应落实分类改革,确保国有资本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类改革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的治理机制和外部的国资监管体制的完善进行。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行层级管理;治理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进行选择;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当市场化。国资采取分类监管的方式进行,并通过立法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实施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展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仍未得到系统性解释。本文以中央和地方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为什么既要有效授权又要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来探究其创新驱动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的资本经营模式和“功能定位→履职授权”的资本授权模式,两类公司探索并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2)两类公司通过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社会网络关系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能力提升,形成以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路径。(3)利用对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以此完善可能的创新驱动路径选择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双重因素视角探索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创新驱动路径,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组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是我国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关键。应依据国有资本的功能定位,按照"改组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组建或改组不同类别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由人大国资委直接管理,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方式经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逐步到位。从事实业投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要逐步向专司资本运作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变。  相似文献   

16.
国企分红、过度投资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起我国推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终结了国企与国家之间"缴税留利"的分配关系,该项政策旨在健全国企分红机制,改善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然而现行实施方案能否有效实现国资预算的推行初衷,却值得质询。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并检验了国企分红比例、国资预算实施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有助于抑制国企过度投资行为,但现有国资预算制度却因其有限的实施范围而无助于提升国企资金的配置水平。最后,本文就改善国资预算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行与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手段.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市场化的资本运营主体,对出资企业以管资本的方式行使出资人权利,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干预实体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构建高效运作的市场化出资人机构,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运行和治理机制.既要尊重投资运营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又要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和权力过度膨胀,重点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国资委如何管投资运营公司.国资委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另一方面要提升参与治理的能力.二是投资运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何设计.重点是要防止市场化运作下的内部人控制,同时释放公司的经营活力.三是投资运营公司如何管出资企业.投资运营公司要遵照商业规则,以管资本的方式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做出资企业的“积极股东”.  相似文献   

19.
建议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的原则改进政府管理国资的机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分离的原则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政企分开、权责一致、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具体改革思路为:抓住一个关键,即抓住政府管理机制改革这一关键问题,推动国有经济的整体改革;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减少行政干预激发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活力,二是建立国有资本布局动态调整和国有资本收益合理使用的有效机制;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用3年左右时间,改进政府管理国资的机制,同时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第二步再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新的国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光伟  殷皓洲  刘星 《技术经济》2021,40(10):162-172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经济后果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解析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社会责任综合指数实证检验发现:社会责任指数与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抑制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并在投资不足企业中作用更显著;企业短期社会责任变化对投资效率作用不显著;在内部利益相关者、非国有企业、非发达地区样本中社会责任承担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独立董事声誉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盈余管理程度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企业投资决策前置因素,为当前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