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绵绵 《中外管理》2011,(12):96-9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代表海尔集团对《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衷心地祝贺!我认为,《中外管理》杂志独特的优势就是她坚持服务为本,她是怎么做服务的呢?她搭建了一个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官产学恳谈会。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11,(1):12-12
本刊新浪微博——中外管理(http://t.sina.com.cn/zwgl)自2010年8月开通以来,实时更新充实内容,在分享精彩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广大读者对《中外管理》的关心与关注,感受着与大家沟通的便捷与亲近,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3.
刘玠 《中外管理》2004,(12):85-86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杨总编.认识了《中外管理》。尽管认识时间很短.但《中外管理》的品位、对管理的认识深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很多论坛邀请我去演讲我都拒绝了.却亳不犹豫地接受了杨总编的邀请。  相似文献   

4.
魏家福 《中外管理》2005,(12):40-40
我们是同道者 《中外管理》杂志是一本我很喜爱、很优秀的企业管理杂志。在1999年到今年5月.担任理事长期间.我曾先后参加并主持了两届《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官产学峰会”.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外管理》杂志及其举办的“官产学峰会”14年时间里在广大企业界、学界所积累起来的品牌与信任.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11,(10):38-39
→作为《中外管理》理事长,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与《中外管理》有长期而深入的交流,得以让《中外管理》在对海尔的长期跟踪报道中,能不断提炼海尔管理的精髓与读者分享,成为让外界理解海尔管理思想与实践不断演变的第一平台。  相似文献   

6.
成思危 《中外管理》2011,(12):92-95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能够应邀出席《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的晚宴。首先,要向《中外管理》的创业者们、员工们、顾问们,以及在各个领域支持《中外管理》的同志们表示热烈地祝贺!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12,(4):150-150
她是《梅花三弄》之《水云间》里的汪子璇,她是《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她是《原野》里的金子.她是《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嫦娥.她是《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她饰演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角色,她是陈红。  相似文献   

8.
《中外管理》2011,(10):44-45
→彼得.圣吉在西方管理学家中,是极特殊的一位,也是《中外管理》在15年前看到其特殊价值,率先在中国企业界深度推荐和实践宣导的—位。正如2004年彼得·圣吉专程参加“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时,本刊杨沛霆总编发出的感慨;  相似文献   

9.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9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纳斯达克,一条关于中国的企业高峰论坛信息不断地在纳斯达克电子展示大屏上循环播放——向全球展示和介绍着由《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主题和内容、与会嘉宾、发起背景、历届精华,同时展现了中国企业与 《中外管理》杂志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经营机密同样重要 《中外管理》:最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涉嫌窃取商业秘密的案子越来越多,但到底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有很多人还不能有很明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外管理》2005,(12):116-117
压轴是好戏。《中外管理》年会最后一场直击“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尤其妙语翻飞.精彩纷呈.令人大呼过瘾,不亦乐乎!热闹之中.方家们仅仅是在争论概念吗?其实它拷问的是一个阶层的社会价值和它存在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外管理》2011,(10):24-24
→企业家如何自我保护?这是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经营的核心问胚,也是《中外管理》长期关注的重要命题。从1995年到2001年,每当民营经济面临重要考验的时刻(前者是中国经济开始宏观调控不久,后者则是中国加入WTO),《中外管理》都在“官产学恳谈会”上就此命题进行深入探讨。而“想大事,做实事,不出事!”则是2001年“第1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杨沛霆总编对企业家的重要建议之一。虽然这“三事原则”是《中外管理》长期秉持的核心理念,但此时提出则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13.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能够应邀出席《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的晚宴。首先,要向《中外管理》的创业者们、员工们、顾问们,以及在各个领域支持《中外管理》的同志们表示热烈地祝贺!我和沛霆先生是1997年在香港开会的时候认识的。因为当时我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  相似文献   

14.
《中外物流》2006,(7):81-81
2006年6月20日.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办,《中外物流》杂志社和北京捷通时代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06中国供应链管理论坛”在深圳金碧酒店胜利毕幕。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嘉宾通过主题演讲.互劝交流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外管理》与台湾《管理杂志》合作组织了50多位内地企业老总赴台考察,走进著名台湾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感慨颇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我随《中外管理》杂志“中外管理全球行”到日本进行企业考察。其中,未来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未来”)的文化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7.
孙晓华 《中外管理》2003,(12):17-17
大家好!在第十二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全国工商联,向主办者《中外管理》杂志社和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中外管理》2006,(1):101-102
《中外管理》2005年年末所做的一项企业调查反映:公司老总们有三分之一强出身于营销。但是深度采访却告诉我们:粗放型,一刀切,简单化.是目前企业营销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导致了企业的营销业绩和运作环境越来越恶劣。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1,(10):52-53
→作为《中外管理》的老朋友,“定位之父”艾·里斯以86岁的高龄,仍在深切关注中国企业的营销活动。三年来,他每个月都会在《中外管理》对中国企业关注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见每期市场营销栏目),即使作为整理专访的人,读来也往往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0.
“我原来一根白发都没有……”对《中外管理》说这话时,原海信集团副总裁.科龙集团董事长汤业国指了指自己的头。每天都要面对千头万绪的科龙岁月,让他的头发白了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