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一词,曾经属于拉美和东南亚,典型如阿根廷这样经济金融危机频发的国家.美国是否会陷入如阿根廷的金融死亡循环呢?笔者试图从危机原因和两国货币地位角度比较两个国家危机的不同来做出解释,并对人民币今后的走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世人清晰地意识到:当前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全球失衡、导致各种金融经济危机、社会矛盾乃至战争冲突的罪魁祸首。因此,重建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大国,同时又是美元霸权的现实受害者,必将责无旁贷地担当重任,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公平合理,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不懈努力,因为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重大利益所在(杨松,2011)。  相似文献   

3.
"医改"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既是对公民权利问题的回应,又是治理社会危机问题的一种政治努力。就权利而言,那些缺乏医疗卫生保险的公民是否应该得到政府的帮助而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权?从危机的视角来看,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不断膨胀,无论是个人、社会保险机构,还是政府都已面临严重的支出负担压力。一旦个人无法支付医疗卫生费用,医疗保险机构与政府由此造成的入不敷出以及财务赤字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性的医疗危机就爆发了。因此,医改就其性质而言,可以被视为如何通过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以实现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控制和公民权利保障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导相关国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利益核心区,两者可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不仅符合各方利益,而且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改善国际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国家已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投融资机构、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国博弈下的货币主导权竞争、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及区域安全等方面挑战。需要相关国家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协作、深化经济合作、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虽然当前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有很多,但是面对金融危机时,国际社会做应当做的不是寻找美元的替代品,而是纠正导致金融危机的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下世界货币体系的革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及政策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所酿成的,但在经济全球化奈件下,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的金融风险及危机,却通过美元的无约束发行,酿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惟一选择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文佳 《经济问题探索》2014,(6):132-136,142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体现出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新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无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国际上要求改革现行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当贸易逆差的守成大国,由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困扰,很难承担许多相应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义务时,贸易顺差的新兴大国,由于相应经济结构和金融秩序的缺位,其货币尚无法成为全方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所拥有的大量官方国际储备,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获得日渐广泛的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利益博弈的视角深入分析当今的货币格局、以及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利益博弈,对于构建双赢的国际货币竞争机制、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欧元问世后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与欧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问世以来,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由美元垄断已经演化成美元与欧元的双头竞争。研究显示,造成欧元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全球欧元储备份额的持续上升,它严重削弱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欧元危机不是由债务国违约引发,而是由美国的评级机构调降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引发。本文认为,只要现存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然得以维持,欧元危机就不会导致欧元崩溃和欧元终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权债务的现状分析及其风险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频繁发生,陷入危机的国家都遭受了重大损失。2007年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使一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动荡。为此,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控制外债流动性风险、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手段,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的有效经验,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某一种或几种主权货币承担国际货币职能,不可避免会形成货币特权,进而出现“货币陷阱”问题.继英镑之后,美元确立了其国际货币地位,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继而引发美元“货币陷阱”与“被美元化”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货币陷阱”及国际社会“被美元化”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并催生了以“去美元化”为主题的构建国际货币新秩序浪潮.人民币国际化应积极顺应历史潮流,为构建国际货币新秩序作出相应努力.本文以“货币陷阱”分析入手,从美元的国际货币特权—金融话语强权—国际金融霸权的逻辑思路,对现今国际货币陷阱及被美元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去美元化”进程中规避美元“货币陷阱”、推进国际货币新秩序构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有必要研究建立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以更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印度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且在经济金融领域和中国有较多相似性,研究印度金融危机预警,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印度数据构建了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宏观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印度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Logit模型分析表明,净储蓄/GDP下降、人均GDP下降、外债/GDP升高、出口/GDP下降,会导致印度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利用Logit模型预测表明印度从2020年起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将逐年上升.尽管如此,若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刘纪鹏  岳芳旭 《经济》2011,(12):80-81
当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成为中国某些地区的真实写照时,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影子银行的放贷量已经逼近全国信贷总额的一半。这样一个现行银行体制之外的庞然大物,究竟是撑起实体经济半边天的中流砥柱,还是将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的重磅炸弹?我们究竟应该将其视为金融安全的大敌严厉打击,还是让其由暗变明,成为突破中国金融垄断的先锋?要回答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根源: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这种联系的确存在。正是基于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旨在揭示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 ,换言之 ,共生性危机的发生是具有显著性的。具体来说 ,本文以 1 975— 2 0 0 0年期间 53个国家危机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 ,分别运用频率分布、信号法 ,以及概率回归模型来分析两种危机的共生性 ,并得到非常一致的结论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 ,同时银行危机更趋向于作为货币危机即将发生的同步或预警指标 ,而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经历或正在面临本币升值压力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影响本币升值的因素进行国际经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贸易收支顺差、金融账户顺差和GDP增长率成为引发上述国家(地区)本币升值的主要因素。基于样本国家(地区)面板资料的实证研究为国际经验比较分析提供了证据。以上结论显然对于同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同时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中,应该优先考虑可能导致上述因素积极变化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索洛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思想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文章发现,国际储备和中心国家政府债务与中心国家GDP之比必定小于某个常数,因此现有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文献以国际储备与中心国家GDP之比是否趋于有限数作为判断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标准仍有缺陷.文章进一步在资产负债表框架中引入GDP波动,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分析框架.外围国家过量积累外汇储备,在减少储备收益的同时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中心国家享受了以低成本融资的利益,却可能增大本国资产负债率并引发金融风险.而且过低的融资成本可能引起中心国家的资产泡沫,并进一步增大中心国家金融风险.因此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都有不利之处,促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增加外围国家的储备收益,降低中心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暴露无遗,对危机调节乏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国际货币优势而相继开动印钞机,将危机损失向其它国家转嫁等等不和谐现象再一次证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强力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亚洲货币危机终于趋于平静,经济的恢复比预期的快。但是不良资产处理、金融体制改革、汇率制度安排等作为中长期的课题。仍然摆在人们的面前有待我们去探讨解决。特别是经历大暴跌以后的亚洲货币虽趋向稳定(图1),但就是否仍维持现有的浮动汇率制。还是应该采取其它汇率制度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份以来,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的货币出现剧烈波动,与美元的比价曾在最低价位上持续较长时间。亚洲开发银行于日前发出警告,亚洲经济复苏步伐可能放缓。亚洲是否会重演1997年那一幕?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卷土重来? 亚洲货币 危机四伏 进入2000年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显露出四伏的危机,种种迹象显示亚洲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