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综述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评估和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刘清 《科技转让集锦》2008,(23):130-130
随着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人们发现并非只是政府和企业存在着信任危机,作为"社会良知"的非营利组织,并非天然具有维护其公信力的力量,同样存在诸多缺失公信力的可能和事实。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程博  熊婷  王菁 《商业会计》2012,(3):91-93
信息透明度是运作良好的非营利组织治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非营利组织运作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信息质量和透明度高低,制约着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水平,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本文在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云计算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框架体系,以期对非营利组织加强治理,提高信息质量、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促使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信息不透明和社会公信力不高的状况,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入,我国非营利组织需要变革现行的会计体系,制定适合我国公益组织发展的会计准则,构建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控制系统,以综合绩效报告的方式全面披露非营利组织绩效信息,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组织绩效提供信息,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同时在我国的公益市场中建立资源竞争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秩序,提高公众的社会福祉.  相似文献   

5.
政府职能转变使我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不断发生的公信力危机事件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其治理和绩效评价问题。治理缺失的情况下,绩效评价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危机的局面,提高其治理水平是解决公信力危机,提高绩效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营利组织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促进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近年来频发的非营利组织负面新闻出发,指出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并作出了原因分析,最后给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英 《商》2012,(16):68-69
近年来,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现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其信誉和公信力,因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本文分析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解决的是组织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是提高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促进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选择。然而在信息披露方面,非营利组织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构建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缺少对非营利组织的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做出明确规定,现实中却有关联方交易存在,一些民间团体、慈善机构利用关联交易非法敛财、涉嫌腐败的社会事件不断出现,引发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危机参照关于企业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从制定非营利组织关联交易准则、建立关联方交易信息强制披露机制、引入审计监督与政府监督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的监管与披露,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政府管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从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来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进行管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等路径,来加强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丑闻一次次被推上舆论的高峰。非营利组织公信度的急剧下降,让人们不得不正视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建设。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诚信危机的形成可以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市场经济发展结果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监督机制,以及加强组织自身的文化建设来推进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建设,提高其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王卉 《商》2012,(8):118-119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非营利组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非营利组织日常运行和目标实现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政策规范性不强、行政性过强而缺乏灵活性、无法有效体现公益性特征等三个方面。今后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和公益性等原则,从完善政策法规以创建良好运行环境、明确公益宗旨以提升社会公信力、强化行政指导以提高其科学性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以在非营利组织中建立运行顺畅、效果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公民意识的觉醒,我国草根非营利组织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该文从草根非营利组织繁荣发展的背后,探求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社会公信力有待提升,非官方注册登记整合资源力量薄弱,组织内部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人力资源匮乏,缺乏资金制约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建中 《商》2014,(26):191-191
非营利组织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税收优惠,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人员,并享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主要从事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公益性的活动。但是随着非营利性组织的快速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出现了一些偏离其宗旨的现象。社会大众对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性和信任度提出了质疑,红会的郭美美事件、天价招待费事件以及中华慈善总会的诈捐门事件再次把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推向了舆论的顶端。  相似文献   

15.
以当前慈善组织面临的信任危机为背景,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理论上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一些关于加强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的着力点。探讨非营利组织如何树立会计诚信的价值观念,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属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社会机构,很受社会大众的重视和爱戴,在文艺、科技、体育、慈善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组织和帮扶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献出爱心,贡献力量。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财务管理的能力很差,缺乏一定的营利认识和营利能力,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工作也很难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监管;树立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合理规避会计风险;建立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预算管理能力;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此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通过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比较,强调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本文也介绍国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并探究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结合例子分析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全额预算、差额预算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走向市场。目前,推行全额预算管理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向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向自收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而有条件的自发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已逐步过渡到企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试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特别是政府时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试从非营利组织监管失灵的表现形式出发,分析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行为监管失灵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政府的非营利组织行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财政补助具有高度的依赖性,财政用于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民政费用支出与财政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在加强对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财政扶持的同时,政府要代表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