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金融机构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义务主体,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洗钱法》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逐步深入,推动着反洗钱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反洗钱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先从微观层面论证了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再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现实成本与收益,最后从反洗钱主管部门、参与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2.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义务主体,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洗钱法>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逐步深入,推动着反洗钱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反洗钱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先从微观层面论证了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再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现实成本与收益,最后从反洗钱主管部门、参与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3.
加强反洗钱工作,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洗钱活动与金融业务的高度相关性,使金融机构成为了反洗钱义务主体。随着犯罪分子洗钱方式的不断变化,反洗钱标准也将越来越高.从而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如何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履行反洗钱义务,人民银行如何履行反洗钱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06,(12):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全面确立了我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了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反洗钱职责分工;将反洗钱义务主体从金融机构扩大到特定非金融机构,并明确了应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的范围,义务以及违反《反洗钱法》应  相似文献   

5.
<正>反洗钱作为国际通行要求,标准不断趋严,范畴不断扩大,监管格局不断演变。各国和反洗钱国际组织频繁发布指引文件,反洗钱义务机构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金融机构,而是进一步扩展到律师、会计师、房地产等非金融行业。各国监管部门比以往更频繁地与私营部门接触,在打击金融犯罪方面共同探索更有效、更有力量的方法和手段,以跟上犯罪分子和洗钱者的步伐。这些变化的范围直接影响了全球反洗钱义务机构主体履行"反洗钱"合规义务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钟博 《金融会计》2010,(4):51-54
自2007年10月1日起,保险业金融机构被正式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人民银行出台的一系列反洗钱法规明确了保险业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违法违规处罚细则。同时要求保险业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负有预防、遏制、打击洗钱犯罪、维护金融经济秩序的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县支行履行的反洗钱工作职责主要是:组织协调和管理辖区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反洗钱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监督检查反洗钱义务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组织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和调研工作;负责辖内反洗钱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针对辖内金融机构反洗钱信息收集上报是县区支行执行非现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西山区支  相似文献   

8.
张莹 《云南金融》2011,(1Z):82-83
<正>目前,县支行履行的反洗钱工作职责主要是:组织协调和管理辖区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反洗钱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监督检查反洗钱义务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组织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和调研工作;负责辖内反洗钱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针对辖内金融机构反洗钱信息收集上报是县区支行执行非现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西山区支  相似文献   

9.
一、影响金融机构反洗钱报告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反洗钱工作内在动力不足,降低了对可疑交易分析的效率。一些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履行反洗钱义务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势必增加经营成本,从而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消极应付,懈怠报送反洗钱报告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县支行履行的反洗钱工作职责主要是:组织协调和管理辖区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反洗钱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监督检查反洗钱义务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组织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和调研工作;负责辖内反洗钱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针对辖内金融机构反洗钱信息收集上报是县区支行执行非现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西山区支行报送的报表情况,笔者对县支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和几点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基层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法律义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法》规定义务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正确认识反洗钱工作的意义,解开"开展反洗钱影响业务工作"的思想包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洗钱制度;增强工作主动性;严格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细分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行为,落实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对及时发现洗钱行为,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金融机构缺乏反洗钱的主动性。现实中有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全局意识,反洗钱工作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资金的频繁流动.洗钱行为日趋隐蔽化和智能化,金融机构作为反洗钱管理的主要义务主体如何进一步有效、深入地开展反洗钱管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对应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范围作了具体界定,将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均纳入了反洗钱预防和监控体系。通过我们对当地保险业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的调查,发现保险业金融机构在履行的反洗钱义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给予关注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李子白  沈杰 《济南金融》2007,(9):10-12,16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反洗钱主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反洗钱作为一项国际金融义务,正在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但从检查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情况来看,各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业务方面的管理很不均衡,在反洗钱业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反洗钱是法律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义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是稳健经营、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实际需要,更是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客观要求。那么,基层行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笔者对农业银行泰州市城中支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缺乏主动分析和识别等问题,导致可疑交易报告"量多质差"、情报价值低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减少金融机构"防御性"可疑交易报告,增强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主动性,提高可疑交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科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朴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反洗钱主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了解你的客户"是任何一家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和反洗钱的角度来讲,"了解你的客户"有着其特殊的含义。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将"了解你的客户"以"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的法定义务的方式进行了规定,而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中,所开展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除固有的履行法定义务外,还应着眼于避免自身在有意或无意间被卷入洗钱犯罪中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和制度的作用上。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金融机构在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总结并进行剖析,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