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刚 《魅力中国》2013,(8):237-237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初中毕业会考试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测试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考察数学能力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题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因此初中毕业班教学也应有相应的对策: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开宗明义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五变:一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相似文献   

2.
施亚峰 《魅力中国》2013,(26):130-130
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都较差,由不会说导致不会写,从而影响写话能力。因此我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迭能力和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打基础的写话教学两方面开展了一些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口语练习,并结合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和一些班队活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并给予指导.在孩子会说的基础上再进行写话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要求:“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习作,提出“会写常见应用文。”北师大小学十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一次撰写考察报告的综合活动,照应了以上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将这次综合活动进行有效安排,学生看得仔细,写得轻松,改得合理。回顾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杨世浩 《魅力中国》2010,(8):145-145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相似文献   

5.
黄晓兰 《魅力中国》2013,(5):208-208
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应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知识,从小处、平常处着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葛春艳 《魅力中国》2013,(16):168-168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习作热情。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作文的语言、选材、立意、表迭方法等方面入手。师生共评。力求从中让学生感悟作文的美和乐趣,使他们内·心产生写好作文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只有对《电工技术》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变“厌学”为“乐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帮助学生学生树立自信;精心策划上好“绪论课”;课堂导入巧设计;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实验、实训教学等,使学生对《电工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9.
欧永 《魅力中国》2013,(28):240-241
艺术性教学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增进创造意识,尽力享受美的情感,自觉地使一般的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化苦为乐、变紧张为轻松,使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得以自然开发.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丁小妹 《魅力中国》2011,(3):180-180
要教小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以作文为乐的境地。实践证明,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可以通过作文命题、开展各项活动、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郭俊珍 《魅力中国》2013,(13):197-197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相似文献   

12.
李一峰 《魅力中国》2009,(5):151-15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过程”理念是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应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现过程: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另外,从儿童学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的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向生活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丽娜 《魅力中国》2013,(14):231-231
高中生物新课改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课堂教学中关注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学案式”教学,目的就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善了原来“填鸭式”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本文主要针对于“学案式”教学的诞生、意义、过程、效果及学案的编写等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孙慧芳 《发展》2011,(7):140-140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着眼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学中以活动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更可以有效实现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董畅 《东宇经纬》2000,(6):30-30
语教学是个总的概念,它包括很多内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统称语能力训练。“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吸收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我以为语教学要想真正获得大面积丰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首先应强调读。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能读千赋,  相似文献   

18.
孟玉春 《魅力中国》2013,(11):188-188
我们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孩子的乐园,所以要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观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静 《魅力中国》2013,(23):214-214
提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了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情景教学模式与具体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魅力中国》2014,(4):250-25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所以语文素养的高低就能综合体现在写作能力上。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作文教学中,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一句话,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自由有创意及丰富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